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2 / 2)

眼下的战局打成这么一个样子。曾经是他们眼中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被如此摧枯拉朽的摧毁。几十万、几十万的被合围、围歼。让他们这些在苏联留学。或是体会过苏军强大的人。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对于李延平來说。眼下的态势无疑于是很难接受。

对于李延平的回答。杨震摇摇头。李延平的答复。几乎是等于沒有。至于李延平的惋惜。杨震也沒有回答。大清洗打碎了苏军的脑袋。那位苏联领袖的不懂得放弃。固守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又束缚了苏军的手脚。

火箭式提拔的各级将领。在大肃反的威胁之下。养成了只唯上的习惯。再加上战术思想的落后与呆板。部队盲目扩充训练上的不足。坦克与火炮的数量虽多。但是缺乏足够的技术人员。牵引车。以及通讯设备等一些必要软件。

在加上那位领袖的胡乱指挥与更注意政治影响。这仗能打赢就怪了。苏军要想真正的从目前的困境之中走出來。除了他们那位领袖接受事实。不在胡乱指挥之外。就要等到眼下这批在战火中走出來的将领。真正走向成熟。以及他们在战争之中学会战争。至少学会防御的那一天。

杨震沒有回答李延平的疑惑。但他脑海之中根据李延平的疑惑……涌现出來的“通讯设备落后”这句话。却是让他突然眼前一亮。按照他所熟知的历史。苏军在二战之中所有的通讯设备。

大到大功率无线电台。小到步谈机、野战电话。都是美国人援助的。苏联人薄弱的电子工业基础。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通讯保证。沒有了美国人的援助。他们的通讯能力至少要削弱三分之二。

很明显一旦美国人减少这方面的援助。是在战争初期在通讯设施过于落后与严重不足方面。吃了大亏的苏联人根本就无法接受的。而恰恰抗联又有生产苏军急需的新式电台的能力。只要原材料得到保证。年初为补充关内部队。而经过扩建的无线电工业的产能足以满足苏军的需要。既然有这么一个前提。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做一些文章呢。

琢磨了一下之后。杨震抬起头來道:“老李。我记得你曾经和我说过。美事代表团在参观咱们部队的时候。曾经对我们装备的各种步谈机。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还曾经谈起要引进生产技术是不是。”

“还有美国人对我们的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苏联人在战争爆发之后。也不止一次的要求我们为他们提供部分成品。我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几方面。做一些文章。”

虽然不知道杨震怎么问起这件事情來了。但李延平却点了点头道:“不是要。而是已经从我们这里引进走了生产技术。所有步谈机的生产技术。他们已经全部购买。用以交换我们急需的一些设备和物资。这个事情。去年年底就已经商定了。年初便已经履行完毕了。你怎么会忘记了。”

听到李延平的回答。杨震拍了拍脑袋道:“你要不说。这件事情我还真忘记了。这个协议还是我去皖南之前和皮尔逊那个家伙签订的。咱们用这个技术。引进了美国几种柴油发动机的技术。”

总算想起來。并很快有了一定主意的杨震对李延平道:“老李。今天你不要去。等到三天之后。你去找那个皮尔逊告诉他们。我们距离苏联的直线距离要比美国进的多。美国虽然有庞大的商船队伍。但眼下还要急于运输援助苏联和英国重装备以及物资。”

“如果每节省一吨的运力转运重装备。前边的苏联军队与英队。就可以多得到一辆坦克或是一架飞机。如果他们援苏的物资。有部分从我们这里出。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生产设备。还可以节省产能。用于武装同样可能需要这些装备的美队。”

“你和他们商议一下。他们预定提供给苏联人的通讯装备。由我们负责提供。美国人只负责向我们提供一部分我们目前所缺乏的原料。以及生产这些设备的所需要增加的设备。至于成品还是由我们负责生产。还有部分高射与反坦克武器。如果可以的话。最好也是照此办理。”

杨震的这个天马行空的想法。让李延平不由的一愣的同时。很快便明白他用意的李延平。抬起头看了看杨震道:“你说的是通过这个办法。來遏制苏联人。按照我们目前的产能。如果原料充足的话。倒是沒有什么问題。”

“只是我们的产能沒有问題。这只是解决问題的一个方面。但关键是美国人那里会答应吗。苏联方面会同意这个建议吗。毕竟对苏援助的是美国人。不是我们自己。苏联人还沒有向我们求援。说实在的。我们也沒有什么能力去帮助眼下的苏联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