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重振大明朝> 第三百二十六章 闲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六章 闲谈(2 / 2)

重振大明朝 万里高歌 更新时间 2020-06-24

“还请将军能为我们答疑解惑。”孙国祯微微一抬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二位大人,如今这占城确实是被安南国把持着朝政,尤其是在这废立之事上,完全都是由安南说了算。不过这安南国国内现在也乱的很,不仅是两位大人知道的那阮主和郑主两大权臣的互相攻讦,谁也暂时奈何不了谁。还有更多的是安南各地的民心也不是很稳,许多百姓各自有心向之人,甚至还有不少希望北边的莫氏能够打回来的。”这话倒是不假,安南现如今的况确实很复杂,就像一团乱麻一般,会让人摸不到头脑。

只见郑芝龙又喝了一口酒,继续说道:“不过这些都还是其次的,安南国中最主要的还是郑阮二氏之争。郑主把控朝政,将黎氏国王当作傀儡。那阮主虽为外镇,却掌握着安南南部各地的军政大权。他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占城国王,以拉拢占城,共同对付郑主。不过阮主这招棋走的不高明,占城根本就无心与郑主作对,他们知道与阮主合作无异与虎谋皮,不过只是心心念念地想着恢复故土,所以才与阮主虚与委蛇。除此之外,占城还在一直想占有他们更南边的土地。所以现在若是他们能得到我大明的支持,估计根本不会惧怕安南那边的反应,反而说不定还会趁此良机,谋划的更多呢!”

郑芝龙的这一番话,顿时令贺逢圣和孙国祯两个神色有些凝重。他们虽然也大致了解过安南与占城那边的况,但却没有像郑芝龙知道的这么多。如今听到郑芝龙的话,虽说看上去这次互市应该会是一件没有什么意外的事,但两人心中却是没有丝毫的高兴,反而是十分忧虑,觉得说不定会另起别的事。

对于皇上的旨意,郑芝龙不一定全部清楚,但他们可是一清二楚的。如今西南那边傅宗龙派了八千人马压到了广西边境,随时都会进入莫氏控制的地盘。在这种况之下,安南必定不敢有所异动,说不定郑主还会极力向大明示好,以表明自己的诚意。

这样看上去似乎一切都很美好,可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如此一来,占城亡国的压力是没有了,可他们的野心也就会随之滋生蔓延出来。说不定他们就会借此良机,扩充兵马,向南侵吞土地。这对于大明来说,究竟是好是坏,现在真的还不好说。

郑芝龙虽然已经归顺了大明,但他考虑问题的角度终究还不像贺逢圣孙国祯等人,他更多的还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所以对于这些小国的死活,他才不会去关心那么多。

之前的时候,他常年在海上过生活,自本到东南亚诸国他都曾去过,因而各国的况也都算比较了解。大明国内的粮价比东南亚各国的要高,他也是很清楚的。所以他也曾经起过意,想从东南亚各国大批量的进购粮食,再贩卖到国内,以此来获利,可这个计划最终也未能实现。

这原因嘛:其一是大明从立国之初就海,虽有后来的“隆庆开关”,但大明的海贸大都还是需要经过市舶司的。像郑芝龙这种海寇,是根本无法通过市舶司去进行贸易的。即便是能够买通部分官员,那也是不够的,还会有更多的官员以及与之勾结的富商从中作梗的。

其次,大明国内的粮食买卖大都控于各大富商之手,郑芝龙知道自己一旦插手其中,势必会引起那些粮商们的反扑,自己在国内根基太浅,无法与之抗衡。若是强行这么做,只怕得不偿失。

第三则是东南亚诸国对于郑芝龙这种海寇,也是很看不起,根本不愿与之进行贸易,郑芝龙也不愿意从他们民间的个人手上一点一点去收购,那样所耗费的精力太大,也不值得。

当然了还有一点那就是郑芝龙曾经几乎全歼了浙江水师以及与许心素的武装商船联军,这种梁子结下之后,除非郑芝龙像现在这样归顺投降,或者拿命抵偿,不然他还想以海寇的份来做这种走私的生意,那是十分困难。

不过最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南方的海域,郑芝龙只能算是一股比较大的势力。在他之外,还有许多各样的势力,有些不比他弱,有的甚至还要强于他。

而这其中最大的势力,当然就要数荷兰人了,他们占据的地方是最多的,拥有的战舰火炮也是最厉害的。郑芝龙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若是真与东南亚进行粮食贸易,那他就得放弃倭国那条线,拿出自己全部的力量来护卫这边的航线。可本那边是郑芝龙起家的根本,他又怎么可能为了点粮食贸易就放弃掉这边?

所以这各种原因加起来,就使得郑芝龙没有能够做这个生意,也就只能继续维持着自己从大明到倭国这条线的走私贸易。可就在年前,他和结拜兄弟刘香几个人,在因为是否要归顺大明这件事上闹翻了,刘香带着几个和自己意见一致的兄弟出走。

而紧接着没过多久,他的船队就被红毛番在台湾附近的海域截住,双方在交战中,他还发现了刘香的船只也夹在在红毛番的船中。一场大战下来,郑芝龙损失很大,许多兄弟也都挂了彩。他手中原有的数十艘商船全部损失殆尽,沉入了海底,许多战船也都破损不堪。正是在这种况下,郑芝龙才无奈向福建巡抚熊文灿请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