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第634章 发丘门加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4章 发丘门加入(1 / 2)

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香叶 更新时间 1个月前

 “那好办了,二十个家庭,超过五人的,可以分为两个套间,如果不超过五人的,就一个套间,一百三十多平方米,三房两厅,应该够了。”

陈三顺解释道。

“足够了,他们在发丘也没那么好的住宿。”

马大龙如实道。

在发丘,住宿环境虽然不差,但经常一家五口,就挤在一百平方米的套间里面,虽然也是三房,但只有一个大房,其他两个是小房。

但一百三十平米的话,肯定是全部大房。

“放心吧,我们是无公摊面积的130平米,非常宽敞。”

陈三顺提醒道。

“呵呵,那肯定是没问题的。”

马大龙十分满意。

“嗯,回头我交代给我大哥肖虎,到时候你带着人马去搬山就行,至于杨哥、马哥,你们四个,等会跟我回一趟搬山,我先给你们安排住宿。”

陈三顺道。

四人点了点头。

冯秋生接着道:“小玲身怀绝症,想要完成这个心愿,所以,她过去。而马向前,他还有事情要做,不能去,就让杨阳代劳了,正好,杨阳在珠宝方面的才华很优秀,我跟他交流过一番,他去应该没问题。”

“过奖了冯叔。”

杨阳谦虚道。

“呵呵,应该的,你值得。”冯秋生道。

陈三顺道:“行了,都别夸了,说正事儿吧,小玲和杨阳跟我们过去,那他们带了什么东西过来呢?”

“正想给你看的。”

冯秋生不多说,将一个盒子拿了出来,然后放在了桌子上,道:“东西就在里面,你先打开看看。”

“这么神秘的嘛。”

陈三顺拿过盒子,将其打开一看,发现是一个水胆玛瑙。

“三顺,这应该是就是水胆玛瑙吧?”

冯秋生问道。

“嗯,是水胆玛瑙中的一种,但它不仅仅是水胆玛瑙,还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叫做血胆玛瑙。”

陈三顺道。

这个水胆玛瑙跟其他的不一样,内部液体不是无色的,而是红色的。

“血胆玛瑙是指玛瑙质地的岩石中,自然包裹进含有铁离子等水溶液或其中空的水晶内腔壁而呈现红色的石头,属水胆玛瑙的一种特殊形态,在自然界中十分罕见!”

陈三顺接着道:“血胆玛瑙又名《血胆金莲》是产自内蒙古阿拉善大漠,在内部含有天然红色胆液的玛瑙石鱼,由于其神秘稀罕在古代被作为崇拜对象,视为圣物,慕礼之极,而从地质成因来说也是少之又少,在自然界中出现的几率极低,可谓价值连城,而真正能见“血胆”之人更是廖廖无几。”

这时候,陈三顺插入了一句额外话:“几位,这血胆玛瑙,是怎么得来的,如此珍贵的东西都被你们弄到手了。”

“实不相瞒,是我们发丘祖先的珍藏品之一,据说是在抗战时期,在港区一代拍卖获得,当时这个玛瑙,也是费了我们发丘好多钱,这一次交流会,对于我们巴蜀来说,十分重要,我们是时候弄点好东西出来了,免得让人笑话我们巴蜀寒酸。”

马大龙如实道。

“原来如此,这血胆玛瑙,不但稀少,而且是一种圣物,也是一种法器,可以辟邪,原本极品水胆玛瑙,可价值三到四千万,而你这个血红胆液的玛瑙,将会直接提升两倍价格,加上是法器、圣物,价格会再翻一番。”

陈三顺接着道:“所以,保守估计,在一个亿到一亿两千万左右,当然,东西的价值,是随着收藏家门的喜爱度提升的,如果大家都喜欢,大家都想要,价格自然会继续攀升,上不封顶。”

“的确如此。”

冯秋生道:“古董,原本就没有固定价格的,所有才有了竞拍,因为古董收藏,会不断地升值,谁想到,当初清朝的东西会这么值钱,而当时的人,只是花相当于现在的五百块,就能买到一个极品青花瓷,到了现在,能卖几千万,甚至几个亿,这就是古董收藏。”

冯秋生再次确认道:“三顺,你再仔细看一下,以防是合成的,毕竟市面上的水胆玛瑙,有很多都是后来注水的作假的,你刚刚揭穿的林氏珠宝,不也是这样做了手脚?”

“的确,拿个六倍以上的高倍镜过来吧,我得仔细看一阵,从材质上看,应该是没问题的。”

陈三顺解释道:“原生玛瑙矿产于侏罗系上统义县组安山凝灰岩及建昌组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中。其产出形态分两种:一是受裂隙控制呈脉状;另一种是玛瑙填充在火山岩的气孔中,形成圆形、结核状、杏仁状等不规则形态。”

“而血胆玛瑙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1、空洞的玛瑙裂开后进入铁离子及水,在自然环境的变迁中再自己弥合上;2、硅质矿物原生时就包含了铁水离子,形成玛瑙后sio2胶体再次冷却,压力减少,结晶速度缓慢,在其内腔便形成了微石英颗粒和水晶晶簇,剩余的液态主要成分是水时,空洞内含水的玛瑙称为水胆玛瑙.”

“而当其既含水又含铁离子产生红色液体时,称之血胆玛瑙,而内腔有铁离子使胆腔呈红色,这种玛瑙也称血胆玛瑙。这在自然界中是少之又少十分稀罕,概率只占亿万分之一,由此足见其珍贵与神奇。”

陈三顺一边解释,一边接过师父拿出来的八倍镜,然后开始仔细观察了起来。

这话玛瑙的材质毋庸置疑,但玛瑙是否作假,就得仔细观察每一处,有些高手,在黏合的时候,做得非常到位,一个不留神就可能看走眼,导致出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