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第572章 众大师鉴定笑樱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2章 众大师鉴定笑樱壶(1 / 2)

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香叶 更新时间 25天前

 “呵呵,各位前辈决定吧,我就听听。”

陈三顺没有给意见,因为对于他来说,爱国已经超过古董本身,要不然,他也不会为了龙脉,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出去。

当然,他也理解这帮人,也想从中捞一笔,当年锦城宝物被收割之后,大量的好东西流失,任何一件,都是价格不菲。

当然,像冯老这种,应该不是为了钱,而是想见见当年那些失传的东西,这是一个玩古玩的人最基本的梦想。

“小陈,你也别谦虚了,说实话,我们这么多人,除了冯老前辈之外,就你现在势力最大,我们可不敢当大做前辈。”

董碧华如实道。

“对啊,小陈,说说的你意见吧。”

冯天宇道。

见到两个前辈都这么说了,陈三顺深舒了口气,随即道:“既然大家都这么说来,我就说两句吧。”

“首先,具体怎么分,我想现在说得太早了,倒不如找到东西,再商量分的问题。”

陈三顺接续道:“另外,你们说在岷江边,因为一处房地产上搞开发,挖掘机挖到了一处宝物,那附近又没有的话,很难想象,这船沉了之后,东西的流向,也可能这一批正好幸运,卡在了江床之下不动了,然后被沙土埋着,经过长年累月的江水冲刷,它们又重见天日。”

“但一船宝物,应该有好几千件吧,这么多的东西,当时打捞队一件都没见着,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陈三顺提出了质疑。

“三顺,你有话就直接说吧,我们这些老年人,脑子都不太好使,听得云里雾里的。”

冯秋生提醒道。

“是啊,直接点。”

周俊生道:“就说是什么意思吧?”

“当年的沉船事件,有目击人吗?”

陈三顺问道。

“当年我还没出生。”

周俊生苦笑道。

“在座的,每一个人出生的,对这件事,也是道听途说而已,具体是不是真相,谁也不知道。”

冯天宇如实道。

“的确,我们考古队的资料,应该是最准确的,毕竟我们是以历史为鉴,不会凭空捏造。”

何青云接着道:“我收集到的信息是,当时的确有一艘船,装满了从锦城收割的宝物,不对,是从整个巴蜀收割的宝物,因为锦城是省会,他们先用车子运到这边,然后想通过水路运输,因为岷江可以承受大船,一艘大船上,能装上很多的东西,一次性运送,安全方便。”

“这个说法我同意,不过,从岷江运行东西,又能运到哪里呢,他们大费周章的搞半天,最后还不是得又搬上地面?”

陈三顺道。

“嗯,你说得很对,这也是我有些想不通的地方,通过水路走,最后又得上岸,大费周章的,最后还是得走车。”

何青云道。

“嗯,所以说,船上是不是真的有宝物,谁也不知道,而在这一代找到当年失落的部分宝物,并不能代表着,就是沉船后的宝物,也可能是有人特意埋在这里的,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后来没有拿走,估计埋东西的那些人,最后已经挂了吧。”

陈三顺解释道。

“嘶~”

冯秋生倒吸了口气,道:“小顺,这么说来,船上可能什么宝物都没有,是他们佯装的,然后又故意弄沉船了,把大家的注意力,全引到了船上?”

“嗯,要不然,几千件宝物,在沉船不到几个小时内进行打捞,不可能连一件宝物都没找到,除非这些宝物,全都是可溶性的,一沾水就融化了。”

陈三顺道。

“呵呵,小陈有些幽默啊。”

董碧华笑道:“那是不可能,就算是字画也不可能融化,而且会到处漂,可是当时知情人却说,没有任何字画,只是一些船上的东西。”

“嗯,这么说来,有八成的可能性,是一次佯装运输,然后又假装设计沉船,让大家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沉船上,然后暗地里通过陆运偷偷离开。”

陈三顺分析道。

“汗~如果是这样的话,搞了半天,原来白欢喜一场。”

冯天宇苦笑道。

“是啊,记载上说,一共两千八百六十四件,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的,当然,这有点夸张的,严格来说,应该最便宜,也相当于现在的几十万了吧。”

何青云补充道。

“两千八百六十四件,太恐怖了吧,这得值多少钱啊。”

其他人惊讶道。

“不可估量,而且,还可能有有好几百件国宝,毕竟巴蜀一带,文化底蕴极深,几千年历史,宝物也多,全被收刮去,可想而知有多少宝贝,别说能全部拿回了,就算能拿回三分之一,也能对我们古玩界产生巨大的冲击。”

冯天宇道。

“那这下怎么办?东西都被转运了,应该没办法再找到了吧?”

冯秋生苦笑道:“都八十多年了,老外弄走这些,应该已经卖遍全世界了吧。”

“可是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见到当年失传的文物和古董,也就这一次出土的三十几件,其他的两千八百多件,一件都没出现过,我不信,老外这保密工作做得这么好,我们锦城这么多古玩家,以及我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朋友,都没有见到过。”

何青云如实道。

“的确,我在锦城博物馆工作了十余年,也是从来没有遇到过巴蜀一带,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古董。”

董碧华道。

“眉山这边也没有。”

“德阳这边也没见过。”

“泸州这边,几十年来,也没有见到过以前流失的那些古董。”

“广汉同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