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库叔叔,所谓的帝国常胜不败只是因为特殊的村社制度让国家拥有了强大的汲取能力,可以利用这种近乎农奴制经济强行推行国防现代化。这使得帝国面临西方拿破仑冲击初期,在保持其原有社会结构不变前提下的国防现代化相当成功,但如今都是什么时代了,何况如今这个时代靠的是科技……这从来不是我们的优势。”</p>
作为帝国职业包税商出身,帕罗库雷德当然明白雷顿的意思。</p>
早在十八世纪末,帝国已感受到老欧洲拿破仑最早现代社会的军事冲击,因村社可以向国家提供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农业剩余,帝国建立了强大的军事体系和工业。</p>
依靠十八世纪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十九世纪初帝国成功协助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击退拿破仑,同时军事的成功使得帝国社会现代转型要等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即在老欧洲和联邦普遍建立全球化不可阻挡时才感到有进一步改革的必要。</p>
问题是帝国的大工业是靠出口粮食和石油换来的,可帝国的农业到一战前保留着短期农奴制,农业技术水平低下。据1911年统计全国只有铁犁420万把,铁耙不到50万个,几乎没有什么农业机械,全国任依靠大约1000万把木犁和2500万个木耙为主要的农具。</p>
同老欧洲的一战打响后,这种短板立刻显现。随着上千万农民被征发入伍,布列塔尼亚原本脆弱的小农经济立刻破产,先是土地大量抛荒、牲畜成批被屠宰。进而导致工业凋敝,物价飞涨,一法郎只相当于原币值十苏,失业大增。</p>
尤其到了一九一七年冬季,各方面情况更为严重,由于铁路全部停运,各城市补给中断百姓士兵挨饿受冻,革命烈火一点即燃。如果不是因为前线的沙皇俄国第一个爆发革命,帝国可能早就灭亡了。</p>
“哼,这就是那小子讲给你的理由吗?”事后老雷顿询问帕罗库。</p>
“是的,不过我觉得小顿说的还是蛮有道理的……”</p>
“没想到你也相信那小子的胡说八道,帕罗库你可不要忘了,最后还是帝国和沙俄贵族合作,把那些造反共和派全部驱逐,如果不是帝国兵败华沙,欧洲都是我们的。”</p>
“是的,但不仅因为这个,老板你还记得那次驱逐拉普拉塔人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