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陈世里这个新人加入,那么期间离职的人或是想转让股份的人便会在年前统计出具体的股数,新人有优先选择权,毕竟每年出售的股份也不多,新人吃不下了,就会由其他人按比例瓜分。</p>
机会是有了,但钱从哪里来呢,自己总不能到时候四处借钱吧,要是最终没能获得研究所的控股权,自己手里的股份打水漂的概率很大。</p>
想到爷爷陈悟道和师父柯岩手里应该还有一些富裕的资金,于是陈世里便联系了两位长辈。</p>
柯岩那边表示陈世里还是要慎重,蒋天放这个人柯岩还是知道的,之前在集团担任过好几个单位的大领导,说白了就是一个牵线搭桥,帮人把单位私有化的一个中间商。</p>
集团每年都会淘汰一些下属单位的掌控权,通过股份变卖或是收取租赁费等手段减少非主营业务的投入。</p>
一些每年辛辛苦苦赚几百万的单位,集团其实已经有些看不上了,这些企业要么就是污染比较严重的产业,要么就是一些高危产业,要么就是一些夕阳产业。</p>
集团如今偏向于科技创新和生物研究这类高精尖领域,虽然投资是巨大的,但回报也是相当可观的。</p>
就算是一些支柱性的产业,也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光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同时海外营收的资产也可以减少税务的缴纳。</p>
当然国内的这些下属单位也不是谁都能购买的,集团还是偏向于内部人员购买,毕竟这些单位的收入集团看不上了,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可都是一块肥肉。</p>
转让协议自然也比较苛刻,首先就是不能融资上市,也不能转让股权给国外的一些集团,主要还是避免到时候恶意竞争,当然最主要还是保证资产不流失,总不能便宜了那些外国人吧。</p>
像是刘浩仁,虽然和集团依旧有着关系往来,但自己也偷偷建立了小公司在抢这块蛋糕,赚多赚少都是国人自己在赚钱,所以集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追究什么。</p>
独立出来的那些单位,喝口集团的汤就撑得慌了,所以也没人会自讨苦吃彻底和集团闹翻。</p>
要是集团和自己没有了业务往来,客户那边的生意肯定就会由其他人来接手,没有了名正言顺的合作关系,又怎么能让别人把一些小业务交给自己的公司呢。</p>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这来来往往也是有规矩的,懂得规矩的人可以顺风顺水,不懂的人也只能成为这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一抹尘埃。</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