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第三百七十七章 站台宣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七章 站台宣传(1 / 2)

 工业产能也是比较分散,而不是集中在一起。这种思路,是以大规模全面战争有可能爆发作为前提,而做出的BS。</p>

当然了,世界大战、核战争一直没有爆发,改革开放以后,上级做出判断,认为未来几十年内爆发世界大战的概率也不大,所以,才决定逐步开发沿海地区。</p>

GGKF的做法当然是对的,但也有一些失误。比如,一些SX单位为了经济发展搬迁到山外,把过去投入了大量资金和资源的建立起来的工厂抛弃,造成了资源浪费。</p>

还有就是人力资源的浪费,由于大批ZQ返城,很多家庭成年子女无法安排工作。</p>

不少企业的熟练老技术工人,为了家中待业子女能顶替自己的职位,所以,提前办理了退休。</p>

换上了那些基本上没有本事没工作经验的年轻人上岗,进一步恶化了企业的效率。</p>

更浪费的是,这么一堆五十出头年富力强的技术工人,拥有一身的技术,而这些技术顶岗的年轻人即使再肯学,没十年二十年的磨练也不能掌握。</p>

而这些素质好的人才,无奈给素质更差的返城或待岗的年轻人让出岗位。</p>

企业效率最低的时期并不是GGKF前,恰恰相反,而是80年代~90年代,顶岗最厉害的时代,许多企业的效率降至最低点。因为,一大批什么都不会的年轻人,顶替了生产经验丰富技术水平扎实的老技术工人。</p>

有很多短视的企业,把这些老人当作负担。但是,钟健在刘家父子的建议下,在全国各地的企业礼聘这些老工人来厂工作。</p>

以至于,新显电子公司对于员工并不讲究“年轻化”,反而搞逆历史大势的“老年化”。</p>

顶岗本质上不过是年轻人解决不了自己的就业岗位,迫不得已只能眼巴巴的期盼上了年纪的父辈提前退休,让出岗位给自己。</p>

从大局来说,这是正确的,毕竟,年轻人无业的多了,社会就可能不稳。</p>

但从企业层面来看,这就未必正确的。不过企业也没有办法,毕竟谁家都有待业的孩子。</p>

但是对于刘家父子来说,现在的熟练老工人的工资,又不是太高,那么,凭本事招人,当然是优先招聘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而不是什么都不会,需要慢慢带慢慢学的年轻人。</p>

况且,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工人,他们还可以以老带新。</p>

像巢晶这种老技工,新显电子厂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有些是当时上级从各单位抽掉过来了,但更多是后来企业主动挖过来的墙角。</p>

这个年代刚毕业的大学生,国家统一分配工作,新显电子抢不到几个,但是,这些退休老工程师,总不会有人跟他们抢吧?</p>

1981年10月15日,香江。</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