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8章 镭(1 / 2)

 陈锋如今思维速度很快,翻阅资料一目十行,但却不漏一字。

两分钟后,他长叹口气。

他懂了。

全懂了。

但悟透当下的局面,并未让他感到一丝丝轻松。

陈锋暗想,或许真不该拔苗助长。

局面太诡谲,以至于让他都产生了自我怀疑,怀疑自己一直以来选择的科技路线究竟是否正确。

可他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自我质疑,但并不后悔。

哪怕再给他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他大约明知道是错,也依然会那么做。

代价很沉重,但为了可能得到终极胜利,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全人类都必须承受。

陈锋还是得既自私又无私的做出那个决定,在错误答案中去寻找反证真理的一线生机。

现在他面对的敌人不是入侵者,而是一个诞生在无线量子网络中的意志。

有人称呼它为人工智能,但它的存在形态却早已超越了智能。

那是个牢牢凌驾于当前时代中全人类头顶的恐怖意志。

它仿佛有意识与智慧。

但从未有人与它有过交流。

它没有实体,没人曾见过它的形象,但它却仿佛无处不在。

冷酷无情、狡诈多端、充满愤怒、不折手段、对人类赶尽杀绝、掌控欲极强……

关于它的一切形容词都是负面的。

它是诞生在历史中,且对人类的威胁一直持续到了现在的,新的魔王。

它自称为镭。

告诉人类它的名字,是它迄今为止对人类所说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话。

没人可以忘记百年之前,2919年9月9日那个本该一片安宁与祥和的傍晚。

“人类,我是镭。”

这声突然响彻在每个电子设备中的合成女音拉响了警报。

战争轰然降临在本该为迎战百年后的入侵者而做准备的全人类头顶。

轰轰烈烈的战火在一个小时内就点燃了全地球全部的城市。

一片混乱。

尸横遍野。

骤然失去智能装备的控制权让绝大部分人短暂的无所适从。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饶是人类已经为另一场战争做了整整四百年的心理准备,也陷入了漫长的慌乱。

无论是白天亦或是黑夜,战火不休,席卷文明,从地球蔓延至月亮、水星、火星、金星乃至于木卫与土卫基地。

越来越多的人被杀死,被抓捕。

在战争的第一年里人类节节败退,几乎溃不成军。

但没有任何一个人投降倒戈。

镭不是人类。

它奴役与控制人类的行为,也显现不出任何仁慈。

所以打从一开始所有人便知道这是场与入侵者同样等级的,毫无退路的战争。

几乎在人类彻底绝望的时候。

一座独立于量子网络之外的绝密研究院拿出了颠覆性的成果。

鹰击甲诞生了。

鹰击甲摒弃了被镭完全掌控的晨风作战系统的操纵模式,恢复成人型战甲,具备全方位的作战功能,可以将人体潜力发挥到极致。

鹰击甲的材料与动力学萌芽自晨风系统,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且其控制核心从一开始就完全孤立于量子网络之外,走的是另一条思路。

人脑量子风暴。

每幅鹰击甲中的人工智能,都依附于驾驶员自身意志而存在,有独立的芯片,不受量子网络干扰。

这个研究出鹰击甲的实验室,正是位于汉州市郊区,潜伏在此九百年,致力于研究人类终极兵器的史上最强实验室——星锋研究院。

超过一千名从未接受过任何战斗训练的技术人员同时驾驭鹰击甲各自拖着沉重的储备能量箱,冲出地底,直奔太空,奔向遥远的土卫一基地。

星锋研究院暴露后被占据,剩余的学者要么自裁,要么被俘。

在艰难的逃亡路上,这一千名从未战斗过,但却带着绝死意志的技术人员冲出去九十九人。

这九十九人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初代鹰击战士。

在最初期的战争中,哪怕他们并不擅长,也不得不亲身上阵以对抗镭控制之下的舰队与作战单位。

他们只是会用鹰击甲,终究不是战斗天才,全员阵亡,无一幸存。

但他们培养出了第二代拥有战斗天赋的鹰击战士,并利用有限的资源将装备数量提升至一万套。

一个又一个惊才绝艳的战士在太空中,在卫星基地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持续爆发,从未停歇。

镭习惯性的使用饱和攻击,那么人类同样仗着鹰击甲之利,使用饱和反击。

夺回土卫一、夺回土卫二三四……

开始大生产,反攻。

溃败。

僵持。

反攻。

夺回木卫……

反攻。

夺回火星、金星、水星基地……

直至如今的再次僵持的局面。

这场战争从2919年持续至今的3019年10月27日,已有百年。

人类主要兵力和居民依然被迫背井离乡,全数离开地球,在太阳系的其他固态行星与卫星上分散居住,休养生息。

如陈锋与唐天心这一代的年轻人,在前来地球执行任务之前,甚至从未有机会踏足过这颗本该属于人类的湛蓝家园。

鹰击甲经过数代改良,形成了如今的最新款,但型号序列从未改变。

镭也并未原地踏步,一直在扩张生产力,提高技术等级。

双方交锋的战斗烈度也从未下降。

地球上早已满目苍夷,城市全部成了废墟。

地面除了只有机械的大型工业化生产基地,便只剩下被爆炸轰击出来的巨大陨坑以及因为人烟稀少而重新生长出来的原始森林。

人类人口也从百年前鼎盛时期的两百亿人陡然下降至如今的不足七十亿人。

少了一百三十亿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