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承德围棋故事>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鏖战宽城(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鏖战宽城(10)(2 / 2)

承德围棋故事 麻烦大了 更新时间 2020-07-1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围棋界称之为“六超时代”,当时有六大超一流棋手统治了日本棋坛,或者说是世界棋坛。

这六位棋手分别是:大竹英雄、林海峰、加藤正夫、武宫正树、小林光一、赵治勋。

通俗地看,这六位棋手在当时是比一般的九段更强的棋手,因此被称为“超一流棋手”。

需要说明的是,林海峰来自中国台湾、赵治勋来自韩国,日本围棋最鼎盛的时期也体现着包容与共同发展的节奏。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日围棋擂台赛之前,现代的围棋国与国之间的正式比赛是还没出现的,中国和韩国在那个阶段有一些比赛,但规模和奖金都比较小。

而日本随着战后经济的腾飞,围棋作为商业棋战频繁出现,日本棋手在国内各大棋战中所得的奖金不菲,促进了当时日本围棋的繁荣。

陈毅元帅曾说过:“国运升,则棋运升。”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涌现出陈祖德、聂卫平等一批优秀的棋手。

1965年,陈祖德首次以分先战胜了岩田达明九段,这是中国棋手第一次分先战胜日本九段。

1974年以关西棋院宫本直毅九段为团长的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当时22岁的聂卫平战胜了这名日本棋手。

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始于1984年10月,前四届比赛聂卫平取得惊人的11连胜,帮助中国连续拿到前三届擂台赛的冠军。

聂卫平首届擂台赛就接连战胜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等三位超一流棋手,第二届比赛又将武宫正树、大竹英雄拉下马来。

中国棋手能在正式比赛中,如此大面积地战胜日本最强的精英,这让世界棋坛对中国围棋的实力和潜力瞬间刮目相看。

聂卫平先是得到“聂旋风”的绰号,后来被封为“棋圣”,并掀起了国内最猛的一拨围棋热,聂卫平也被当时的人们视作与中国女排球员齐名的民族英雄。

不过当时中日围棋之间的整体差距还是明显的,马晓春当时与小林光一曾在中日比赛中创下八连败的苦涩纪录。

除聂马之外的其他年轻棋手,外战成绩也是迟迟难有亮点。

从90年代初开始,以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等为代表的韩国棋手,成为世界棋坛的杰出英豪。

曹薰铉是李昌镐的恩师,是首届应氏杯冠军,被封为“围棋皇帝”。

李昌镐曾获得18个个人赛世界冠军,从1990年11月起,盘踞世界第一宝座长达15年零6个月。

李世石是李昌镐的接班人,先后拿到过14个世界冠军。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的棋运转变,不得不提到首届应氏杯的创办。

中国台湾实业家应昌期,看到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的出色表现,出巨资创办首个围棋世界大赛——应氏杯,应老先生当时其实也很希望聂卫平能夺取首届应氏杯冠军的。

当时决赛在聂卫平和曹薰铉之间进行,比赛是五番棋决胜。

前三局在杭州、宁波举行,聂卫平2-1领先。

后两局移师新加坡,聂卫平由香港出发去赛地,中途飞机经停曼谷,但聂卫平当时在廊曼机场就稀里糊涂地下了飞机。

聂卫平随后在现场被通知重新登机,一阵虚惊再加上飞机上空调开得比较足,聂卫平到新加坡后就发烧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