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p>
时间如水,转眼到了夜半时分。</p>
随着几声夜鸟的叫声,十多栋房屋内陆续有人影出来,然后很快汇聚到杨大虎的门前。</p>
杨大虎穿好衣服,手里拿着一把火铳出来。</p>
“大虎叔,都到齐了,走吧!”王云龙道。</p>
“等会儿不要闹出太大的动静,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要是再出点儿人命,家里人恐怕还会受牵连!”杨大虎道。</p>
“知道知道,陈志安就是个怂货,平日给他几分脸,今天若是不识好歹,给他打出屎来!”最喜欢将人打出屎来的二毛嚷嚷。</p>
一群人简单交流几句,然后就在暗淡的夜色中直奔两里外的杨公镇百户所而去。</p>
百户所是地方卫所屯兵的最小单位,以百户为一所,分左右两屯,分别由两位总旗率领,每位总旗下又有五位小旗,每小旗十户。</p>
按照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的想法,这种战时为兵,闲时种田的屯戍模式,军户自给自足,只需要划拨一块地,不用朝廷开支一石粮食钱就能养活数百万军队,简直堪称神鬼奇策。</p>
不过可惜,想法虽然好,但实际上漏洞特别大。</p>
因为这种固定军户几代传承之后,兵员质量就会良莠不齐,而且卫所从指挥使以下所有军官都是世袭的,这也彻底堵死了基层士兵晋升的通道,导致军户对打仗毫无兴趣和责任心。</p>
再加上卫所军官对下属军户的不断搜刮和压榨,使得大量军户破产,军田被各级军官霸占,军户沦为佃农甚至干脆逃籍,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各级军官从不上报逃籍人数,反而是利用这些缺户开始吃空饷。</p>
于是从洪武初年到嘉靖中期百余年下来,各地卫所几乎完全沦为摆设,军户基本都变成了农民不说,兵员不足一半,吃的狠的卫所连三成都不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