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第四百零七章 一品诰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七章 一品诰命(2 / 2)

等第一个人拿着本息高兴的出来后,后面的人就沸腾了。

“夫人,您又赚了不少。”梅大人觉得京城说得对,跟着江夫人马氏一定有糖吃。

“呵呵,我赚的都是我该赚的那一份。”马如月在京城已经成了财神爷的象征,当年跟着她办《故事会》的几个秀才赚了个盆满钵满,每期购买了报纸还要买故事会。

是因为报纸上会写上某年某月有些什么样的朝廷大事发生。

就连今天来兑换现银也是在马如月的报纸上看见的通知。

而故事会越看越有趣,小小的故事寓意倒也深。

一次不看就惦记。

马如月拿到回了属于自己的五十万本金,还得到了息金。

她知道自己的钱永远会被惦记。

在买下五十万两兑换券的第二年索性开办了一个专门扶助孤儿的福利院。

父母双亡又没有亲属愿意抚养的都可以由里长族长送到福利院来,男子养到十六岁,女子养到嫁人。

当然,她养这些孩子也是有方法的,就像养江智荣四兄弟那样。

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养。

将他们养成有用的人材。

女子们最擅长的就是女红,养大了就送到周氏的锦绣坊去当绣娘,自己挣钱给自己做嫁妆。

在婚嫁上面也让他们自己挑选合意的。

为此在民间马如月的名声相当好。

江智远在朝堂上经过了一番打拼之后也没再那么生硬,学着圆滑了一点。

哪怕是有意见,也不会在朝堂上就当面怂对方,而是留下一点转缓的余地,然后私下里再找对方探讨。

这样的江智远人缘自然也就好了起来。

其实吧,主要是他有皇上护着,人怎么来别人都比较忌讳他。

给了一个台阶,赶紧的下。

所以江智远在这三年之中也就是最开始的时候遇上了波折,之后就顺风顺水了。

特别是天下钱庄创办盈利明显时,众人就更加高看一眼了。

嘉靖帝也看马如月的报纸,知道上面有一句至理名言,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结果,设定了目标朝着这个方向奋斗最后看得见精彩的结果,这样就足够了。

有道是无债一身轻,江智远还完了两百万两的借债后整个人神轻气爽。

“江大人,当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内侍洪公公迎上他:“您请随咱家来。”

“有劳公公了。”江智远原本是心情大好的,听得皇上单独召见一颗心就又提了起来,他真的不知道皇上又有什么事要说。

在大殿上说的事都不叫事,私下说的才让人胆颤心惊。

每一次跪在他面前就有一种一只脚踏进閰王殿门前的感觉在里面。

让江智远意外的是,这一次嘉靖帝却没有让他跪多久。

而且给他的惊喜大于惊吓。

当宰相,这可是他的奋斗目标。

这个目标就这么轻易的实现了。

他有点被砸蒙的感觉。

“皇上,江大人都喜得说不出话了。”洪公公见他跪在那儿半晌没吭声好心提醒道。

“皇上,臣,谢主龙恩。”江智远回过神来了,连忙重重的磕头谢恩:“臣定当不负皇上的厚望。”

“平身吧。”这一次嘉靖帝和颜悦色让他早早的起来:“朕看重的是你身上的冲劲儿,敢坚持原则;做事有韧劲儿,朝廷需要你,朕需要你!”

“皇上……”这一次江智远感动的热目盈眶了,在他看来,宰相之职远远没有皇上对他的这份信任来得实在。

他确实有这方面的优点而且很多还是跟着妻子马如月学的。

所以,他的学习能力也超强,一路碰撞折腾下来,他成功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宰相!

嘉靖帝在大殿上亲自下旨后,朝中的人恍然大悟的占多数。

难怪这么喜欢他,却是打造亲信而来的。

老宰相体弱多病,上个月自己就提出了荣养。

他想要培养一个人来接班,耐何都没有出彩的。

当嘉靖帝问他何人可用时,老宰相想着干了一辈子也别受了皇帝的厌恶,斟酌着说了江智远。

没想到的正中了皇帝的下怀。

这个时候就特别的庆幸了,幸好自己还是会察言观色,才没有在最后时刻晚节不保。

江智远夙愿得成,马如月反而叹了口气。

写信唤了马如建马如海他们到京城,召了一家人开会,参会的不仅有江丽远和江景远两家人,还有江智荣四兄弟。

“大家都知道我们是一体的,以前也就算了,我和智远各干各的,我挣我的钱,他做他的事。”马如月道:“但是,现在不同了,因为他地位高身份敏感,一旦我有点什么不妥的地方就会影响他的,最坏的结果还会影响你们,所以,我准备将名下的产业都交给你们。”

江智荣四兄弟除了江智路一直在江智远身边做事外,其他三人都有产业在手中。

而马如月都有分红。

“之后我全部只要一成红利就成了。”马如月道:“因为我以后几乎不会再管你们发展得如何,就纯粹的当甩手掌柜,要一成红利也是为了不让自己饿死。”

他知道江智远哪怕贵为宰相俸禄也是不高的。

吃饱穿暖不是问题,问题要养着一大家子人,还有十多个护卫那可就不是简单的事了。

家里有经济来源才会让江智远这些年来在朝堂上硬如磐石,无缝可钻。

经济的软肋被人捏在手上那是最惨的。

所以马如月是需要钱的,为的是给江智远打造一个铜墙铁壁的的保护罩。

钱权色,无非就是三个软肋。

权他有了,是皇上给的至高无上的,再不可能还要向前进一步的可能。

色这个玩意儿江智远好像心志还挺坚的,至少这么多年没有闹出什么绯闻来。

不过有一点马如月做得很好,她一直在防范。

江智路就是她安插在江智远身边最好的保障。

不管什么时候江智路绝不会离开江智远半步。

铁心忠心,让马如月更是放心。

石氏银楼马如月也有分红的也提出只要一成了。

别小看这个数目,因为各个产业的收益都很好。

聚在一起她收益就相当的不错了。

安保租赁则全权交给了江智荣处理,她甚至连分利都不占了。

“我的初衷就是让你站起来,不因为腿残而心残。”马如月对江智荣道:“你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意外发生,就当年和你一起并肩做战的兄弟也没有几个能活下来。能好好的活着就是上天对我们最好的礼物了,你不是万事不能,换一个地方你依然是最出色的你。”

那些穷人的孩子也不是穷一辈子的。

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只要不怕苦不怕累,依然也有建功立业的机会。

“现在一切都走上了正规,你就好好的经营下去,除了赚钱以外还能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定位。”马如月道:“你要时时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江智荣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这些年,江湖上的人都尊称他一声江爷。

事实上,要不是有马如月这个嫂子,他当什么爷啊,估计着得当个乞丐了。

爹娘去逝后,马如月照拂着他们慢慢长大成人。还交给他们足够求生的本领。

兄弟四人成亲,马如月就像娘亲一样的把关着急。

每添一个子女,嫂子都会送上一份厚厚的贺礼。

现在他们都功成名就了,嫂子却要甘居人后。

马如青默默的看着姐姐安排着这一切。

心里却是感慨不已,姐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女人。

她将醉香楼的分红分了两成给马如海,用于赡养谭氏。

到最后,她手中就只有一个报业和智慧书局了。

“智慧书局我就自己留着。”印刷不会惹事,但是报纸是一相棵摇钱树,她得交出去。

当听说了马如月的打算后,众人都没有吭声。

“从现在起,咱们做生意更要老老实实的。”马如月道:“记住了,赚该赚的钱,不要贪任何小便宜,更不要企图将想要天上掉陷饼,你们有靠山,但是我们不会护为非作歹的人。”

马如月说起官场上的事,就像壁虎一样断尾求生存的也大有人在。

“姐(嫂子),您放心,我们万万不会做出有辱江家门风,于宰相大人有污的事。”用马如月的话说吃喝都不愁了就别再去找死,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赚钱。

该赚的随便赚,不该赚的就不要伸手。

马如月收手生意场上的事江智远都很意外。

虽然他升了官,只怕皇帝不怕百官,但是也没想过要马如月怕他啊。

“人总会有疏忽的时候,我不想因为我自己给你和家人带来麻烦。”马如月摇了摇头,她奋斗了那么多年,现在也是该享享福的时候了:“我会将重心放在家人身体健康上。”

“随你高兴就好。”江智远轻轻的拉着她的手:“以前是我没本事,在江家大坝让你受了不少的委屈;这些年,我在官场你在商场打拼,我也不能帮衬你一分。现在在京城,我们夫妻团聚,我也做到了这个位置,我知道你是有分寸的人,如果做生意能让你感到快乐,那你就继续去做,我不会有阻挠你的。”

他们成亲当日就说好的,让她有独立的空间,她做什么都不能加以干涉。

这个协议时隔多年依然有效。

只要马如月喜欢,他不在意别人怎么讲他,吃软饭也好,守财奴也罢,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做好份内的差事,再看着妻儿每一天都开开心心的。

“不做了,你这个差事不简单,我不做那么多差事,没准儿还可以给你当个参谋什么的。”马如月摇了摇头。

她不是掉进了钱眼里,只是在贫穷的日里有钱才觉得安全。

而且,江智远的晋升之路必然要用钱来铺垫。

无论是在宜昌县,还是在宜安州府,后来的户部,江智远最不缺的就是钱。

只有她在必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才让江智远不那么被动。

靠人永远没有靠自己实在。

所以她抓住一切机会赚钱。

在外人眼里,她是富婆一枚,事实上马如月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对生活都不是那么精致讲究的,花钱的地方也不多。

就像现在,因为是成年了,她的衣物一般都要穿上两年才换新装。

又不是选美比赛,一天都要换几次装,那叫奢侈。

马如月有钱,但不铺张浪费。

对女儿稍微要纵容一点,对儿子简直就是苛刻了。

两个儿子做三套新衣的情况都有,为何?

兄弟俩的换着穿。

“长个儿快,多做了浪费。”马如月的回答让海嬷嬷都哭笑不得。

海嬷嬷说她从未见过这么抠门的当家主母。

而且,她这种抠门专门针对自家儿子来的。

严重怀疑是后娘行径。

抠门的马如月对下人却是宽宏大度的,一年四季的衣服也及时置换,月银虽然没有别人家的多,但也不比人少,最为关键的是,每个月还有四天的探亲假。

所谓的探亲假,就是有家人的可以回去和家人团聚一下,吃个饭聊聊天啥的。

没亲人的就自己随便在哪儿去玩玩,逛逛,甚至在府中自己的床上窝上一天也没有管。

像马如月的这种当家主母在京城实属少见。

嘉靖帝这些年一直在关注着马如月的情况。

慕寒夜将他知道的这些家常小事告诉他时,作为帝王的他都不能理解。

穷也就算了,这么富有还这么抠门。

“皇上,臣觉得江夫人教子真正是很有一套。”慕寒夜道:“这样教导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纨绔。她还说什么富养女穷养儿,听起来似乎就是用这种方法执行的。”

富养女穷养儿?

这是哪一位先贤提出来的理念,这其中有什么讲究呢。

慕寒夜摇了摇头,他真的没有当过娘。

和马如月接触的时间也不多,但是看得出来,这个女人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思维很敏捷胆大心细。

嘉靖帝点了点头,马氏不简单。

正说着话,洪公公来报,宰相江大人携夫人马氏进宫有事禀报皇上。

第一次见着这对夫妻跪在自己面前,嘉靖帝突然间有一种羡慕的感觉。

夫唱妇随,夫妻恩爱,这得是修了多久的缘份。

等知道马如月此次进宫来的目的后,嘉靖帝仔细端详了她好一阵子。

“江夫人知道你这样做会损失什么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马如月会提出将报纸交给朝廷,并且建议由翰林院接手编辑发行。

当然,她也希望不要动原班人马。

毕竟做了那么多年了,这些人靠着这份差事为生不说,也是有感情了。

如果涉及到被裁减那也是一件很伤心的事。

她提出交报纸的事只给江智远说了,还未曾给主编编辑们提起过。

“皇上,臣妇只是损失一些钱财。”这棵摇钱树不交出来早晚会惹出祸患:“但是,臣妇以为,将它转移给翰林院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信息闭塞时间的一个重要信息传递手段,只有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他才会更为放心的。

与其让自己提心吊胆的生活着,不如交出去让自己能过点闲暇时光。

嘉靖帝听了马如月的分析后点了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个报纸,并转给了翰林院,由他们去编撰发行。

马如月现在是无事一身轻。

结果,洪公公却亲自来宣旨了。

嘉靖帝也算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收了她的礼还她一个名份,赐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有劳公公了。”马如月给洪公公塞了一个大大的荷包:“公公请上座,喝一杯茶。”

“恭喜夫人,这茶咱家就不喝了,还要回去给复命。”洪公公就知道这是一趟美差。传说这位夫人抠门只针对自家人,对外人是很大方的,果然传言无假。

马如月得了皇上的封赏,上门递贴子拜贺的人不少。

当了宰相夫人,帝王亲封一品诰命,江家的当家主母马如月只得办了酒席邀请了众位庆贺夫人。

现在的她不能再避世,也不会对京城贵夫人的什么宴会说无趣。

再不喜欢,形势所逼,她也得学学。

可不能给了世人傲慢的形象。

皆因为,她是江夫人,宰相夫人,慈爱无边还要低调。

不会的,不屑的,都要捡起来慢慢学。

她要当好江智远的贤内助。

掌管好江府,这个在京城官级最大院子却是三进的权贵之门。

但是,就这么一个退居幕后的当家主母,外人谈起时总是给予最大的赞益,从她当姑娘时的故事说起,简直就是一个传奇似的人物一般。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每当夜深人静书房里一盏桔黄的灯伴着江智远处理未完政事时,马如月都会在旁边给予一些合理的建议,江智远望着妻子柔和的脸就会感慨万千。

谁也不知道,江府的当家主母上辈子是一位巾帼英雄。

(全文完)

------题外话------

竹枝很早以前就想写下全文完三个字了,感觉最近两年写文力不从心,写着写着就崩了。

感谢亲们的不离不弃,竹枝收收心,下个文再重新来过

天凉了,亲们就注意添衣,别熬夜,一定要注意身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