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执魏> 第六十三章,营户镇户非军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章,营户镇户非军户(2 / 2)

执魏 沛土 更新时间 2019-12-25

却不曾想,刘盛在他后脚不久便离开独孤落,让袭击独孤落的三百人马白白跑了一趟,因不敢留下尸体,使得他们束手束脚,损失颇大。

待长孙突听闻后,只能摇头长叹,他却未曾想盗取酋长印,这盗取酋长印事关重大,若是永安公刘罗辰得知,说不得会直接开怼他们长孙家。毕竟有一就有二。

这盗印之事,是去斤落的落主提出的,在他想来,若是攀上了长孙家的高枝,岂不是比这一个邑落主强?离散不离散的对他来说有何区别?甚至他主动提出,由他安排去盗取。

而长孙突,也是乐见其成,连夜便与长孙家取得联系,谋划了之后的事。长孙突便上报朝廷刘盛继位之事,再请了天师来,长孙家为了事情顺利,也偷偷派给长孙突三百甲胄之士,防止独孤部落狗急跳墙杀了长孙突,在他们想来,三百人足够护卫长孙突安全了。

却不想,还真让他们猜中了,独孤鑫确实翻脸了,但动手的,却不是骑战勇猛步战不精的胡人,而是一群步战惊人的汉子,霎时间就把那三百未骑马的精锐骑兵杀懵了。

这长孙突,本有机会逃走的,他虽贪财,却也有爱国之心,见刘盛组建汉人军队,非要和刘盛对话一番,给了柱子他们时间,典型的反派死于话多。

刘盛对他的认同,是对他做法的认同,如果换做是他自己,在刘盛想来,他会做的更过,酋长印他都可能亲自去盗。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奈何,时也命也。

此事对刘盛来说也是好事,他可以借着有人盗取酋长印,治地不安的理由去收复整个朔州大权。把那些势力好好整治一番,说不得还能增收腰包。至于如何增收腰包?这也是长孙家派长孙突来此的原因。

因鲜卑族进入中原之后,见中原的富饶,早早的便开始享受起来,奢靡之风盛行,因当官无俸禄,当官的都开始重视经商大肆收敛财富,为自己享受取乐,对农业轻之。为了敛财,那爪子不断伸进各个地方。

而朔州那?因有屯田之地,是一大财富(谷)之地,要知朔州,并不是仅仅这一城八堡,因要驻守边防,便行军至此,而部落行军,是家属随军,而部落男子又都是军人,其实行军就是部落迁移了,这一城八堡便是独孤部落选定驻守的点。

而这些被人统称军户的家属,其实不叫军户,而是叫营户、镇户,地位是很高的。营户是指中军(与皇家亲近的部落兵)随军的家属分置各营而称营户,而镇户则是外军的随军家属。

外军便是中军派往外地驻守军镇、边地等重地的军队,中军与外军是出征作战的主力。中军兵力一旦不足,便会从外军抽调。外军也不足,便从营户与镇户征兵。营户与镇户,便是部落兵的兵源。

与中军不同的是,外军驻于外地,是有机会招兵买马,筑成修堡,发展个人的势力,遇到机会有可能变成割据一方的力量。北魏边防六镇便是如此,这也是后来边防六镇会起义的原因。

很多人把军户与营户、镇户混为一谈都称军户,是不对的。虽说都是世代为兵,父死子替兄终弟及。

但军户是强征过来的兵,地位低下,如同奴隶一般,如归顺的丁零、羌族等,便是强征的兵,属军户,朝廷一直是拿来当炮灰使的,前文也写到拓跋焘对他们的态度。

而花木兰一家,便是世代为兵的营户、镇户,并不是军户。因此,花木兰一家才会随着丘穆陵部落驻守南方边地而南迁至大周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