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金童玉女演义> 第三十三章 黄河龙门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黄河龙门渡(1 / 2)

金童玉女演义 海上明月生 更新时间 2019-11-12

 虽然已是五月初夏,可早晨的太阳还没有多大威力,加上愈近黄河风力愈大,倒是浑身觉得凉嗖嗖的。天雄四人骑马向龙门渡口走去,驿站的两人紧紧跟随。他们已经提前雇好了渡船,要渡过黄河到对岸晋地去。大约一个时辰,到了龙门,一条渡船已在岸边停泊。天雄和驿站已经办好交接手续,驿站的人便把马匹牵了回去。在渡口迎接他们的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艄公,他们望望波涛汹涌的滚滚黄河,再望望白发苍苍的老艄公,眼睛里流露出疑惑的目光,似乎是在问:驾船渡黄河,你行吗?

老艄公精神矍铄,笑声朗朗:呵呵,小伙、姑娘别担心,我今年只有七十六,黄河里来来又往往,渡河比骑马还快当。

蕊莲吐了吐舌头:妈呀,七十六!

老艄公哈哈大笑:不信吗?我的孙女比你还大哩!你们看,这船楸木制造,坚固耐用,可是绝对保险啊!

老艄公望了望年轻人怀疑的目光,挽起袖子,露出黝黑粗壮的胳膊:嘿嘿,结实吧?我一个人的力量抵得上你们两个人,不信吗?来比一比。

老人的一句话,倒把年轻人逗火了,天杰笑嘻嘻地一只手拉住天雄的手,一只手拉住老艄公的手:来,老爷爷,我们来个拔河比赛。

老艄公说声:来吧!

双方便前腿弓,后腿蹬,摆开了竞赛的架势,芳莲、蕊莲笑嘻嘻地连声喊着:加油,加油!

万万没有想到,天雄、天杰憋足了力气,使足了劲儿,脸孔涨得通红通红,老人却稳如泰山,纹丝不动,他们竟然被老人拽得踉踉跄跄,站立不稳,一会儿就甘拜下风了。芳莲、蕊莲笑得前仰后合:老爷爷真厉害,一个人能战胜两个小伙子,哈哈哈哈……

老艄公这时却面不改色气不喘,好像无事一样。天雄、天杰连连称赞:老爷爷真是好身手,好功夫,好力气,好爷爷。

老艄公笑呵呵的:呵呵,没有这一把杀手,还敢在黄河上溜达?

大家笑过之后,蕊莲指着木船说:老爷爷,这只小船一次上去四个人恐怕太重,最好是分两次摆渡。

老艄公笑道:哈哈,四个人也好,两个人也好,既不是我背你们,也不是小船驮你们,是黄河载你们。黄河力载千斤,十个八个人对它来说不算什么啊!来吧,上船!

小船是用纤绳拴在岸边木桩上的,有一块木板从岸上搭到船上,天雄走在前面,芳莲、蕊莲、天杰一个跟着一个,小心翼翼地走进船舱,坐在固定的座位上,两手抓住船帮的铁环,避免身体左右移动。站在岸上看,这是一条很小的小船,四个人进入船舱坐下,才觉得船并不很小,再坐两个人也绰绰有余。老艄公解下缆绳,登上木船,扔下木板,坐在船尾,笑逐颜开:各位放心,现在不是多雨季节,黄河水势不是很大很猛。你们看,北边的龙门,两山对峙,水面只有十几丈宽,水流哪能不急?你们再看南边,黄河进入平原,水面有十几里宽,水流自然缓慢。我这船就是要从南边划过去,要避开冲出龙门的最凶猛的水流恶浪,让船只平稳过河。各位,手抓牢,坐稳当,开船了!

老艄公说话之间,船只已向下游滑行了一段距离,只见他紧握木浆在船的右侧一下一下用力地划着,船头便扳正方向,向河的东岸轻快地驶去。愈向河心,水流愈急,河水从龙门冲出来,正愁没有袭击的对象,现在碰见了小船,哪肯放过它?只见一个三尺多高的浪头,劈头盖脸打了过来,蕊莲见了大喊一声“我的妈呀”,便把头低低地钻进怀里。老艄公说了声“别怕”,早有预见性地把桨从船舷左面猛打几下,巧妙地躲过了浪头。这时,小船却被激流掀上了波涛的顶峰,多亏了老艄公一柄木浆的左旋右转,小船在平稳地落入波涛的低谷以后,又平稳地浮出了水面,小船几经沉浮之后,众人的衣服竟然干干的没有沾上一滴水珠。小船向南边绕行,躲过了汹涌的浪涛,然后再逆着水流向东北方向驶去。芳莲说:老爷爷,你向东北方逆水划船,很吃力,为什么不朝东南方划船,那样顺水顺风,多轻松哇!

老艄公呵呵一笑:朝东南方划船很轻省,可是船只没法靠岸。

蕊莲抿嘴一笑:哎呀,姐姐,船只靠岸得有码头,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上岸的。

天雄放眼四望,水天一色,波光粼粼,气势浩茫。他对天杰说:这里的黄河这样宽阔,简直和站在我们沧州的海边望大海似地,有同样的感受。

天杰说:哥哥,你想家啦?

是有一点想家……

别急,我们就有一次回家的机会了……

望着波涛滚滚的黄河,蕊莲娇声娇气的:天杰哥,什么时候领我到你家的大海去看一看啊?

芳莲吃吃地笑着:妹妹,好娇气,天杰家里有大海吗?我看你是等不及了,急着认公公、认婆婆哇!

蕊莲嘴上不饶人:姐姐,猪黑别笑老鸦黑,我们彼此彼此,你敢对天雄哥说,你不想见公公、婆婆的面吗?

哈哈哈哈,一阵开心的笑声在黄河上荡漾开去……一会儿,小船渐渐地靠近岸边,果然,这里的码头是一段矮矮的山岩,船儿停泊在动荡的河水中了。向南望去,是一片河水弥漫的杂草丛生的滩地,哪里有停泊船只的地方?老艄公说:木船最怕搁浅,陷在污泥中可就没法出来了。

众人上了岸,也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哦,渡过这波涛汹涌的黄河,也不是一件多么怕人的事情。他们付了银两,谢过老艄公,正要迈步,老艄公喊道:年轻人,那里是大禹庙,快去看吧!

他们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在龙门东边山岩上,有一座房舍俨然、树木蓊郁的庙宇,那就是大禹庙了。他们走到大禹庙前,回首望去,远远的,码头上已经有几个客人在登船了。蕊莲笑道:真是一位健壮乐观的好爷爷,祝愿他能活一百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