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诸葛亮都没有想到,东吴这次偷袭,居然是在这么儿戏的情况下结束了。
不是,好歹是背盟偷袭啊,你东吴那边,是不是稍微严肃一点.说打就打,说撤就撤的,是不是有点太不把盟约当回事了?!
可如今,孙权撤兵回了柴桑,以江东水军之力,哪怕顺势进攻江东,也不见得能讨到好去。
长沙方面,孙盛和全琮退兵自守,再加上贺齐及时支援,石苞一看情况不对,也不敢在江南过于逗留毕竟石苞是在后勤缺失的情况下过江的,继续恋战逗留,真有可能一个人都回不去。
再加上陈到在武陵解围后,也因为兵力不足,也不敢太过于追赶撤退的东吴军队,选择了在武陵固守,因此传令石苞,让石苞和张任择机回转公安和江陵,坚守为上。
至于桂阳方面,潘濬倒不是不想占便宜,但可惜,吕岱不好惹,而且还联络了交州的士燮北上,潘濬真不敢发动反攻,别回头攻不下桂阳不说,自己的零陵郡再丢了。
就这样,哪怕关羽实在气不过孙权这个背信弃义的玩意儿,但三万水军去攻打东吴重兵守卫的柴桑,关羽还没有孤高到这个程度。
因此,关羽也不得不暂时退兵,收兵回襄阳。
不过嘛,关羽临走前,把邓艾和一万陆军步卒留在了江夏。
一万陆军步卒,是用来给文聘加强江夏防御的,毕竟从这次江东的偷袭看,江夏的兵力确实有些少了,这也就是文聘经验丰富,谋略出众,否则的话,这个江夏还真的不一定能守住。
至于邓艾关羽是留给文聘,拜托文聘教导邓艾水战技巧的。
在三江口对峙的这段时间内,邓艾始终没有改过来晕船的毛病,一上船就开始吐,一下船就好给关羽气的,就不相信掰不回来邓艾的这个破毛病。
自己掰不回来,就交给文聘继续掰。
顺带的,也是给文聘留下了一个可以参谋的将领,省的文聘下次再用空城计这种危险的计策,遇到事情,起码也能有个人跟着一起商量一下。
不得不说,如今的关羽,自从不能上马抡刀后,变得稳重了很多。
安排完这些事情后,关羽引水军回归了襄阳,而剩下的收尾工作,关羽就没打算管,这是诸葛亮的事儿。
可如今,诸葛亮是真的头疼这件事——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责问东吴呢?!
要是不闻不问,当没这回事儿,岂不是显得大汉怕了他东吴?!
再说了,如今的大汉上下,全都咽不下这口气啊。
特么江东小儿无耻背盟搞偷袭,这都已经第二次了,再这么纵容下去还得了?!
满朝文武,都主张不能对东吴太客气,甚至激进一点,都要求北军出征,联合荆州军,先攻取东吴,再东进跟曹魏一决高下。
可要是派人去责问,东吴那边直接摆烂,就是要毁盟,甚至跟曹魏结盟,这对大汉也没有好处啊。
因此吧,诸葛亮对这事儿,烦着呢,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是好。
然后吧,就跟历史上一样,邓芝站了出来。
如今的邓芝,在跟随着刘备历经两次北伐之后,在朝廷中的地位也不算低了,真没必要去冒这个险。
但邓芝还是站了出来,主动请求诸葛亮同意他出使东吴。
一方面,是去诘问东吴为何背盟,另一方面,邓芝也建议诸葛亮,尽量不要跟东吴翻脸。
这个应对策略,是非常符合诸葛亮的心意的。
虽然满朝文武都对东吴喊打喊杀的,但脑子清醒的几个人,都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
如今的大汉虽然已经缓过气来了,但依然不可能以一己之力应付魏吴两国,一旦逼得这俩结盟一起针对大汉,那大汉也很难扛得住。
这种事儿,得等到拿下中原后,再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