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我在新加坡摆摊那些年> 第130章菜市的老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0章菜市的老头(1 / 2)

 当时我正在大量收过爪牙,聊多了,自然会扯到物件上去。老阿三给了我一个电话,介绍我到菜市(不错,新加坡真有个叫菜市的地方,这里指的不是菜市场。)去找一个专门收藏印尼宝贝的老藏家,说不定能有我要的东西。在新加坡,番仔(马来人)懒,阿三坑是我对这两个族群的基本认识。这老阿三却从始至终都没有给我不舒服的感觉算是难得的了。我记录下电话号码后,和他们又闲聊了一会,才打算离开。老阿三叮嘱了我一句,你要记得,你千万别走偏,如果你走偏了,会很不好,保持正道。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呢,好像多年前长眉大爷也这么叮嘱过我。

对于神棍方面的事情,我一点也没有拖延症问题,都是说做就做的。当天我就找了个时间拨通电话,给那个菜市的藏家打过去了。我以蜈蚣珠为开场白,很快确定了,这是一位懂行的老爷子,约好时间后,第二天就单枪匹马杀了过去。

到了老头的家里,互相做了自我介绍。老头是早期下南洋的华侨后裔,已经和当地土著混血,不会说中文了,只能用英文沟通。新加坡称这类人男的叫巴巴,女的叫娘惹。形成了另一种很有特色的当地文化族群,他们反而精通马来语。马来语和印尼语是近乎95%以上一致的语种,所以这老头所接触到的物件,都是印尼玩意。

当我知道他的物件来历后,心中对于印尼宝物已经熄灭的火焰又被点燃起来了。老头也对我的神棍知识感到惊讶,说很少中国人会懂这些。愉快地沟通了一会后,老头拿出了一个都是小框格的盒子。里面都是些奇形怪状的,珠子,石子,晶体之类的玩意。显然,这是一位以mustika收藏为主的藏家。

mustika在印尼语里表达的意思是类似内丹的一种结晶宝物。可以是来自动植物的内丹,或者动植物精怪赐予的晶石,或者火化某些动植物后所得的无法烧化的结晶。前文说过,人死后有修为高僧的能烧出舍利子,有深重怨念的能烧出怨骨。而这次,我在这老头这里看到了一个来自bomoh(印尼巫师)的死后结晶。

这是一个长着钝刺的小球,黑白相间,看着像是一个小黑白色的小榴莲。老头说这是bomoh的法力结晶,对于修同样法的巫师有法力加成的作用。而普通人如果佩戴,结合老头送的咒语,能够起运,助权力,威慑力。感觉很有泰国佛牌的广告感觉。对于死人身上烧出来的东西,我都不大爱直接触碰,正端详着。老头又从另一个盒子里拿出了一个和这个小榴莲看起来材质一致的小人。很像一个浑身长满小刺的黑白相间的多拉a梦。这个小人大约3厘米高,没有五官,给我一种不大舒服的感觉。

老头说这是修为更强的bomoh烧出来的结晶。印尼人去世的话民间还是流行土葬,至于为啥这些修法者要焚尸就不得而知了。当我看到这个小人的时候,突然想到我们道家修的元神不也是传闻能够以小人的形象存在于修行者的泥丸宫内嘛。这些以天地规则为师父的古老修行者,虽然距离遥远,不知道所悟出的这些修行方式是不是某种程度上也类似呢。遗憾的是没有实际修行者给我解说,只能靠脑补。

我一边端详着,突然老头又拿出了一个大盒子。这时,我开始质疑他的东西的真实性了。因为,他居然拿出了一盒子的“龙珠”。打开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几颗桌球大小的“龙珠”我觉得有时,吹牛逼吹到一定程度的话,算是恰好,而如果吹过头了,就会有种拿观众当傻逼的感觉。他的龙珠呢,是几颗外表有一定规律纹路的水晶球或琉璃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