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就那般不可思议!</p>
因为三体问题太难了!</p>
虽然束缚它的只是简单到直白的牛顿运动定律。</p>
但其与制约流体运动的NS方程,制约大量分子运动的BTE方程一样,都是至今没办法精确求解的偏微分方程,是数学及计算机领域依然存在的乌云问题。</p>
不仅数学家、物理学家搞不定,计算机学家通过超算进行海量模拟推演都难以得出答案。</p>
否则天气预报就准了,股市就可能预测了,混沌也就不混了……</p>
具体难到什么程度呢?</p>
前面说过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很难很难了,科学家算了一百多年也只是得出几组精确解。</p>
更具体一点,场方程是由十个方程组成的;</p>
而三体问题每个天体的运动方程是6个一阶常微分方程,三个加起来,就是十八个方程;</p>
虽然单个方程的难度逊于广义相对论场方程,组合起来,其难度直线飙升。</p>
从牛顿力学诞生,三体问题相伴而生;到1885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正式将多体问题提出;再到现在……三百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多少数学家、物理学家包括计算机学家都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p>
然而直到1993年,也只有三个类型的解被发现,包括:8字型族,拉格朗日-欧拉族【也就是推导出五个拉格朗日点的那一族解】以及布鲁克-赫农族。</p>
在1993年,通过计算机模拟,科学家才又得出了十三类新解……</p>
然而离彻底解决仍然遥遥无期。</p>
因为这些解都是特解,是给出合适的初始条件,起始点、速度等,在理想情况下才有的特殊周期解。</p>
而三体问题的通解是非周期无限混沌的。</p>
以上才只是三体问题。</p>
四体问题比三体多了一体,复杂度自然又一次指数飙升。</p>
现实中由于三体问题都没有搞明白呢,越过三体搞四体,很少有科学家去做。</p>
因为限定三体问题,需要参照二体问题的通解;四体问题的解,也要参照三体才行。</p>
就仿佛盖楼,二层都没盖好呢,就直接上三楼了,怎么可能?这根本不是正常的顺序啊。</p>
所以叶寒的研究无人重视。</p>
直到他们开始重视之后,主流科学界惊呆了!</p>
叶寒的四体特解竟然确实存在!</p>
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分析,一次又一次的验证,通过数学方法,通过计算机模拟……</p>
而所有反馈都告诉他们,答案是对的,没有问题。</p>
答案没有问题,那有问题的就是别人了……</p>
这样的成果即便没有推导过程,能够通过验证,也足以进入S级的刊物了,但竟然接连被拒,甚至那么次的水刊都发不出去?</p>
于是许多曾经拒绝叶寒稿件的刊物开始瑟瑟发抖。</p>
尤其那些水刊。</p>
机会摆在面前了,不中用啊!</p>
而主流科学界更好奇的是,既没有实验狗,也没有超算权限,连智商都只有105,叶寒是怎么给出的这五六族特解的?</p>
别说靠用功,现代科技早就离开普通人靠用功就能取得成功的阶段了;</p>
更别说靠热血,这又不是热血番……</p>
“其实不难。”</p>
叶寒没有隐瞒,被问就公布了答案。</p>
“当我意识到自己的大脑再也回不到当初,无法快速高效的思考,就开始寻找某种替代方式。”</p>
这并非不可能,比如计算机,就是人类制造的辅助思考与计算的工具。</p>
不过计算机是有明显缺点的,其思维方式太过死板,没有出错或者联想的空间,难以进行预设程序之外的逻辑推演,还存在各种不可判定的难题……</p>
关键是,计算机只能进行辅助,想靠计算机创造性的解决科学问题,其中的创造性99.999%仍然依赖人的大脑。</p>
所以对于叶寒来说是不够的。</p>
“最终我选择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生物——黏菌!”</p>
说到这里,普通人可能懵然不懂,许多科学家已经明白了。</p>
黏菌,真的是一种很神奇,有趣到了极致的生物!</p>
它有多神奇呢?</p>
虽然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天生知道如何以最少的消耗建立能量网络。</p>
月本人花了几十年时间建设的东京地铁,它仅需几个小时就给出了最优线路,甚至比现实的设计更加合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