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潮声月影谁与归> 一百零五、江宁对之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零五、江宁对之一(2 / 2)

潮声月影谁与归 江风语火 更新时间 2019-12-05

这话真的不好接,杨孟晗摸摸鼻子,在心里正寻摸着说辞呐,润淼从舅倒帮着解围了。

润淼从舅:幼鸣这一年,倒是勤心勤力,没一刻钟闲着;不是他这一年拳打脚踢的,哪有今日局面;他倒不是故意的,万事开头难呐;要不是我们生拽着,他还是没时间回来的呀,这一年,做了多少了不起的大事呀。

父亲估计对沪上的情况,心里比较有数;对南洋的一些事,就不是很清楚;就是大阿哥、翁固亭先生他们写信说了,他老人家脑子里,对南洋的概念也是模模糊糊的。

父亲喝了一口茶,慢慢问道:你小子在南洋打下的地盘,到底有多大?

嗯,这个问题,只有杨孟晗心里有数,实际上南洋上下都是蒙查查的,只知道地方很大;中国还没有引进欧洲准确的地理测量学,而且,大阿哥和翁固亭先生他们,也就在启德港附近转悠,对西婆罗洲到底有多大,估计他们也是人云亦云,心里不是很有底。

杨孟晗:父亲,具体多大,没有请人测量过,说不准;不过请人大致估算过,有三十多万平方公里。嗯,这是西洋的算法,换成咱们中国人的,大致比三个江苏省,还要大些。

这句话,不但把老父亲惊到了,连润淼从舅都惊得呲的一声。杨孟昭、翁心佑还说南洋撮尔小国,螺蛳壳里做道场呐,这哪里小了?

老父亲沉吟一会,问道:能开出来多少田亩?

杨孟晗:我们占的地方,以平原为主,只要人力够手,开个一两亿亩、两三亿亩,不在话下。嗯,南洋四季常青,好处是,一年四季长庄稼;坏处是,地给拔力拔得有点瘦,要不断施肥;大阿哥已经着人到附近海岛上挖鸟粪当肥料去了。还有,就是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所以,农田水利要跟上,也需要水旱轮作。唔,最省事的是种橡胶、种桑林、种甘蔗,就不需要把地,一年要翻过来翻过去,折腾好几遍,也省事省人力。

老父亲:人皆道,南洋酷热,瘴疠遍地,鳄蟒横行,非生民之地;孟晗,这些,可有把握?

杨孟晗:孟祥大哥已经把咱家梓归堂搬过去了,还带了几个帮手;我也请了一个懂西医的传教士帮忙。南洋疾病,无外乎疟疾、霍乱、登革热为主要疾病;孟祥大哥和洋和尚医生已经做出来青蒿丸,算是特效药;霍乱、登革热,中医也比西医有办法;回来后,也让吴道台吴大人从广府找几个老中医,他们应付的办法可能更多些。所以,基本可以放心,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尤其是引进西人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后,环境干净些,传染病会更少些。

老父亲:也是,春秋战国时,以淮南为蛮荒;汉晋时,以江南为蛮荒;唐宋后,以两广为蛮荒。呵呵,今人以南洋为蛮荒,还是落入古人臼巢,俗套了。这样说来,假以时日,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或在再长些;必又是一个新两广的格局盛况。

杨孟晗:父亲,我敢说,只会更好,不会比他们更差。我们在南洋三条沟那个地方,新设了新湖县,几年后拓展开,地方大得很,再造湖州都没问题。现在常熟翁家、新惠康丝业和法国人在那地方,开始慢慢摸索,理论上讲,一年可以收八茬蚕茧的;嗯,湖州好像就一茬吧。

感觉到父亲的神情,越来越松弛了,笑意从眼里溢出来,话语声也响亮爽朗起来。

润淼从舅也有几分感叹:幼鸣,杨家千里驹也;恭喜安卿公了。哈,也是我定远千里驹也,多少定远人,跟着都小康了,是吧,呵呵......

果果很乖,一直没说话没捣蛋,嗯,她在杨孟晗怀里睡着了,睡得好香甜;小脸红扑扑的,像秋天压在枝头红艳艳的苹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