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武元年十一月,诸葛亮送别了前来成都出使的诸葛瑾和吕范,同时派出邓芝作为使者前往江东答礼。
诸葛瑾是顶着祝贺刘备继皇帝位的名义来出使的,那么不管私底下双方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也不管刘备是不是承认孙权的皇帝位,他都必须派出使者答礼。
至于这个使者答礼是去跟孙权达成协议,还是去臭骂孙权一顿,都可以,但使者必须要派。
这就是这年代的礼仪。
而邓芝,显然是知道了自己出使的真正目的,这次去江东,邓芝的目的不仅仅是去跟孙权达成协议,同时也要在不惹江东人怀疑的情况下,对刘巴的经济战做出前期铺垫。
这方面,其实最合适的人不是邓芝,应该是费祎.前几年费祎出使江东去推广纸张的时候,可是结交了不少的江东世家的,尤其是跟吴中张家的家主张温,两人可以说是莫逆之交。
但费祎的那次出使,虽然得到了江东世家乃至孙权的高度评价,也引起了孙权对费祎的提防,生怕费祎跟江东世家们勾连,所以这次如果再派费祎去出使,万一引来孙权的猜忌,反而不好。
所以诸葛亮派出了邓芝作为使者,同时也告诉邓芝,路过荆州的时候可以去拜访一下费祎,通过费祎引荐去沟通一下江东世家。
毕竟这种互市的事儿,最积极的人不会是孙权,反而是这些江东世家。
有这些江东世家们推动互市的话,孙权应该也不会反对,而只要互市的事情定下来,那么接下来的经济战前期铺垫,很容易就能展开了。
毕竟刘巴这个计策毒就毒在,没发动前,你真的会认为,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的。
为此,诸葛亮这段时间一直拉着邓芝在府内商议,交代邓芝注意事项,生怕露馅。
而邓芝这个人,不仅能上阵打仗,脑子也极其灵活,诸葛亮一说目的,他大概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就这样,在章武元年的十一月,刘备亲自送别了以诸葛瑾为首的使团,同时派出邓芝为使,前往江东答礼。
而这个时候,兵部尚书张溪,正在户部衙门内,跟刘巴一起对着一堆文件皱眉伤脑筋呢。
这是一件非常奇葩的事情,堂堂兵部尚书,不在兵部衙门呆着,却跑到户部衙门跟户部尚书一起批阅公文,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怪就怪张溪嘴贱,说了不该说的话。
本来张溪就是没事儿日常来户部催钱的,但来的次数多了,刘巴看张溪这么闲,非常的不满,索性就让张溪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事情要做,并且威胁张溪,这些事情不做完的话,兵部的钱一分没有。
本来刘巴也就是说说气话,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而已。
但张溪可能是真的闲出屁事儿来了,居然真的拿起刘巴案桌上的文件看了一会儿,然后半嘲笑的说,就这么点事儿,至于忙这么久?!
当时给刘巴气的.行,有本事你来!
有一说一,刘巴和张溪以往的关系,其实不算太好。
刘巴这人清高,当年连刘备都看不起,更比说张溪这种寒门出身的人了。
而张溪呢,因为历史上刘巴这人对可爱的三爷不敬,而张溪早期投靠刘备的时候,跟张飞的关系是最好的,所以也有点看不上这个刘巴,觉得这人不过是在装腔作势,沽名钓誉而已。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磨合,互相之间多少有些了解了,也对对方的能力有了认可。
刘巴认可张溪在领兵作战方面的才能,而张溪也看到了刘巴主持刘备集团经济工作的成果。
但也仅此而已。
刘巴依然把张溪算作粗鄙武夫的行列,而张溪也依然对刘巴有不太好的印象。
这一切,一直到前几天,刘巴提出了他的经济战计策,张溪和刘巴之间的关系,才算有了彻底的改善。
刘巴是专搞经济的,他的实际操作经验非常的丰富,但他大部分只知道该这么做,却不太说得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
而张溪虽然不是什么经济学专家,但上辈子好歹见过漂亮国是怎么做的,对这种经济战的认知,好歹比法正和庞统要强一些。
所以在制定经济战的过程中,刘巴的想法只要一提出来,最能引起共鸣的人就是张溪,而张溪还能时不时的帮助刘巴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让刘巴的思路更加清晰,对经济战的操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实话实说,这一点,连诸葛亮都做不到。
诸葛亮是全才,但你要让诸葛亮跟刘巴讲经济,那刘巴真的能压诸葛亮一头,更别说跟刘巴互相理解对方的想法,启发刘巴的思路了。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张溪和刘巴的关系慢慢的升温,彼此正式认可了对方的能力。
但这次,张溪没事儿来就来催钱,刘巴当时心里就有点不平衡了。
这货明明有那个能力,却偏偏这么闲着没事儿干不行,不能让自己在这边累死累活,这货却这么悠哉悠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