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天行之逆韩> 六十三章 论三分山丘决策,战管城魏氏报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十三章 论三分山丘决策,战管城魏氏报仇(1 / 2)

天行之逆韩 摘妹妹的小茶 更新时间 2020-06-20

 魏国已经不在天下顶尖诸侯之列,世人早已忘记其百年战国首霸的威风。

魏武卒不存,但尚武斗勇之风仍在。

朝廷点兵征役,大量自带刀剑护甲的丁壮聚集起来,一级级的进行编制武装。

大军过万,无边无沿,说的就是韩经眼前的这副景象。

同样是举国征召,魏军低级军官都是来自残余的武卒,组织性更胜一筹,军队的整体气势就比韩国的征召兵要高出一截来。

不是说韩国没有精兵锐卒,只是像白亦非的银甲护卫以及姬无夜的将军亲卫那样的,毕竟是少数,只能当尖刀用,不能用来进行长期的大规模军事行动。

换上便服的韩经不用担心被魏国百姓吐唾沫扔土块,大刺刺的立于大梁城外的土丘之上,看着魏国儿郎开往前线。

归兵务遏,哀兵必胜,讲的都是兵法上两种能够创造辉煌战果的军队。

此时的魏军就是这样一支大复仇主义下的哀兵。

韩经暗暗点头,怪不得从不良人那里侦得发出的消息有多次针对燕魏方面的示警,魏武卒遗风浸染进了这支军队的骨髓,不像韩国军队任人唯亲士无战心。

从另一方向来说,顺势取韩是有利于整合力量抗击强秦的。

魏国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是邻居,西南与韩国交错,南与楚接壤,北面有赵国,是真正的中原腹心中的腹心。

而此时韩经所在的土丘,就在经过大梁郊的黄河边上。

之所以来到此处,是为了一睹城池周围的山川水利。

原时空秦军引黄河、鸿沟之水淹灌大梁城,逼得魏王投降,要在何处蓄水再挖开,才能形成那等山崩地裂的景象。

“公子,新郑来消息了。”

典庆不同于焰灵姬,他作为侍卫长,收到递送来的情报,都是直接交给韩经自己去看,从来不加上自己的判断。

“是韩非,他马上就要来大梁了。”

韩非请命入魏协助韩经,这条消息经过一个昼夜就传到了韩经手中,想来同一时间出发的韩非也要到了。

“我们就在这里等他,肯定是收到了弄玉的消息看出了什么。”

“韩非的智慧,我是从来不敢小瞧的。”

弄玉写信寄信又没有藏着掖着,而且韩经也有意间接的向流沙之人展露一些真实情况。

志向的展露有利于吸引志同道合的人才加入,当然,韩非等人对韩经如此“怂”的表现是否认同,就是另一码事了。

“八哥应该知道我此行的目的。”

韩非被引领到此处,开门见山。

“不亲耳听到你的理由,韩非实在心内难安。”

流沙的意愿是强韩,当他们发现原本以为的同行者从一开始就在挖封建主义墙角,行弱韩之实,心里有什么样的想法都不奇怪。

“你看到这流水了吗?”

韩经指着春讯过后奔流不止的黄河,“我看到的是天下大势。”

“你我早生百年,或许能够成为其中的弄潮儿,达成强韩法天下的心愿。”

“可惜,时不我与,已经来不及了。”

韩经转过声来,提高了声调,“如今的天下大势在秦不在你我,秦灭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

“我所做的正是为了能够有朝一日能真正的达成法天下,天边一隅将是实现这一切的底蕴所在。”

“至于存韩,从来就不在我的考虑当中,秦之法,你我之法,将会是天下人之法,何分秦楚晋齐燕!”

韩非还是第一次听到韩经表露心底最真实的想法,而且还是在异国他乡。

“秦国确实是当世最强的国家,可八哥这么做,未免...”

韩非想了想,试图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描述。

“未免过于畏秦如虎了,七国纷争,相互牵制,秦国无论是攻韩还是伐楚,诸国都不会置之不理。”

“只要我们能迅速革除韩国弊政,让韩国成为左右天下局势的筹码,未尝不能迎来新的转机。”

韩非说到这里,心内的不忿都带了出来,“你如今这么做,跟姬无夜的夜幕祸乱朝纲有什么区别!”

应该说是对韩国的根基撬动的更加厉害,危害犹有过之。

“我知道你动了入秦的念头,那个人的雄心大志就像一块磁铁,牢牢吸引了你。”

韩经走下山丘,离得直非更近一些。

“那个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执剑人,不是你的法所能控制得住的。”

“你为存韩做我多少努力,在他的心底,韩国的灭亡就提前几分。”

说到这里,韩经脸上浮现几丝冷笑,“至于七国并举,相互制衡一说,纯属无稽之谈。”

“昔日的六国合纵已经证明了它必然失败的结局。”

韩非张了张口,想要分辩几句,一时又找不到有力的论据。

“你的才干,除了昏庸的韩安,天下间有谁不了解,即使是对你恨之入骨的姬无夜,他也从来没有否认过你的智慧。”

大不敬,大逆不道。

韩经直呼韩王名讳,这可不同于卫庄在韩非面前对韩王大放厥词。

“不要拿那副眼光看我,韩安即使亲耳听见了我的话,想要治我的罪,也要他过得了这一关才行!”

“至于老九你,从始至终,我都认为能与你成为血缘上的兄弟是我极大的荣耀,发自内心的。”

韩非即使囿于时代因素,其眼光仍能越过时间的长河,看到数千年之后,他的思想千年之后仍有借鉴的意义。

如果不是机缘所至,韩经怎么可能与这样的伟人大家肩并肩。

“既然八哥心意已决,再无回旋余地,那么想必已经做好的通盘的准备。”

韩非强压心头的震动,“愿闻其详,还请不吝赐教。”

“毕竟,八哥有意让弄玉泄露出冰山之一角,想必对韩非,对流沙还是有几分期望的。”

以韩非的聪明,猜出弄玉传出的消息是韩经有意为之并不难,再稍加思索,韩经的意图也就昭然若揭。

流沙最宝贵的是什么,正是四位开创者。

这是又一个执剑之人想掌控流沙这柄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