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神皇纪元> 第三百四十五章 后宫之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五章 后宫之事(1 / 2)

神皇纪元 夜尽长安 更新时间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毕竟终南山那边殇帝宝库里的东西,现在并不太方便去取用……

从吴府出来后,萧云鹤的心情变得好了许多。且不说平白得了五百飞龙骑,就是眼下最棘手的粮税案。也大致有了解决的办法。虽然吴仲孺没有提供太有利的线索,但至少给萧云鹤提了个醒,没必要多作深究了。只要能缓解一下眼下地粮荒,那些囤积居奇的奸人们得了好处利润,目的也应该就达到了。不会再闹出别的什么事情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关内粮荒,那就只能指望着朝廷收复汴州,重开大运河航漕之路。这件事情。老头早有主张了,发了圣圣到汴州诸邻的州县,让那里地节度使们去带兵征讨。到时候如果无法收拾,萧云鹤说不定倒是又可以得个带兵出征的机会。

虽然忙碌了一点,毕竟有了进取的目标,日子也过得充实了起来……

回到汉王府,萧云鹤马不停蹄的又带着那十几个近卫出发了,直奔皇城。御史大夫徐万松、中书舍人张庭、兵部尚书陶诚、将作监大匠王作荣等人。都是陆升亲密党羽,既然皇帝都发了话饶他们不得,眼下还不赶紧去除了他们么?刚好杜黄裳和李景略来投靠了汉王府,留出了空缺,也好让他们顶上去。眼下这样的大好机会。不安插几个人进驻朝堂要职,岂不是太可惜了!

萧云鹤一行人。虽然只有十余铁骑,却是给皇城里带来一阵惶恐不安。朝堂百官都知道,眼下汉王正在奉命彻查陆升一党,眼前这般全副武装地情景,肯定就是要到哪里去拿人。朝堂之上与陆升有瓜葛的人多了去了,一时间人人自危,整个皇城的各个属、衙、台、府里,都弥漫了一股紧张气息。

萧云鹤带着这一队铁甲,直奔御史台。御史大夫徐万松正焦惶不安地在御史台处理公务,听闻汉王传唤,顿时吓得脸都白了。手一发抖,毛笔就掉落了下来,喃喃的自语道:“完、完了!”

十余名铁甲,全没有把御史台的那百余名小吏、属兵、狱吏们放在眼里,横冲直撞的直奔御史台内间,将徐万松给拎了出来。

萧云鹤看着浑身发抖的徐万松,沉声喝道:“徐万松,你身为御史大夫执掌刑罚监控朝堂百官、掌理民间刑讼,却不懂得洁身自好,与陆升狼狈为奸犯下大恶不赦之罪!本王奉旨对你进行查办。来人,摘除徐万松顶上乌纱褪去官袍,将其拿下!”

“是!”宋良臣和唐汉臣这两个最威猛的汉子冲上前去,将徐万松的衣服帽子唏里哗啦的就扯了下来,然后一根麻绳绑了个结实。徐万松倒也知道在劫难逃,只得连连叹着气,面如死灰,也不敢强狡。

“徐万松,这御史台地监狱你也进去了不止一次了,却从来没有想过,今天自己也会被关进去吧?”萧云鹤冷语说道,“将人犯徐万松投入御史台监牢,等候审问。”

御史台的一干人等,此时已经全部吓得噤若寒蝉,哪里有人敢站出来吱上一声。汉王用雷霆手段,将这个权比宰相、位比三公的三品御史大夫拿下,显然将他们吓坏了。

御史大夫被查办的消息,瞬间风传了整个皇城,顿时一片哗然。许多跟陆升交从甚密的大小官吏,恨不能挖个地洞钻进去,以求脱身。

其实萧云鹤地思路清晰得很,暂时只要抓几个为首的大奸大恶,达到以儆效尤地目的就可以了。其他那些人,还不对自己俯首帖耳惟命是从吗?

离开御史台,萧云鹤带着人风风火火的又到了中书省和兵部、将作监,将中书舍人张庭、兵部尚书陶诚、将作监大匠王作荣这几个官居显赫,又与陆升关系最为密切的官员都给捉了起来,全部投进了御史台监狱里。

到了这时候,汉王在皇城里,几乎已经成了阎王的化身。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暗底里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生怕什么时候,汉王的那一根夺命索,就会要套到了自己的头上。

萧云鹤才没功夫理会那一堆杞人忧天的虾兵蟹将了,自己跑进了大明宫,找皇帝去了。

老头正准备离开御书房回后宫歇息,恰好被萧云鹤在含元殿门前撞到。

“云鹤这时候进宫来见朕,有重要的事情吗?”老头看萧云鹤一副忙碌急匆匆的样子,问道。“回禀陛下,臣已经奉旨将御史大夫等人拿下,投进了监牢里。”萧云鹤说道,“但是御史大夫、兵部尚书等等这些重要的职务,不可一日无人。臣斗胆,想向陛下举荐几个人材,将眼前的这些重担挑起来。眼下不仅要查陆升党羽,更要追查粮税案,御史台正缺人手呀!”

“哦,你且说来听听?”老头倒也知道,这件事情的确重要。心里也在寻思道:这个萧云鹤,好快的手脚啊……

浑身解数了,对老头游说道:“御史大夫位比三公权当宰相,一时间也难得觅到合适的人选来接任。不过,臣建议,是不是可以让德高望重的颜老太师担任检校御史大夫,暂时处理一下御史台的事务。颜老太师是当朝泰斗,想必由他暂任御史大夫,一来能服众;二来他也有足够的能力,能胜任此职。”

“颜老太师,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也只有他,能暂时摄领御史大夫了。”老头也表示认可,说道,“这样吧,朕即刻下旨,聘颜老太师为检校御史大夫,坐镇御史台主持大事。事到如今,正当国家有难之时,也只好委屈一下老太师弃闲出仕,再度出山呕心沥血了。”

“谢陛下!”萧云鹤心中欢喜,拱手说道,“另外,臣还要举荐两个人。一个是前任监察御史李景略,曾因李怀光之故,弃了官职的……此人品行端正为人正派,可以重操旧业回御史台,在颜老太师身为辅佐;另一人是前朔方节度从事杜黄裳,可暂入兵部理事。”

“哦?也好……”对于这个提议,老头也没什么别的可说的了,这摆明了就是萧云鹤在找他讨要一点好处罢了。于是说道:“李景略,此人朕也曾听说过。就让他重回御史台,并晋升一阶,任御史中丞,从旁辅助颜老太师。毕竟李怀光现在也是大功臣了,他的旧僚回归,朕也不能亏待。至于杜黄裳嘛,就让他在你这个尚书令所辖的兵部。做个从四品侍郎吧!”

“多谢陛下!”萧云鹤心中暗笑:老头,现在你倒是变得大方一些了。

萧云鹤是这样想的,虽然御史中丞是个不太入眼的四品小官,但眼下职责却是重大了。颜老太师检校御史大夫,李景略任御史中丞……什么时候颜老太师退下了,就大有希望将李景略扶正么!至于杜黄裳担任的兵部侍郎是可有可无的一个闲官,但毕竟也是一跃进了三省六部。品衔提起来了。日后再想给他升迁,就容易多了!至于府里的其他人,如高固等人,基本都偏向于武官;眼下自己手中没有确切地兵权,一时也不太好安排他们。就暂且让他们在汉王府里屈就好了。

对于萧云鹤的这些个请求,老头倒也还觉得,不是太过分。御史台的确差人手么,颜诗章也很合适;另外他也只安插两个无足轻重的四品官员进来,也并不唐突。毕竟与汉王关系密切两个宰相和中书令。明天就要带兵离开国都了。相比较之下,补偿他两个四品衔算什么。

所以,老头也没有想什么。还十分热情的邀请萧云鹤一起用过晚膳再走。萧云鹤推说事务繁忙,便脱身离了皇宫,径直回了府里。

今天这一天算是结束了。忙完了这些事情,萧云鹤当真感觉挺忙碌挺累的。回到家里,才长长的吁了一口气,算是放松了下来。

新来地杜黄裳等人,已经妥当的安置下来了,正在与汉王府的一些旧人们攀交情打招呼。高固和宋良臣。这两个最早跟随萧云鹤的人,眼下就成了汉王僚属中最受同僚尊敬的前辈,时常都有人请他们喝酒吃饭。萧云鹤也乐得让他们那些人自己去融合相处,毕竟是志同道合地人才聚到了一起,相信他们应该能相处得下来的。

晚餐时间到了。高固等人拉上了新来的郭钢和杜黄裳等,一起出了汉王府。到西市大酒楼里为他们接风洗尘了。连日劳累忙碌的萧云鹤,也难得落个清静,留在了府里歇息。

晚餐后,萧云鹤回到书房里拿出了书卷,准备将那些拳法武谱的最后一点滕写完。府里马上就要添上五百飞龙骑了,现如今又多添了几员将军,是时候让他们习练一下个人武艺了。眼下汉王府里规模不是太大,也不好明目张胆地进行什么军事战阵训练。不过,让将士们私下练习武艺,还是可以的。后院那里,除了凉亭楼台一角,还有那么大一片空地,之前大概是用作马球场的,至今荒废。倒是可以收拾一下,建起一些居舍安置那些飞龙骑,也可以用作他们平日地练武校场。

萧云鹤一边寻思,一边书写着东西。手边的桌案上,轻巧巧的就出现了一盏热汤,泛着一绺热气和清香。萧云鹤偏头看了一看,苏菲儿正低眉顺目的站在一旁,准备矮身退出去。

“菲儿,吃过晚餐了么?”萧云鹤微笑的看着这个安静的小姑娘,说道,“你自己去歇着吧,我这里不用伺候了。”

苏菲儿轻轻的点了点头:“婢子吃过了,谢谢大人关心。婢子见大人这些日子忙碌不堪,唯恐大人累伤了身子,于是炖了一些参汤,让大人来补补身子。”

萧云鹤拿起汤盏揭开盖子闻了一闻,出声赞道:“好香啊!是你炖的么?”

“是呀,是我亲手炖地老母鸡熬参汤,熬了两三个时辰呢!”苏菲儿听到萧云鹤夸赞,颇有几分高兴的轻声说道,“大人快趁热喝了吧,天气冷,容易凉。这汤还是在华原的时候,武小姐教我炖的呢。她对我说,男人看似强壮,但也要注意进补,不然就会很容易老的。这种汤,就最适合大人这样地人喝了。”

“行,那我喝。”萧云鹤笑了一笑,尝了一口汤,还当真是鲜嫩无比。索性一口气喝了个干净。苏菲儿在一旁看得高兴,大大的眼睛里一阵流光溢彩。

“好喝。”萧云鹤喝完,由衷地赞叹。

“那婢子以后常常炖给大人喝好吗?”苏菲儿既开心,又有些羞怯的说道,“婢子听说,大人就要娶亲了,正好补补身子……生个胖胖的世子么!”

“呵呵,菲儿。你从哪里听来这些消息的?”萧云鹤也不由得笑了起来,说道,“我身强力壮的,就不用天天喝了。到时候……如果有需要的话,倒是可以炖给未来地汉王妃去喝。”

“嗯,婢子知道了。大人忙着,婢子就不打扰了。”苏菲儿轻手轻脚的上前来。收去了汤盏,静悄悄的退了出去。萧云鹤却从她的神色间,看出了一丝的落寞,不由得有些暗自好笑道:但凡女人,总是有些喜欢争风吃醋的。苏菲儿听闻我要纳妃了。大概也会有些失落吧?像她那种门庭出身的女子,跟我相比身份差距十万八千里,顶多也只能当个比丫鬟稍强点地侍妾,却连吃醋的权力也没有……

咦,对了……萧云鹤幡然醒神:这两天。小女王对我很是有些冷淡,会不会也是因为知道了我要娶亲呢?

想到这里,萧云鹤暗自笑了一笑。继续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去了。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眼下正是办正事、办大事的时候,实在没有太多的闲暇去想这些事情。吴家大小姐,要不是因为许多政治利益上地需要,现在这时候萧云鹤也是没功夫去搭理的。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萧云鹤终于将这最后一点东西滕写完毕,忍不住扯了个大哈欠,伸起懒腰来。整理了一下纸稿。只要明天交给高固等人就可以了。

走出书房的时候,萧云鹤恰好看到王府门口,走进来了两个人。一高一矮十分明显,显然其中一个还是孩子。萧云鹤出声唤道:“汪振南,是你么?”

“啊。是大人!”黑暗中,那人惊声应了一声。急忙就牵着那个小孩子走了过来。不用说,带来的那个孩子,肯定就是房慈了!

二人走到萧云鹤身前,房慈那孩子早早就跪到了萧云鹤身前,连连磕头道:“拜见汉王大人,千岁、千岁、千千岁!”

“呵呵,行了。小小年纪,倒是懂礼数得紧。”萧云鹤善意的笑道,“小仨儿,你母亲地后事都办好了吗?”

一旁的汪振南代为答道:“回大人话,卑职按大人吩咐的,一直帮房慈料理完了家中地一切事务,才带他回来。房母的遗体已经火化,她的骨灰与房慈双亲的灵位一起,都让房慈一起带到了身边,好让她时时供奉孝敬。”

“嗯,挺好。”萧云鹤拍了拍房慈瘦弱的肩头,说道,“小仨儿,从今以后,你就在这汉王府里好好的住下来,就当是自己家里一样,知道么?我会请老师来教你读书识字,或者是练习武艺。你自己更喜欢哪一样?”

“我……我喜欢习武!”房慈没见到什么大世面,这时候有些惊骇的喃喃说道,“我父亲是军人,他死在战场上了。我要继承父亲的遗志,也要上战场、杀敌人,当将军!”

“哦?真是懂事地孩子!”萧云鹤有些惊讶的说道,“小小年纪,志向却是远大得紧。我告诉你,要想当一名好将军,也必须要先读书识字,知道么?光会打打杀杀,是成不了大气候的。以后,你每天都要读书识字,王府里也有许多的将军,会教你武艺,你可就要珍惜机会,好好学喽!”

“嗯,我一定认真的学、努力地学!”房慈仰头看了看墨黑的天空,有些忧伤地说道,“因为娘……还在天上看着我呢!”

萧云鹤点了点头,说道:“汪振南,把小仨儿带到东厢院去,给他安排好住处。等会儿我会让俱文珍差个人过去,先陪他适合一段时间。毕竟还是孩子,你们都多照顾着点。”

“是,大人。”汪振南拱手一抱拳,正准备带房慈走,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又转身回来说道:“大人,卑职还有一件事情差点忘记。卑职从华原离开的时候,看到华原县衙似乎发生了一些事情。许多的人围在那里,堵得水泄不通。听附近的百姓们说起,似乎是华原县令武大人,因为什么事情,要被上官抓起来了。许多华原的百姓,都围堵官差跪地请愿,为武县令求情呢!”

“什么,有这等事情?!”萧云鹤惊怒的问道,“是什么人敢抓武元衡?他的上官,莫非是那个不知死的雍州刺史刘德海?”

“这个……卑职就不太清楚了。”汪振南茫然的摇头,“不过,武县令好似的确是被押到了雍州。”

“行了,你去吧。”萧云鹤摆了一下手,眉头就锁了起来,心中恨恨的想道:真是可恨!华原一带,谁不知道武元衡与我关系密切,他本身也是一方好官。居然还有人为难他,这不是公然向我挑衅么?!

是可忍,孰不可忍!

再说了,万一武元衡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可就是个大大的损失,悔之晚矣!“来人!”萧云鹤高声一唤,马上有两名甲士跑到他身前,拱手一拜高声应道:“在!”

“你们两个,带几个家仆去一趟西市,尽快将高固等人给我找回来。就说,本王急事传召!”

“是!”

萧云鹤鼻子里闷哼了两声,暗自想道:雍州刺史刘德海,最好不是你在为难武元衡。之前放过你,更多的是为了保护武元衡,不想为他多竖敌人。眼下我正在彻查陆升一党,随便也能将你连根拔起,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不久以后,高固等人急忙从西市上回来了。宋良臣还有些醉薰薰的,不知云里雾里的被人搀扶着。

萧云鹤看了这些人一眼,大喝一声:“人披甲、马上鞍,连夜赶路去华原!杜黄裳、李景略、郭钢与宋良臣,留下来看守王府。其他人,全部随本王出发!”

“是!”高固等人知道有事发生了,凛凛然的齐声大喝应了一声,威势不凡。沉醉中的宋良臣也被吓醒了,一脸茫然的看着众人都去忙碌了,却没有他的事情。

深夜之中,倍受瞩目的汉王府里,一彪雄壮的铁骑飞奔而出,直奔国都城门而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