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神皇纪元> 第一百七十二章 狼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章 狼烟(1 / 2)

神皇纪元 夜尽长安 更新时间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萧云鹤离开了楚彦的房间,径直到了议事厅,到了大地图前怔怔地发呆,站着一动不动。韩朝中、李吉甫和几名将军都愕然不解,不知道皇帝在看什么,又不敢出声打扰。

萧云鹤就这样站在那里,足足看了半个时辰一动也不动。直到一名小卒前来报信,说大将军李光进带三千步卒,押运粮草已到渭州。萧云鹤忙叫将人叫来。

不久以后,年约四十地李光进身披戎装,龙行虎步的进了议事厅。哗啦啦地一声拜倒:“末将李光进,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萧云鹤面带微笑的打量李光进,发现他与李光颜这两兄弟长得还真是很相像。只不过,素有万人敌之称的弟弟李光颜身裁要高大一些,年轻了十岁也显得年轻气盛一点。李光进则是异常的沉稳老练。

李光进站起身来,转身一步站在一旁拱手拜道:“陛下,末将奉旨到阵前听用,并随同带来三千左神策卫步卒与粮草五万石。另外,阁部宰相武元衡与陆贽,让末将捎来上表一封,请陛下过目。”

“嗯。”萧云鹤接过李光进手中的奏折,拆开了来看。原来,是回鹘大相已经到了国都,专程叩谢皇恩,如今正被安排在大鸿胪寺歇马。武、陆二人问皇帝,该如何安置此人。

萧云鹤微微一笑,心中暗道:看来武元衡和陆贽,也多少猜到了朕的用意。颉干迦斯这个人,是忠是奸暂且不说,他若呆在草原,对药罗葛?阿啜的汗位就是个巨大的微胁。防微杜渐,朕只好得罪他一人,而顾全大局了。暂且将他留在国都担任一散职,等回鹘金帐的事情忙完、阿啜的汗位稳固之后,朕再考虑送他回故乡吧!

这件小事倒是容易料理,萧云鹤也没过于在意。他对李光进说道:“李光进,你刚从国都过来,那里的情况如何?朕指的是,朝堂之上。”

李光进拱手拜了一拜,说道:“回陛下。现今太上皇监国,阁部宰相辅政,朝堂之上风平浪静,并没有什么异端。只是……末将初到国都时,却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安。”

萧云鹤眉头一皱:“有何不安?”

李光进也不拖泥带水,直言说道:“历来,帝都乃是国之根基,不容松懈。如今,国都却仅有一两万人马在戍卫。虽然现今九州归一大齐不会再生内乱……可是,国都兵马如此之少,总是令人担忧。不过,陛下一切都自有安排,也许是末将杞人忧天了。还请陛下恕罪。”

萧云鹤缓缓的点了点头:“旁观者清。你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朕发兵数万北伐,然后又亲率十万大军西征,国都的确空虚。如今,朕的征西大军却被挡在兰州,朕自己心中也时常忧虑。李光进,朕知道你办事稳妥深通韬略。如今你从远方而来,应该是旁观者清。你认为,朕现在应该怎么办?”

李光进微微的怔了一怔,说道:“陛下,末将想先看一下行军大地图。”

“这边。”萧云鹤让他到了大地图前,指着兰州说道,“看,这里便是兰州。赤松德赞派大将论莽热与论颊热,率领八万大军镇守。前几天朕设下调虎离山之计想一举拿下兰州,不料却被论莽热识破,败了一阵。如今,兰州就像是我西征大军路上的一颗绊脚石,委实令人恼火。”

李光进看着地图仿佛入了迷,都没有答话。半晌以后,他突然眉头一皱,骇然的看着皇帝,低声说道:“陛下……末将看了这副大地图,居然有一丝不祥的预感!”

萧云鹤微微一惊,追问道:“李光时,你想到了什么?”

“也许,末将真的是杞人忧天太过敏感了。不过……假如末将的担忧成为事实,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李光进说得很小声,四下看了一看,然后用眼神示意皇帝:请摒退左右。

萧云鹤会过意来,摆了摆手示意李吉甫、韩朝中和那些侍卫们都退了出去。

“说吧。”萧云鹤正色说道,“不必顾及朕的面子。胜负成败远比朕一人的颜面要重要得多。”

“谢陛下,那末将就直言不讳了。陛下请看这大地图。”李光进指着大地图上,井井有条的说道,“从陇右河西,一直到北庭、西域,吐蕃人以大非川为核心,形成了一条三叉戟的大战线。北庭与兰州,就是这枚三叉戟的两个锋芒。也正是这两个锋芒,吸引了我大齐几乎所有的兵力。”

萧云鹤也略有醒悟,追问道:“你说的是三叉戟,那么,还有一支锋芒在哪里?”

“这也正是末将之所以担忧的原因!”李光进神色肃然,说道,“历来,大非川就是吐蕃人的军事要地,是屯兵与指挥的核心所在。想必陛下也早已预料到,在兰州身后,还有一处大的屏障,那就是大非川。不管是北庭出事,还是兰州失守,吐蕃人都还有最后的依靠,那也正是大川非。也就是说,吐蕃人真正的核心、不会受到冲击的枢纽,是大非川!这,也是末将所说的三叉戟的支柱主干所在。试想,假如从这里再延伸出一条锋芒……”李光进地手指。从大非川开始,顺沿着吐谷楚彦境内的洮水、渭水左侧,越过岐山与陇山。然后一直指到了岐州身后的关内国都!

李光进惊声说道:“假如末将是赤松德赞,在兰州与北庭吸引了陛下全部兵力地前提下。再提一师隐秘而行,从这条我军无法顾及的僻道直***军身后,直取国都----那岂不是大事休矣?!”

萧云鹤身上一寒,心头也震荡起来。他睁大了眼睛看着李光进所指地那条行军线路,连连摇头:“不可能、太不可能了!按你所说。从大非川出发,绕走吐谷楚彦然后避开洮水、渭水直插岐山、陇山,行程近千里。道路崎岖、山峻险峻不说,我军在岐州、岐山一带都设有岗哨,也不是那么容易被蒙蔽的。”

“陛下莫非忘了,昔日西川之时,史敬奉深入吐蕃敌后,将吐蕃高原捣得天翻地覆的事情吗?”李光进正色说道,“末将认为。战场之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岐山与陇山,地势何其复杂。如果赤松德赞将这些地方的地理研究得透了,也不难找出一条秘道避过我军地眼线翻越过去。再说了。就算我军岗哨发现了他们。又当如何?赤松德赞如果要取国都,肯定不会只派史敬奉那样一丁点儿人马。少说也要二三万人。到时候。我军零星的几个哨兵,能耐他们何?而且。就算发现了报信过来,等陛下收到消息的时候,说不定吐蕃的铁骑已经杀入国都血洗里坊了!”

萧云鹤楚彦身一颤,骇然的瞪着大地图,不自觉的背脊就流下了冷汗

“假如你所说的是真的……”萧云鹤自言自语的道,“国都,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到时候,朕地大军首尾难相顾。假如挥师急救,又将面临论莽热的沉重压力。好一招釜底抽薪的毒计!如若让他得逞,国都就算不失陷,朕这几万大军和渭、岐、会、原等州也要落入他地巨大包围圈中。从此粮道断绝孤军自守,岂能长久?”

“是啊,陛下!”李光进急忙说道,“就算武元衡和马燧能守死得住,赤松德赞拿不下城郭坚厚的国都。到时候陛下地大军粮道被断,军心必将涣散、大军溃败只在朝夕之间!”

萧云鹤突然一下转过身来,瞪大了眼睛看着李光进,一字一顿地说道:“照此说来,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必须先作防范了?”

“陛下言之有理----必须先作防范!”李光进拱手一拜,说得十分肯定。

萧云鹤缓缓的踱着步子,联想之前和楚彦地对话,二人也有了一些不祥的预感。李光进从远方而来,是旁观者清。听他这么一说,自己的大军的确是有这样的后顾之忧。渭州的地形本来就突前。在大齐的疆域上,如同一支伸在最前的矛头,孤军深入。现在,西征大军尽数屯扎在渭州,身后的岐、泾等州十分空虚,国都更是几乎**。假如赤松德赞率一师袭我身后……后果当真不堪设想!

恰巧在这时,鄣县城外传来一阵鼓角马蹄声响。萧云鹤心中一凛,带着李光颜走到了城头上。

城外,论莽热亲率万余大军又来挑战了。吐蕃人趾高气扬大声叫骂,论莽热更是得意洋洋的指着城头骂道:“李漠!也怪我未尝见过你,那一日疏忽大意居然被你从庆林逃脱。你若是有种,今天再出城来,让本帅将你生擒过马,碎尸万段!”

段佐、李光颜和薛平等将也到了城头。听到这些叫骂都有些火大起来。

李光进都来不及和自己的弟弟打招呼,细细的看了一眼吐蕃人的军阵,对萧云鹤说道:“陛下,那个人就是论莽热吗?”

“就是他。”萧云鹤平静的说道,“连日来,都是他弟弟论颊热来骂阵挑战,今日却是换了他。”

李光进缓缓点头的说道:“末将看得出来,论莽热的确是一员良将。他手下的兵马,很有秩序和纪律,和一般的蛮族兵马大不相同,看得出是经过十分严格的训练的。不过,末将相信这些人相对于陛下地亲率飞龙骑。还是有所差距的。”

“这些不重要。”萧云鹤说道,“听了你的那番话,朕也想起了一些以前忽略了地事情。本来。朕是提师而来征讨,旨在收复河陇。论莽热理当据城而守以保不失才对。他却反其道而行。以攻代守日日前来挑战。细想起来,朕也感觉他是有意拖住朕的兵马,分散朕地注意力。”

李光进点头认可,说道:“是真是假是虚是实,一试便知!陛下。请准许末将兄弟二人率一支兵马出城迎敌。论莽热如若死战不退,当是真正挑战;如若诈退,则是有意拖延造势。”

萧云鹤寻思片刻,点头道:“也好----李光进、李光颜,朕命你二人各率五千骑兵,从东、西二门掩杀而出。朕在北门亲自坐镇指挥,弓箭掩护你们。”

“得令!”李氏兄弟二人上前领过军令,大步而走。很快,鄣县城中兵马涌动。东西大门洞开,各有有一彪飞骑奔腾而出。萧云鹤在城头之上也下了令,让箭楼、悬门和城头拉起了长弩。一阵乱射。

长弩虽然密度不够,但射程极佳。杀伤力也比较大。论莽热带着人马虽然离得较远。但萧云鹤让军士们将长弩拉得对空发射,凌空落下去也是能杀死人的。

第一批长弩射将下来。论莽热只得带着人后退了一段。这时,左、右两翼各出现一支骑兵掩杀包抄而来。论莽热倒也不惊不忙,分批指挥两翼兵马上前接住交战。

李光进和李光颜兄弟二人,长年在一起领兵征战,相互之间很有默契。二人的骑兵配合紧密,从两翼抄弧线掩杀,目的就在于冲乱吐蕃人的阵角。论莽热也十分地聪明,仿佛看穿了二人的想法。他带着人马且战且退,兵马走楚彦圆之形退守,刚好化解兄弟二人的弧线冲阵,同进还能将战场拖得离鄣县远一点。

萧云鹤在城头看得清楚,李光进、李光颜兄弟二人,固然是能征惯战之将,指挥兵马分工合作十分的到位。可是论莽热以一敌二丝毫不乱,而且战局正在他的引诱之下朝远离鄣县的方向而去。

萧云鹤心中完全明白了。正如李光进所说,论莽热的确没有拼死一战的意思。早些日子那一场战役的时候,论莽热也就是这样地一个态度。

所有的细节一连贯起来,萧云鹤心中豁然一亮,同时额头流下了一滴冷汗:吐蕃人,果然有阴谋!

“鸣金,收兵!”萧云鹤下令道,“薛平,你率飞龙骑上去接应,谨防有诈,不可追击!”

“得令!”小将薛平大步而走。鄣县北门大开,飞龙骑呼啸而出。鄣县城头上的金钟也敲响,咚咚咚地声音急促而又洪亮,震得萧云鹤心头一阵颤悠。

没多久,三支兵马依次而回。论莽热也没有多作纠缠,带着他的人马撤了回去。李光进刚刚进城,萧云鹤就将他唤进了议事厅,同时将李光颜等将也一并叫了来。

“情况如何?”萧云鹤问李光进。

李光进征战了一回,身上有些血迹,但仍然从容不迫地说道:“陛下。末将地感觉十分明显,论莽热的确是无心恋战,其目地只是滋扰。”

李光颜也说道:“末将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不过,论莽热是不是有意将我军勾引出来,他好设伏伏击?”

“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我军再往前冲杀,就到庆林。那里正好伏兵。”李光进说道,“不过,论莽热绝非泛泛之辈。据陛下所言,他对陛下的用兵习惯异常的熟悉。想必,他也知道陛下不会中他那种圈套。所以,末将以为,他就是且战且退来做滋扰的。要设圈套伏击,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他自己也是知道的。于是应该不会那样做。”

“大哥,你的意思是……”李光颜疑惑的看着他兄长。

李光进摆了摆手,说道:“陛下自有定夺,不必多言。如有不明白的地方,稍后自然知晓。”

萧云鹤长长的吸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走到了大地图前。他沉寂了半晌,突然转过身来大声说道:“李光颜、薛平听令!”

“末将在!”二将大声应喝,一闪身站了出来拱手而拜。

“朕命你二人,各率一万骑兵即刻出发。李光颜,你沿着渭、洮水二流域与吐谷楚彦的边境往南,一路检视我军岗哨,翻越岐、陇二山直向国都而行。但凡遇到吐蕃人,务必死战拖延,然后向朕和国都送信;薛平,朕命你率领飞龙骑即刻出发,走大路官路经过岐、径二州,日夜奔袭不得停歇,直到国都。无论情况如何,你们二人都必须要到达国都。明白了吗?”

“明白!”二将心头大惊:莫非后门起火?!

“事不宜迟,你们即刻出发!”萧云鹤将兵符交给他们,说道,“想必事情你们也猜到一二,但朕没有时间给你们解释了。吐蕃人可能袭我身后,如若发现他们的奇兵,务必奋力击之,不可让他们荼毒国都!”

“得令!”二将凛凛然接过兵符,大步飞去而出。

“李光进!”

李光进大步一踏凛然道:“末将在!”

“朕命你率二万步骑,现在就出发北上滋扰兰州,向论莽热挑战。切记,此人枭勇异常,不可硬拼硬斗。”萧云鹤说道,“他若出战,你则退守。鄣县城头,依旧插上朕的龙旗,城防不可撤下一人。朕派段佐当你的副手辅助于你。李光进,你明白你的责任所在了吗?”

李光进点头,凛凛然的道:“末将明白,陛下大可放心。论莽热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也休想从末将身前迈过半步!”

“如此甚好。渭州就交给你了。”萧云鹤长吁了一口气,说道,“朕,要马上亲率大军赶回岐州坐镇,确保国都与粮道万无一失!”

半空重云密布,霪雨霏霏。关内在春天里下起雨,也能让人感觉到冬天的寒冷。

渭水南岸边缘,建起了三五个军帐。其中一顶大帐逢里,十几个士兵围在一个火堆边煮茶喝。

“石头那小子呢?”一个校尉模样的人问道。

“头儿,石头今天吃坏了肚子,跑河边蹲着去了。”

“这小子,多半又去附近的山上逮野兔了。”校尉头儿骂咧了两句,旁边的小卒嘻哈的笑了一阵。

正在这时,众人隐约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还有些急骤。

“怎么回事?跟我出去看看!”校尉一握刀柄大步走出。众小卒也纷纷提起长枪跟着跑了出来。

北方不远处,一队骑兵正快速奔来。校尉搭起手沿眯着眼睛看了一阵,松了一口气:“自己人。齐军的军服。”

那队齐军跑得近了,马速都减了下来。校尉带着人朝他们走近,套近乎的打招呼:“兄弟是哪一路人马?报上番号行伍,我们也好登记了放行,不耽误你们的行程了。”

骑在马上的骑士却沉默不语,提着马缓缓的靠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