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金童玉女演义> 第一百零一章 夷陵跳丧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一章 夷陵跳丧舞(1 / 2)

金童玉女演义 海上明月生 更新时间 2019-11-12

 艄公声声疾呼,客人心惊胆跳,总算平安地闯过崆岭峡。这时,南岸峭壁陡立,崖顶上有四块似人非人、似马非马的形象怪石,活灵活现地站立在瑰丽的夕阳之中。艄公喊道:灯影峡到了。

筱莲笑了笑:啊,我明白了。你们看,那四个形象怪石,在夕阳照射下,影子倒映水中,岂不是像演皮影戏一样。

香莲说:姐姐说得有道理,只是这影子映照在什么地方了?

于是,四个人八只眼睛,水上、山上东寻西找,天豪首先喊了起来:找到了,找到了,你们看,这四个影子正好映照在北岸山崖的石壁上了。

大家顺着天豪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石壁上印有四个巨大的黑影,大家全都欢呼起来。香莲指着东边的一个黑影:最前边领队的贼头贼脑的是三哥,紧跟着三哥想拉人家手手的是姐姐,第三个弯着腰的是天豪哥,第四个仰着头的自然是我啦。

众人又是一阵开心的嬉笑声,筱莲说:香莲,你把人家描画得畏畏缩缩,贼贼鬼鬼,只有你昂首向天,洋洋得意,不可一世。

香莲笑嘻嘻的:姐姐,你不服气吗?那么你就不要把三哥跟得那么紧,我想描划你,也没办法说啊!

筱莲正想搭腔,艄公喊道:黄牛峡到了!

众人举目望去,一座陡峭的山崖绝壁下,九块蜿蜒下垂的岩石就像九条巨龙潜入江水,张牙舞爪,活灵活现。黄牛峡里,两山对峙,河道变窄,江流湍急,加上江中礁石星罗棋布,犬牙交错;河道九曲回环,漩流沸水翻滚,顺水船疾如飞箭,上行舟慢如蜗牛,难怪古人歌谣感叹道: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

又是一番惊心动魄的与惊涛骇浪的搏斗,又是一番胆战心惊的船舱的剧烈摇晃,终于闯过了三峡最后一关黄牛滩,大家这才长长地嘘出一口气来……出了南津关,船只从黄牛峡八十丈宽的峡谷中,一下子冲到四里多宽的江面上,浩浩渺渺,无边无际,夕阳映照,波光粼粼,好像燃烧起一片红色的火焰。此时此刻,正好吹的西风,一帆风顺,自由自在,船家舒心地笑着,好不畅快。筱莲感慨万千:同是一条长江,三峡里是白浪滔天,三峡外却是风平浪静,真是截然不同的两重天。

天英也是感叹不已:长江就像一个男子汉,有时候温情婉转,含情脉脉,仿佛一个腼腆羞涩的小女孩。有时候脾气暴躁,大吼大叫,横冲直闯,仿佛一个蛮不讲理的醉汉。

筱莲嫣然一笑:三哥说得好,可是我经常看到的都是你男子汉温柔可爱、像女孩的一面,很少看见你粗暴野蛮、像醉汉的一面。

天英嘿嘿一笑:妹妹,你可要小心哇。我平常不发脾气,可一旦惹怒了我,我就会暴跳如雷,怕人的很哩!

筱莲笑吟吟的:三哥,我不怕你,你要是敢欺负我,大不了不跟你过就是了。

香莲说:姐姐,你不嫌羞,跟三哥过,过什么呀?你们还不是两口子呢。

天豪说:三姐说的对,我看你和哥哥早就是一对儿了。

这时,夕阳西斜,江面烁金,渔夫们恋恋不舍地朝着天际洒下最后一网。天英又感叹了:唉,渔夫苦啊,天快黑了,他们还在捕鱼。

香莲笑嘻嘻的:我看这是渔家乐,夕阳西下,凉风习习,撒下渔网,捞上活蹦乱跳的鱼儿,想吃就吃,想卖就卖,何其乐也!

筱莲说:妹妹,我们没有打过渔,怎么知道渔家苦还是渔家乐呢?

天豪说:香莲妹妹毕竟是一个小姑娘,看问题难免简单化了。撒上一网,捞上许多蹦蹦跳光闪闪的鱼儿,自然有趣。要是撒一天网,打一天渔,吃不上饭,喝不上水,捞不上多少鱼儿,还会轻松有趣吗?遇到刮风下雨,遇到天寒地冻,遇到烈日暴晒,遇到浪涛汹涌,甚至于楫折船翻,还会这样有趣吗?

香莲的心情渐渐地沉重起来:天豪哥,你别说了,我错了,我刚才只是随便说说嘛。

当他们的船只航行到一只渔船旁的时候,只见那渔夫是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脸孔黝黑,额头布满深深的皱纹,这都是风刀霜剑的见证。船上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孩,也是皮肤粗糙而黝黑,只有牙齿和眼白才是白色的。渔夫、女儿正在收网,当看到网内活蹦乱跳的鱼儿时,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喜悦……这时候,香莲才对渔夫的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自己刚才的天真和麻木而感到羞愧。香莲看见渔夫把拉进船舱的鱼儿又一条一条嗖嗖地扔进江水里,她觉得十分奇怪:你们看,渔夫把捞上来的鱼儿又扔进长江里了。

众人看着,也觉得莫名其妙。船家说:老人家发善心了,他扔进江水里的是小鱼和快要生产的母鱼。

在众人的感叹声中,船只轻快地前进着……当船只裹着浓浓的夜色时,到夷陵了。晚上,他们住在驿站里,本想早点休息,不料外面时时传来咚咚锵锵的锣鼓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咿咿呀呀的唱歌声,吵得他们无法安眠。问驿站的人,说是土家人在“跳丧舞”。众人来了兴趣,穿好衣服出去看热闹。他们走出驿站,不远处灯火辉煌,人群聚集,近前去看,只见四个男子,围着棺木,踩着鼓点,在跳丧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者头、肩、腰、臂、腿、脚尖、脚跟一齐动作,跳着变化多姿的舞步。他们跳得欢快尽兴,面部表情也是喜气盈盈的,毫无悲伤之意。打鼓的人,一边敲鼓,一边念念有词地唱着:

老人死亡众家丧,

一打丧鼓二帮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