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南城,残垣断壁。
将地皮卖给商贾们的第二天,陶大公子的榜文又上了墙:“为方便各位重建商铺,陶某已派五千人前往城北狼山砍树挖土烧砖。”
“有需要木材、沙土、砖石、水泥的,尽快来刺史府报名。”
“要报名的抓紧,陶某免费命人将所需原材料送往南城,本公子以人品担保,全部真材实料,绝不诓骗诸位。”
不光真材实料,而且送货上门,陶大公子又抛出了更加优厚的条件。
能在南城买起商铺的,绝对都是有钱人,他们一方面图方便,一方面想结好陶商,于是大笔的铜钱又飞进了刺史府的钱库。
为尽快完成南城恢复和陶大公子的赚钱大业,老程又找整天看着烧水泥的赵云要了五千人。
一万人紧锣密鼓的干了好几天,等木材和砂石全部运到南城,原本植被茂密的狼山已经秃了一半。
跟南城一起重建起来的,还有陶家的产业。
两千多人叮叮当当干了三五天后,毁于战火的陶家产业再度挂牌。
让陶商欣慰的,是战火虽烧了房子,他手下的伙计却没有损伤。
没过几天的功夫,别家还在修房子的时候,陶家的产业已经正常运转了。
陶商不是没想过派人有偿帮商贾们修房子,但已经花了不少钱的商贾们最终还是拒绝了陶大公子的“好意”。
陶商又一次失去了一个挣钱的好机会。
这天,心情还算不错的陶大公子正带着公孙离在刺史府中闲逛,整天在南城忙活的老程突然一溜烟从二人面前跑了过去。
过了好一会儿,老程才从茅房方向慢悠悠走了回来。
陶商见老程满脸通畅的样子,呵呵一笑:“拉肚子了?”
见公孙离在场,老程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天太冷,吃饭的时候饭都凉了,这都第三趟了,折腾死我了。”
“好汉经不住三泡稀,奶奶的,咱老程这都快站不住了。”
“老这么吃,非把肚子吃坏不可。”
老程一副骂骂咧咧的样子,抱怨道。
公孙离小脸泛红的功夫,精明的陶大公子又发现了新的商机:“走,去南城。”
刚从茅房钻出来的老程跟红着脸的公孙离相互看了一眼,谁也不知道陶大公子又抽的哪阵风?
陶氏小馆还建在原来的位置上,只是陶商又将规模扩大了不少,现在的陶氏小馆叫陶氏大酒店应该更合适一些。
还没进门,陶商就听见了不远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也看见几个家丁一样的男人正蹲在寒风中,往嘴里塞着冰凉的饭菜。
抖了抖身上雪花的陶商一笑,挣钱的机会又来了。
陶大公子到南城的第二天中午,陶氏小馆就推出了跟以往不一样的菜品。
这种被陶大公子命名为“快餐”的食物,装在保温效果非常好的砂锅里,为了保留食物的温度,陶大公子还十分贴心的在各种菜品上浇了一层滚烫的热油。
这玩意儿的原理,是陶商根据上辈子他颇为喜爱的过桥米线转化而来的,方便保温,重点是味道也很不错。
此外,陶商还推出了送餐服务,只要有人订餐,陶大公子马上命人快马将食物送到商贾们的施工地点。
为保证服务,他更是直接在城北大营调来十名骑术精湛的骑兵,充当三国时代的外卖小哥。
有了热油和砂锅的保护,食物的温度最大限度得到了保留。
只要商贾们舍得花钱,在寒风中干活的家丁们,也终于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了。
期初,一毛不拔的商贾们对此嗤之以鼻,家丁们不过是比他们还卑贱的下人,根本没必要花钱给他们买饭吃。
但随着家丁们身体越来来越差,工程进度越来越慢,商贾们终于又惦记起了陶商新推出的快餐。
很快不光是家丁,就连商贾们都喜欢上了陶大公子推出的、颇为独特的“外卖”。
到了最后,不止是南城,就连东城的地主们都知道陶氏小馆外卖的大名。
大雪纷飞的冬日,不用出门就能吃到美味可口的美餐,这让辛苦一年的地主很快就爱上了陶大公子和他推出的美食。
外卖小哥马蹄来往间,数不尽的铜钱又钻进了陶商的口袋。
就在刚发完抚恤金的陶大公子计划再来上一把抽奖时,赵云来了:“大公子,这个月的军饷该发了。”
陶商苦笑一声,得,刚计划的抽奖又泡汤了。
头疼的事还没结束,赵云接着对陶商说:“除了军饷,为应对随时可能来攻的曹操,我们还得接着招兵。”
曹操因为要攻打江东,一直才没继续对徐州动手的事,陶商和赵云都很清楚。
但曹操现在不来,不代表以后都不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