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天策大明> 第二百七十六章 边防破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六章 边防破碎(2 / 2)

天策大明 东仙轩辕 更新时间 2019-10-23

对于参谋司的这份计划,刘君韬也是十分认可的,这也是以步兵为主的明军最应该采取的策略和作战方式。

“唉!真是悲哀啊,这样的作战方略稍有水平的人都能想到,为何朝中的那些人中翘楚却想不到?”

想到这里,刘君韬的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就好像土木堡之变的经过,后世学者研究之后也发现了诸多的谜团,例如正统帝为何在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仓促出兵?为什么几十万明军不去依托坚城步步为营,而非要前往土木堡这个死地?

在后世,这些疑惑最为流行的解释,便是此时朝中的文臣蛊惑正统帝御驾亲征,并且将秉笔太监王振当成了替死鬼,在土木堡葬送了几十万明军将士,也断送了大明武勋集团和开国功勋集团绝大部分的精英!

大明一朝也正是从土木堡之变起,开始逐渐形成文贵武贱的政治格局,文官集团彻底控制了朝堂,甚至控制了大明的军权!

“也难怪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土木堡之变是一场政治阴谋了!”

刘君韬微微叹了一口气,而后便和蓝思齐、赵凌、张玉清三人商议了好一会儿,将战略司、参谋司的这两份计划重新整理了一番,准备作为玉山镇应对土木堡之变的总纲领。

当然,蓝思齐、张玉清、赵凌三人是不知道大明将会经历一场大惨败的,只是震惊于刘君韬心中格局之大、胸中学问之深而已。

当天,刘君韬在离开赞画部之前,对蓝思齐说道:

“赞画部要及时和探查部保持联系,毕竟赞画部制定的所有方案、计划都要以准确、及时的情报为依据,切不可将一些假、大、空的计划、方案给我!”

蓝思齐也是明白其中的重要性,当即说道;“请将军放心!”

与此同时,就在刘君韬紧锣密鼓做着大战准备的时候,瓦剌太师也先已经率领十二万铁骑一路南下,推进到了大同镇境内。

大同镇守兵眼见瓦剌铁骑在各地横行无忌,便调集数万精兵主动出击,由大同参将吴浩率领,准备在大同府城以北依托各地堡垒进行坚守,意图层层据守之下消耗瓦剌铁骑的兵力。

但是事与愿违,也先所部十二万铁骑声势浩大,一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沿途明军兵力分散,互相之间无法支援,以至于节节败退,根本无法阻挡瓦剌大军的推进。

十几天后,兵部收到了大同镇的告急:"鞑虏兵锋甚锐,大同兵马屡屡失利,以至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各处兵马尽皆畏战!"

当这份大同镇飞马送来的告急文书呈到正统帝面前的时候,正统帝不禁暴跳如雷,急令兵部拟定迎敌计划,命内阁在三天之内议定方略。

但是,正统帝的这些旨意很快就被淹没在朝臣那无尽的争吵之中了。

没过几天,正统帝便收到大同参将吴浩兵败死于大同镇猫儿庄,大同镇损兵三万余,也先所部瓦剌大军兵锋直指大同府城。

而面对瓦剌其余三路大军的进攻,九边各地的明军也是接连失利,一时之间北地各处求援不断,兵部接到的告急文书如同雪片一般飞来。

在三十万瓦剌铁骑大军的猛攻之下,大明北地边防土崩瓦解、形同虚设。

此时,秉笔太监王振也是焦急不已,自己主张集结大军主动出击,如果不能被正统帝采纳的话,那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便会被政敌比下去。

几天之内,朝中文官不断前往王振府上,不断怂恿王振力荐正统帝,一定要主动出击,才能抵挡瓦剌大军,重振大明国威。

不过,正统帝虽然也倾向于主动出击,但却无法说服其余两派朝臣,一时之间也难以下定决断。

就在这时,支持王振主张的一些文官忽然开始鼓噪御驾亲征之说,王振听闻之后也是眼前一亮,脑海之中便开始谋划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