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天行之逆韩> 第七章 进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进退(2 / 2)

天行之逆韩 摘妹妹的小茶 更新时间 2020-07-31

“现在秦国陷入内乱,精力牵制在西北、东南,无暇顾及我们,正是天赐良机,此时不趁其不备迅速进占燕齐三晋,壮大自己,岂不是自取咎由?”

天下间没有毫无风险的买卖,话已至此,韩经这才点头,范增眼里的意思也是如此。

一旦秦国反过身来,挟带风云大势,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可要是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吞下消化了燕齐三晋之地,结果就大为不同。

这样一来,汉地就居天下泰半,而秦国所控土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反抗义军无数,此消彼涨,实力的对比就彻底颠倒了过来。

咸阳此时确实没有精力顾及汉城三郡,远征三郡的计划搁置以后,秦二世连派往边陲的探子都少了许多。

现在大秦的主要精力还在西域,“秦皇诏书”已经发出,扶苏与蒙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不得而知。

事实上,西域都护府目下也是骑虎难下,蒙恬控制了宣读递送诏书的使者,此举已是大不敬,书信内容、措辞之厉,让扶苏、蒙恬二人不知所措。

“父皇终究还是不肯原谅我...”

哀莫大于心死,西北的黄沙硕风在扶苏如玉的冠容上留下风霜的痕迹,面部线条粗犷了三分,平添几分坚毅,只是收到打击是致命的。

信中虽未明言二人处断,但随着使者前来的还有咸阳的接收使者,就等二人了断当即接掌大军以及西域都护府。

“公子,此为矫诏,陛下必定为奸人所挟制,这封信也不是出自蒙毅之手!”

经过仔细的辨别,蒙恬出声打断扶苏的哀思。

“蒙将军,何以见得,蒙毅大夫的笔迹我也曾见过,这其中难道还能有假?”

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扶苏的眼神映出无穷希望。

蒙恬:“不错,蒙毅处事谨慎,跟我早有约定,但凡是家书,每列最后一个字必定会有稍微翘起的勾,并且倒数第二列的句读必定是错误的。”

“这份旨意如果是出自舍弟之手,就不应该以家书的形式发出,由此可见,必是有能人仿效蒙毅笔迹作矫诏欺诈我等。”

眉头紧皱,一方面是担忧蒙毅以及当下局势,另一方面却是有着更深的顾虑。

诏书可以断定不是出自始皇帝之手,但诏书上的大印可不是假的,咸阳必定有重大的变故。

只是西域这边如同睁眼瞎,咸阳方向被层层迷雾所笼罩。

“前些日子,我就发现了一丝不妥,关中的补给队伍本该月末抵达,可时至今日,已经逾期近半月,这在我大秦,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蒙恬炯然有神的目光盯视着扶苏,“公子,现在有现由相信,陛下被奸人所制,您要早做决断才是!”

一开始扶苏是心伤惶恐,现在听蒙恬一通分析,他开始变得焦虑起来,不敢想像以始皇帝之英明睿智,竟然会被小贼所趁。

“不知父皇现在情势如何?”

扶苏焦急得转着圈子,其实在心底,他与蒙恬已经有了最不好的猜测。

“有一个人,必定对咸阳发生的事情深有了解。”

扶苏心下恍然,蒙恬所说之人,正是被限制在都护府内的咸阳来者。

不过直到此时,他还有着几分犹疑,长期以来皇帝所形成的天威积滞于心。

使者代表的是皇帝的权威,蒙恬让扶苏下决断,也是有着这份心思。

“将军可有把握能让此人开口吐露实情?”

扶苏这是下了决心,蒙恬冷然一笑,“哼,军中不令有法吏,也有酷吏,自然有手段让他开口。”

拷问也是一门学问,军中探马时常会抓来敌方人员,早就积累了一系列使之开口的手段方法。

王离被牵绊在长城周边,东面义军的发展更加无所顾忌,以陈郡为中心,向南派遣邓宗攻下九江郡,陈婴部更是向着长江以东进发,沿途扫荡。

周文一部则向西进发,进逼关中一带。

六国贵族纷纷筹谋起事,东南方向转瞬即是风雨飘摇。

此时的义军已经占有近两郡之地,声势正旺,但其首领朱家却高兴不起来。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太累了,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

望着檐角雨水连绵坠落,朱家伫立良久,直到田言走近,他才转过身来。

“侄女,又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朱家叔叔看起来很累,想来这些日子义军发展得有多快,叔叔就有多忙。”

见朱家脸上笑脸不在,似乎对利好消息都不是很热衷,田言知道他极度疲惫,只是轻声宽慰。

“还不是田仲和你二叔他们闹的,义军兄弟以农家弟子为核心,方才聚起了这燎原之势,现在刚刚据有两郡之军,没想到内部又变成了势同水火的模样。”

当初六堂纷争,对农家的团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各堂之间互有血仇,虽然朱家成了侠魁,可私仇难禁,加上田虎田仲有意搅动风雨,朱家自是忧心忡忡。

“而且众兄弟闻听韩经老弟晋位称汉王,现在也鼓动我称楚王,说是收拾楚地民心,实际上还不是为了能够加官晋爵!”

葛婴回来,不仅带回了汉城方面的回复,还将中途发生的一切事务如实相告,其中就包括汉王即位誓师出征。

义军各部首领是大为意动,当下就有了动作。

“我们义军扎根于楚地,楚国臣民反抗秦国暴政之心又是最激烈的,将士们也是出于一片公心。”

田言只能挑有利的一面说,免得朱家更为惆怅。

“韩经老弟世出名门,乃是韩王遗胄,称王实乃天经地义,可我朱家不过江湖一草莽,侄女见过身高不过三尺的王吗?”

长叹一声,朱家语带落寞。

“要不是你是女子,叔叔肯定会将义军首领之位相托,农家女管仲可是闻名天下呢?”

“叔叔莫要打趣了,天下间也没有听说过哪家出过女王啊。”

众意难违,义军称王建制在所难免,朱家同田言都清楚这点。

“项梁叔侄已经明确表态,近日里就会在会稽起事,到时候合兵西进,横扫暴秦,当此之时,以抗秦大业为重,余者后论吧。”

朱家形同侏儒,为人豪气,可骨子里难掩一阵自卑情绪,这点在他行走江湖时还好,放到王位上,相当于无限放大,这一坎,朱家难以迈过去。

“要不,我不当楚王,还是当我的侠魁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