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新世界1620> 第七十一章 水到渠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水到渠成(2 / 2)

新世界1620 伯拉土 更新时间 2022-03-22

与香港有关的政治经济活动再怎么也是大明和华美少部分人关心的事。而对于又迎来一年最繁忙贸易期的华美明珠岛海外领市民和大明海商来说,如何抓紧时间赚钱才是王道。

站在东联集团东方实业公司总部门前的钱老三,手里捧着账本,意气风发地眺望远方热闹的港口。一个建议就成功恢复琼州贸易秩序,不光是东方实业公司总经理艾萨克是大加称赞。据说连东联集团总部都开始留意这个长相不是很好的华裔中层管理。

现在的钱老三不光担任东方实业公司东方分部的商务总监,从上周开始,又兼任东方运输公司东方分部的行政总监。从某种意义上说,钱老三手里的权力不会比赵明川低多少。但精通人情世故的钱老三,还是在公共场合人前人后地把自己放得比赵明川低了好几个头。

“钱三爷,北边来了位大明海商。说是专门登门拜访您来了。”

正在琢磨计算着自己今年的薪水和分红比例问题,一个华裔业务主管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将一封典型的大明拜帖送到了面前。

“广西梧州的罗家?以前和我们有交道?”钱老三捏着看着上面陌生的落款,怎么都回忆不起这些年是否见过。

……

依托华美对桐油、生漆、松脂这三种古老战略资源的巨大需求量,六、七年前大明福建、广西等地的油桐和漆树栽种量就大幅增加,复杂原始的松脂收集也趋于规模化。每年经各地大明海商运往明珠岛的桐油、生漆和松脂总量达到了六百吨。而且出口量还在缓慢递增。

即使是在现代工业时代,上述三种工业原料几乎都是难以替代的天然战略资源,大明海商的供货渠道成为了华美国内相关行业需求的唯一来源,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来自广东的一名叫罗慧德的大明海商,这次就给钱老三带来了一份重重的“大礼”,据说他可以比那些潮州或漳州海商每年提供更多的桐油、生漆和松脂。而截至到目前,这几种工业原料基本上大都由潮州和漳州海商垄断供应。

“广西梧州的商路我倒是不太熟悉。不过梧州盛产桐油、松脂倒是真的。罗先生何以保证能有更多货源?难道是从别人处争抢而来的?”钱老三漫不经心地坐在椅子上喝着茶,似乎对这种夸夸其谈的大明海商也见多了。

“呵呵,钱先生多虑了。我罗家其实是广州府人,不过族内本家却在梧州。族内所营商号已有百年,在广西各地州府均有店铺,更与滇、黔、桂、湖广各地商号往来密切。一年仅是从滇、黔、桂各地输往梧州本家商号的桐油、生漆、松脂,总数不下两千担,只是南洋少有门路,故大多流转贩卖湖广内地。若钱先生有意,罗某当说服宗家商号。倾全族之力,尽输南洋。”举止优雅的中年大明海商礼貌拱手,对眼前有点不耐烦的华美“东联商头”笑着解释。

“那为何你那梧州本家没有来人,反而是罗先生自己找上门?”

原来不过是个打听到消息,打算当中间人空手套白狼啊?钱老三一下就明白了。不过两千担的重要原料。折算下来就是大概120吨,数目可不小了。

“实不相瞒,罗某这广州一枝因入教之事,近些年颇受地方和本家排斥,已难容身……”话说到这儿,罗慧德的神色黯然了不少,一边还从怀里摸出个十字架,面带苦笑。

“原来罗先生也受了那西教十字礼。”钱老三对基督教早已见惯不惊了,不过一个大明基督教徒把自己的身份窝窝藏藏到这个份上,可见生活确实比较难堪。

“罗某早年就听闻海外华美之邦不忌东西僧俗,所以早有迁居之意,然家有老母尚在,只能尽心侍奉,不敢多想。”罗慧德说着,神色微微一变,声音也压低了不少,“罗某在广州无意听闻,贵邦想在新安县南香港岛租留,若钱先生不弃,罗某愿联络两广各方教友一同迁居。一来避同乡亲邻所恶,二来不用远赴南洋劳损老幼……”

“这等好处都能想到,罗先生的消息也算灵通啊!”钱老三眉头一皱,手里的茶杯就停了,“那又和生意有多大干系?”

“只要钱先生能保证吃得下梧州之货,罗某可亲赴梧州,说服本家将桐油、生漆和松脂等货全数贩与贵邦!琼州等地之外,贵邦海货,也可多一销路,岂不是两全其美?”罗慧德呼地一下站起来,郑重其事躬身一礼,“而罗某一家,只求一容身之处。”

听到这里,钱老三都忍不住心动了。

华美方面正在精心谋取香港岛租界的事情,可不是一般的小海商能够知道消息的,眼前这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大明海商,显然人脉关系并不比那些门阀大族差多少。虽然这个罗慧德是在玩一手廉价的空手套白狼生意,但一举将东联集团的桐油、生漆和松脂的年进口总量提高至少20,而且还多了一个实力不错的广西内地代理商,这绝对又是一件大功劳啊!

“嗯,倒不是什么大事……不过香港之事未定,罗先生又何来如此信心?”钱老三心里暗暗高兴,但表面上依然面不改色。

“实不相瞒,其实贵邦游说广州各方的事,已经路人皆知了……之前琼州独揽两广海货,南洋商路又大多被漳、潮、福、泉等地商号把持,广州商号其实早已心灰意冷。贵邦意在新安外岛租留,难道不是打算另辟两广商口吗?广州城内几大家,与罗某一样,亦是翘首以待,只是罗某更急切了些……”

好厉害的人!其实说来说去,还是看重了香港岛未来的贸易格局,完全就是被广州海商派来打前站的代表,什么献货源、全家搬迁都不过是顺带的托词而已!钱老三眼睛一亮,终于忍不住点头。

当下,钱老三就和罗慧德写下了若干商品包销代理的备忘,只等赵明川什么时候从琼州回来,再正式签订协议。

拿着这份无论对家族本身还是对广州海商都至关重要的纸面合作备忘,罗慧德是兴冲冲地朝码头急走而去,甚至都没有心思去欣赏这个和大明颇有不同的海外繁华城市。

……

港口边,一艘小型大明硬帆海船边,一个年及弱冠的少年正津津有味地看着四周的风景,不时还拉着路过的明珠岛码头工人问长问短。

“建儿,快随为父上船,回广州。”罗慧德见儿子还在看着码头边的重型蒸汽塔吊在发呆,赶紧上去拉了拉对方的袖子。

“父亲,这精铁泛气巨物,无牛马畜力寻常耗养,食烟火石炭,日夜可动,一息之间可提举数千斤重物,能抵得了上百民壮,当真是大开眼界呢!不过,看上面中土漆文,又并非弗朗机人所制,这泰西华美海邦果真是格物之极啊!”少年似乎没打算放过眼前的风景,对父亲的催促充耳不闻。

“我知你喜欢此等泰西机巧异动之器,日后有的是时间探究。若你喜欢,为父可托人让你在此地观学,现在还是随我速速回广州!”罗慧德一边朝船上走去,一边还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协议文件用油纸包紧。

“真的?!那孩儿多谢父亲了!”少年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赶紧跑上了船,不过还是依依不舍地回头又看了几眼。

“哎,这孩子天资聪颖,本以为可以光宗耀祖,怎奈不喜功名,偏爱格物机巧之学……”看着儿子那精神抖擞的样子,罗慧德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小船慢慢驶离明珠岛港口,正好和一艘正在入港的东联2000型远洋商船错过,那如墙一样在视线里缓缓而过的大船身影,又让少年一番心旷神怡。

看完记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