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晋周春秋> 第十四章 以人为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以人为镜(1 / 2)

晋周春秋 凉血青年 更新时间 4个月前

 “这师旷,可比叔向难搞多了!”</p>

与师旷会面之后的晋周,边这样感慨着,边思索自己是不是过于一厢情愿。</p>

叔向是个聪明人,即使现在晋国的情况没有发展到晋平公时期的地步,但他也能看出来众卿族对公室的欺凌。</p>

羊舌氏是公族远支,势力又不强,叔向必须要考虑家族的前途。盼来一个看上去前途无量的国君,自然会想要投靠,对国君的政治倾向,也会下意识地靠拢。</p>

但师旷可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他没有家族的束缚,没必要刻意靠拢国君!</p>

“幸亏我会抄,要不然还真被师旷问住了。怪不得历史上晋悼公快要死了才重用师旷,换个真的十四岁小孩,真的搞不定啊!”</p>

原来,师旷早就熟读过了《晋侯语》,见到国君之后,对《晋侯语》里鼓吹仁政、好学、修身之类的语句很是赞扬了一番,一时间君臣之间十分和谐。师旷还对劝学一文十分赞赏,说不只是工匠之道蕴含着学问,在音乐中也有治国的道理。</p>

“哦?”晋周顿时想起孔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典故,问道,“敢问子野,音乐中蕴含着什么样的道理呢?”</p>

“音乐是用来交流各地的风化的,以便将德行传播到广阔辽远的地方。宣扬德行来推广音乐,教化各地使音乐到达远方,使万物都受到音乐的感化,作诗来歌咏它,制礼来节制它。德行传播到四方,使劳作遵照时节,举动符合礼节,因此远方的人来归服,近处的人不迁居。”师旷说道。</p>

晋周说道:“太对了,我在成周时,听到天子的雅乐,觉得非常愉悦,嘴里的食物仿佛都没有味道了。”</p>

师旷却不为所动,表情有些不以为然,接着问道:“不知国君有没有听过郑国、卫国的音乐。”</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