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承德围棋故事> 第三百三十一章、冲击3段(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一章、冲击3段(3)(2 / 2)

承德围棋故事 麻烦大了 更新时间 2019-12-10

夷夏之辨正是在这样一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出现的。

夷夏之辨虽然是讲民族关系,但是,它不是从地域和血统上来讲民族关系,而是从文化上讲民族关系。

而孔子又为什么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秋,郯国位于今sdzc县西南20里国君郯子来鲁国访问,鲁昭公设盛宴款待。

席间,鲁大夫叔孙昭子向郯子仔细询问了少昊氏以鸟名官的故事。

郯子侃侃而谈,说:少昊是我的祖先,我知道这个典故的来历。

从前,黄帝以云记事,以云命名百官;炎帝以火记事,以火命名百官;共工氏以水记事,以水命名百官;太昊氏以龙记事,以龙命名百官。

到了我的祖先少昊立为帝的时候,恰遇凤鸟飞来,便以鸟记事,以鸟命名百官:

凤鸟氏,为司正,掌管历法。下设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分别掌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祝鸠氏,为司徒,负责民众教化的工作。

鸠氏,为司马,负责司法工作。

鸤鸠氏,为司空,负责水土治理工作。

爽鸠氏,为司寇,负责社会治安、搜捕盗贼的工作。

鹘鸠氏,为司事,负责五谷的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农事工作。

郯子谈论少昊以鸟命官的往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孔子听说后,立即去拜见郯子,虚心向他请教有关少昊的历史故事。

从郯子那儿出来后,孔子告诉人们:我以前听说过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看来这话是可信的啊。

乍一看来,孔子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就事论事,其实不然,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背景。

原来,西周实行zhengjiaoheyi体制,教育学术掌握在官府手里,所以有王官学的说法。

进入春秋时期,王权衰微,学术下移。前后表现为两个阶段:

老子道家创始人。

第一个阶段,是周王朝的文化官员开始外流,散入各诸侯国,甚至有的远走高飞,进入边远四夷之地。

如老子,原任周守藏史,见周朝衰落,丢下官职而去。

再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王子朝和一批贵族子弟携带周王室的典籍投奔到了楚国。

论语微子篇记述了一批乐官四散而去,如:大师挚去了齐国,亚饭干去了楚国,三饭缭去了蔡国,四饭缺去了秦国,鼓方叔逃到了黄河之滨,播鼗武逃到了汉水之岸,少师阳和击磬襄二人则逃到了海滨隐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