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代魏成蜀> 第207章 妙才周郎始出山,短目刘繇罢英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7章 妙才周郎始出山,短目刘繇罢英才(2 / 2)

“好!”孙策遂到车前向两位母亲请安,又至车后见过自己叔父孙静。

一众家眷已然脱离刘繇势力,孙策自然可以用强兵讨伐刘繇,遂向周瑜、二张问计:“尽家眷尽出,只苦了舅父尚在敌军营中。敢问如今我军以何计策破敌?”

“兄长讨贼之名,去掉报仇两字。只以袁公路之名义,讨伐刘繇。如此一来,刘繇只知袁公路欲绝其后,而以吴太守之懦弱不以为然也!如此内应已成,只需我军兵临庐江,此城便入囊中。”周瑜献计说道。

“尚需先行安置主公家眷,方可行此事!”张昭进言道。

孙策遂使孙权与叔父孙静领家眷暂住历阳城外山林中隐蔽起来;使士兵传散谣言倍说“袁术欲除刘繇而后快,更使孙策讨伐庐江。”;又使人送战书,明告刘繇:自己统兵讨伐之。

当下听闻孙策引兵来攻,刘繇急忙召集众将商议。

张英早听说孙策此子比其父孙坚之勇猛更有过之,一直不为服气,听闻孙策引兵攻来,遂请战曰:“区区孙策小儿,何足挂齿?某引兵屯于横江,纵有百万之兵,亦不能近也!”其言未毕,帐下又有一人高声喊道:“某愿为前部先锋。”

此声音极为清晰,明朗。众人举目视之,乃东莱黄县人太史慈太史子义是也。原来太史慈解了北海之围,又随孔融前往救援徐州。待徐州之围解困之后,他便投奔扬州,找刘繇。哪知刘繇早已离去,改牧豫州。正要投豫州,刘繇又被曹操所败,正值路上相遇,便收于帐下听差。

当下听闻孙策兵来,太史子义争功显圣心切,遂自请愿为前部先锋。刘繇知太史慈武艺高强,非手下众将可以比拟,但其年纪尚轻,遂言道:“汝年岁尚轻,未可为大将,便在吾左右听命就是。”

刘繇遂使张英领兵屯于横江,拦截孙策兵马;又屯粮响十万斛于邸阁。

不日,孙策引大军赶到。张英列队相迎,两军会于横江外沙滩之上。孙策提枪策马欲出,黄盖从旁拦住:“少主休急!待老夫先打头阵。”

孙策允之。

张英却于阵前大声骂道:“孙策小儿,汝父堪称江东猛虎。汝区区小儿因何伏于袁术匹夫之麾下焉?”

黄盖提铁鞭纵马上前,指着张英的鼻子叱骂道:“张英匹夫,自家境界不保!竟然来夺他人地境。吃我一鞭。”

张英晃兵刃相迎,二人战在一起。话说张英张士雄果然不愧刘繇麾下第一猛将,与黄盖杀的是难解难分。

然而好戏不长,二人正在厮杀之时,张英后军忽然大乱。张英抽冷子一看,心中徒然大惊,但见邸阁方向火光大起。张英急忙舍了黄盖,急速回军救援。

孙策见张英急退,一挥长枪,驱大军乘势掩杀上来。

张英只得弃了横江,往深山而逃。正碰上守粮兵丁前来回报:粮寨之中有人放火。原来那粮寨中放火之人,更是两员健将:其一人乃是九江寿春人,姓蒋,名钦,字公奕。此人遭逢乱世,聚百人在扬子江畔,以劫掠为生,因久闻孙策乃是江东豪杰,更能招贤纳士;另一人乃是孙坚旧部,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孙坚殉落之后,孙策又投了袁术,他便遇到了蒋钦,随后入伙。得知孙策在此与刘繇交战。故此特引其党三百余人,前来相投。遂以张英粮寨为见礼。

孙策复得周泰,又得蒋钦,当下大喜;遂使二人为军前校尉,又收的邸阁粮草数万,军械众多,又兼降卒近五千余人。

周瑜向孙策进言,镐赏三军,使降卒与老兵同样相待,再使降卒传信与刘繇军中同乡在此之待遇。

孙策从其言,遂镐赏三军;又授意自己军中老兵不得与降卒相隙,言论中使其放出自己军中优待俘虏的消息。

随后,孙策、周瑜等引兵渡过巢湖,兵进羡溪。羡溪之外有地名曰神兵亭,此地居于鸡笼山之上。

却说张英大败而回,进府来见刘繇。刘繇大怒,欲斩之以正军威。陈横、陈武、樊能竭力劝免,又建议须领兵于神兵亭拒敌。

刘繇遂免张英之罪;又亲领大军于鸡笼山神兵亭南下营。

*这一章写的跟历史有了很大的出路,还请各位看家不要进行对比。咖啡不认为演义中有多少真实情况,小说就有多少。那样就没有意思了。毕竟演义的真实度要接近小说,那么穿越网文更多是架空、改变了历史的很多内容。毕竟如果不改变,那么不就是照搬历史了吗?介于之前很多读者声讨咖啡不合历史的内容,咖啡在这里向大家先道个歉,没有沿着某位读者的意思写,委实抱歉!不过,很多东西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并不是所有人的观点都一致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