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唐土两万里> 第三十四章:平原郡府议局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平原郡府议局势(1 / 2)

唐土两万里 送外卖的坤琳 更新时间 2019-12-03

 几日不见,平原城就已经大变样了,到处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城内各条街道,来来往往的全是穿着各式衣衫的士兵,有穿粗布短衫的,也有穿丝绸长衫的,整个平原城,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兵营,就是这些士兵明显没有经过整训。

这些兵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目光有些呆滞,既充满了好奇,又充满了无措,就是眼神里没有一丝杀气。

有一个士兵肩头扛着长枪,那枪头居然朝下,毛尖直接杵在地上;还有一个士兵拿着一把大刀,大刀起码有一二十斤重,活生生拎不起来。李萼没顾得上看平原城里的这些奇闻怪景,而是一路直奔府衙而去。

李萼带着人走进府衙的时候,颜真卿正和李择交、范冬馥等将领谈事,而且从他们的谈话中可知,平原的形势似乎不错。

议事大厅里谈笑风生,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

“范曹参,咱们现在招募有多少士兵了?”颜真卿问。

“禀颜公,截止昨日晚,已经汇聚到平原的新兵共有一万三千多人了,还有好多青壮正在踊跃参军。”范冬馥满脸喜色。

“好,好啊!短短几日,便募了这么多的兵。加上静塞军,咱们手上现在至少有两万人马了,局面大好啊。”颜真卿满面红光。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去增援景城了呢?”静塞军现任节度使李择交问。

“既然新兵招募顺利,那么就让新兵留在这里整训,静塞军即刻增援。”颜真卿撸起袖子,举着手就开始唱高调。

“且慢,我认为现在不宜出兵。”正当颜真卿准备宣布出兵的时刻,一个不合适的声音从门口响起。

“你…小孩子不懂军事,休要胡言乱语。”颜真卿一看是李萼打断了他的话,虽然心里有些不悦,但还是强忍了下来,随即训斥了一句。

“我非胡言乱语。目前平原只有静塞军尚有战力,把这只军队轻易地派出去,其他地方有事,平原将无兵可用。”李萼大声说。

“说的轻巧,不派静塞军,那又派哪里的兵?”李择交讥笑着问。

“增援景城,可以派其他的正规军,也可以派其他郡县的团结兵。集结这些团结兵,时间上是来得及的。”李萼说。

“那你带了多少人马来?”颜真卿眼睛向左转了一下,不爽地问。

“加上我一起,总共三个人。”李萼回答。

“三个人?”颜真卿和贾栽,都颇为失望。

“上一次你带了三百人一路报仇追杀到平原城下,我甚为欣慰,因为你是个大孝子,是个少年英雄;可是这一次,是需要你为国尽忠,你居然只带了三个人,你还好意思说?”颜真卿愤怒地质问。

“是的,小子只带了三个人前来。那是因为小子以为,现在我们根本就无力增援济南。”李萼没有理会颜真卿失望的表情,而是接住了刚才的话题。

“为何?”颜真卿气呼呼地追问。

“平卢军是正规军,且人多势众。而平原这里招募的都是新兵,连装备都凑不齐,怎么可以仓促前去增援?”李萼说:“相反,各郡县的团结兵都比这些新兵更有战斗力。”

李萼不是研究唐史的,压根不知道安史之乱时的局面。后世影视剧提到安史之乱,一般都会写洛阳、函谷关、长安等几处大的战场,很少有人提及过颜真卿这边的战况。

安史之乱初期,颜真卿在平原起兵,他的北面是叛军的老巢,也就是平卢军的驻扎地、西面是叛军主力南下的路线;南面是黄河;东面,是贺兰进明。

换言之,颜真卿起兵之后,如果不替反正的十七郡县撑一撑腰杆子,谁还会服他?所以,颜真卿得用自己手中的力量来打这一仗,就是为了打给各地看看。

这是一场政治仗、宣传仗,至少颜真卿是这样觉得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