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神皇纪元> 第三百三十章 背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章 背叛(1 / 2)

神皇纪元 夜尽长安 更新时间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伯苍平身。”萧云鹤笑呵呵的说道,“你的日子。倒是比朕过得惬意多了。白天忙于公务,晚上还当上了教书先生。”

武元衡微微笑了一笑,说道:“这些孩子,都是孤儿。现在正被微臣*在家中。”

“哦?”萧云鹤有些惊讶,说道,“这不仅仅是你的学生,还是*来的孤儿?”

“正是。”武元衡说道,“微臣*他们。已经有两三个月了。”

萧云鹤点了点头,感叹道:“朕现在明白,你的房舍为什么如此简陋了。朕赏赐给你的那些钱财,你都拿来赈济穷人、*孤儿了吧?”

武元衡微微地笑了一笑,并不作答。拱手说道:“陛下快请入内安坐。微臣马上让家人准备酒菜伺候。”

“酒就不用了,今天喝了太多。来一壶茶吧。”萧云鹤轻松的走进了武元衡的正堂里间坐了下来。随意的说道,“京城这地方,这会有这么多的孤儿吗?”

武元衡迟疑了一下,说道:“当初朱雀门叛乱时……有许多人家地孩子,成了孤儿。他们的父亲因为被那些达官贵戚们趋使参预了*,后来被诛杀。这些孩子们还没有达到浪放的年龄(十五岁),于是就滞留在国都成了流浪的孤儿。”

萧云鹤愕然的怔了一怔,说道:“原来……是朕造就了这些孤儿?”

武元衡惶然一惊,慌忙跪倒:“陛下,微臣绝没有二心……微臣见他们很可怜,担心他们流浪在市井变坏,于是就*在了家中。哪怕只有一碗冷饭,也比在外面乞讨地强。”

萧云鹤托了一下让他站起来,轻叹了一声说道:“就算你这个二心,朕又会怪你吗?朕杀了他们的父亲,你*这些孩子,无非就是为了让他们消除对朕的仇恨。你这是在帮我抵消罪孽呀!现在,朕也更加明白了。许多地事情,不是光凭杀戮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原本以为,朱雀门的血可以吓退天下所有的人。没有想到,马上就又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了。而且这一次,居然就是朕最亲近的人,要站出来反对朕。”

武元衡眉头一皱,轻声说道:“陛下,发生了什么大事?”

萧云鹤摇了摇头,苦笑道:“如果朕告诉你,李怀光联合几位王爷和郡王谋反,要弑杀朕,你会相信吗?”

“这!……”武元衡惶然一惊,明显的不可置信。谁不知道,四大元帅与皇帝的关系,那就跟亲人一样地亲密无间。尤其是李怀光,当初皇帝将他从谋叛的路上劝回来,一起征朱、收国都,在西线的时候,也曾一起并肩抵御赤松德赞。皇帝甚至还亲口为李怀光吸吮过箭毒。天下人几乎都知道,生性狂傲的李怀光,谁也不服,只听皇帝一个人的。

没有想到,时至今日,就发生了这样地事情。

萧云鹤轻叹了一声,喝下半杯茶水,说道:“这是真的。朕已经将李怀光拿下,拘押在了武德殿中。”

“武德殿,不是御史台?”武元衡疑惑道。

“是地,武德殿御书房旁边的静室中。”萧云鹤说道,“朕,还没想明白究竟该怎么处置他。不过,朕是绝对不想杀他的。刚刚来你家之前,朕和他痛饮了一场,李怀光也跟朕说了许多心里的话。朕心情烦闷不堪,于是就出来走走,顺道就逛到你家里了。”

“原来是这样……”武元衡表情肃然,明显已经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他说道:“陛下,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情?微臣都还没有收到消息,看来事态并没有扩大。”

“是不多。”萧云鹤说道,“李怀光和徐庭光这两个主谋,已经被朕拘押了。报信的张和路嗣恭父子知道,另外还有李怀光的一个亲信侍卫,也被朕拿下了。李晟也知道,但此刻他正在收编李怀光的军队。另外知道这件事的两个人,现在就都在这里了。”

武元衡严肃的说道:“照此说来,陛下应该已经掌握了所有党羽的详细情况了?”

“的确是掌握了。”萧云鹤有些郁闷的说道,“可是,朕这一次,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们。伯苍,你既是当朝三品,更是朕的知己。你给朕说说,这一次,朕该怎么办?”

武元衡不禁有了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这一次的事件虽然没有爆发,可是连皇帝都感觉棘手了,看来定然牵涉及广。虽然他还不知道有哪些人参预了这一事件,可是从皇帝的支言片语中了解到,除了李怀光和朔方军,还有皇族的王爷和郡王。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人,可都是能让大齐天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物啊!

事态严重,武元衡沉默了良久,并没有开口说话。萧云鹤倒也不着急,静静的等着武元衡思考。他心里也明白,这样敏感的大事,就算是他武元衡、皇帝最亲近的人,也不好随便发表意见。毕竟现在不同于在西川了。他们的任何一个决定,将给整个大齐江山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时间一分一秒的滑过,房间里很安静。隔壁房间里,孩子们睡前在轻轻的诵读着书文,清晰可闻。

武元衡的额头上,也有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萧云鹤看到他那副为难而困窘的样子,说道:“伯苍,今日这里,只有兄弟和朋友,没有君臣。不管你说什么,我都只当是听了一顿兄弟的劝言,而不是臣子的进谏。你放心大胆的说吧,我保证不会有任何的怪罪和记恨。”

武元衡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可曾记得……老太师李泌临走时,留给陛下的八字劝谏?”

萧云鹤微微一怔,回想起来说道:“当然记得。李泌临走时说,要朕察纳雅言,与人为善。”

武元衡说道:“陛下。李泌虽然托身于道士,可是一直以来,却是侍奉的儒家经典。这与人为善四个字,可以当作是陛下今后治国的方略。微臣不才,理解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以人为本,善待他人。记得当年太宗皇帝治国时,听取了魏征借《孟子》的一条劝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舟也;民,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只有真心诚意的以民为本,为他人着想,才能真正的赢得百姓和仕人的尊重的爱戴。帝业。才能稳固发展。”

“说得很好。以人为本,就是贞观之治最重要的一项国策。”萧云鹤感叹道,“这些年头以来,朕戎马倥偬似乎是习惯了杀戮。现在也是时候放下屠刀,以仁治国了。逆取而顺治,本来就不容易。朕如果再一味的杀下去,这大齐地江山。迟早要败在朕的手里。”

“陛下英明……”武元衡俯手长身而拜,身体都匍到了地上。

“你免礼吧。朕,明白了。”萧云鹤点点头,意味深长的说道,“看来你的态度。跟朕的比较一致。李怀光和那些皇族的人,都不能再杀了。只不过,他们密谋造反、妄图弑君,这可是十恶罪之首,论罪该当诛连的。朕如果要特赦他们。朝堂上地那些人,能应答吗?现在正是严明律法重振朝纲的时候。朕开这样的特例,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毁了自己的信誉吗?”

武元衡正色说道:“陛下容禀。李怀光等人,地确是犯下了不赦之罪。但律法也不外乎人情。古往今来,但凡明君圣君,都能在法外开恩照顾到人情。这才是真正的严明律法。陛下如果特赦李怀光等人,的确是会有自毁信誉的嫌疑。不过,陛下一人之信,是为私信;能照顾着天下大局、做出正确的决定,才是公信。两相对比。孰舍孰弃,一目了然。微臣斗胆,举个反例:倘若陛下杀了李怀光等人,他们固然是其罪当死,可是李怀光地亲信部属和那些皇族的门生故吏们。从此以后还会对陛下忠心耿耿吗?恐怕在他们心中,只剩下了仇恨。反过来。如果陛下能特赦他们不死,就连李怀光等人也要感恩涕零,就更不用说他们的亲密之人了。两相对比,孰得孰失,也是一目了然。与人为善,说来容易,做来地确是很难。这首先,就要尊重人的生命。杀,只会增加仇恨。陛下的威惮之力已经让天下人包括异邦人都见识过了。所竖立的恩信却还不是太多。治国济民,讲究的就是恩威并济。眼下,正是一个竖立恩信的大好机会。陛下,切不可放过。”

萧云鹤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顿时展颜笑道:“朕这一趟没有白来。听君一席话,还真是让朕茅塞顿开。虽然朕打从心眼儿里不想杀李怀光这些人。但是,却一直找不到充分的理由。伯苍,朕要谢谢你。李怀光这些人,也要谢谢你。你这一席话,可是挽救了千万人地性命啊!”

武元衡拱手拜道:“微臣何德何能,敢领这样的殊荣。陛下若不是圣明之君,微臣这番话也是不敢说的。在微臣看来,察纳雅言,比与人为善更难。因为人人都想听好话,不喜欢逆耳之言。当年太宗皇帝纳谏的美名,至今让微臣感佩得五体投地。”

萧云鹤呵呵的笑了一笑,说道:“伯苍,你什么时候也学会拐弯抹角了?你先是借李泌地话对李怀光一案提出劝谏,现在又借太宗皇帝的事迹来劝朕纳谏。看来,你现在也是越来越成熟了。”

“微臣不敢。”武元衡也微笑道,“连日来,微臣天天研读《贞观政要》。微臣真地很向往贞观时的那种局面。不管是九王之尊,还是朝堂大臣,都禀承着天下为公,与人为善的宗旨。那种和谐清明的风貌,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现人间“会有那一天的。”萧云鹤的心情已经变得轻松了许多,呵呵的笑道,“虽然现在还是一片混沌,但只要我们君臣一心一起努力,就不愁没有这一天。话说回来,李怀光参预这一次的事情,朕真的很失望,还有一点伤心。朕是怎么想也没有想到,李怀光会搅进这件事情里。朕一方面痛恨那些皇族的奸狡,另一方面也有些哀其李怀光之不幸,怒李怀光之不争。他的头脑一向比较简单,是个性情中人。由于听说了朕要裁军治兵,触动到了他的感情和利益,被皇族的那些人一挑拨,就头脑发热的铤而走险了。”

武元衡等皇帝说完后,静了半晌,然后说道:“其实……像李怀光这样的人,或许还很多。陛下推出的各项制度改革,都是要触到许多人的利益的。所不同地是。李怀光冲动而且有谋叛的实力,于是他干了。但是其他的许多人,不敢,也没有能力办,于是将这种意念压抑在心中。”

“说得好。”萧云鹤说道,“其实朕也一直想过这些问题。不管是治吏、裁军还是今后的土地革新,都将触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伤害到许多人的感情。所以,每一项改革,压力都十分的巨大。朕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骤雨地准备了。如果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变革,大齐想要振兴,那就是白日做梦。我们既然生在这个时代。而且站在了天下之巅,就要有这种责任感。承担起他人无法承担的责任,力挽乾坤,让天下顺着正确的方面行驶而去。现在,正是最困难、最紧张的时候。我们都要直起腰杆。不能趴下。这就跟打仗一样,狭路相逢勇者胜。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地胜利者。伯苍。朕知道你身上的压力也很大。但你不要担心,天榻下来,首先压着的是朕的肩膀。只要朕不倒下,你们就不会有任何问题。放开手脚,在属于你的领域里干出一番轰轰烈烈地大事。总有一天,贞观时的那种景象,会再次出现在我们眼前的。”

听完这席话,武元衡明显地有些激动了。他深深的长吸了几口气。拱手长拜道:“微臣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萧云鹤呵呵的笑了一笑,说道:“好了。你我也难得像这样坐在一起,倾叙一回了。今日的公事,我们就聊到这里。来。给朕再沏壶茶来。我们就对着这一轮圆月,品茗吟诗。轻松轻松。”

“微臣遵旨!”武元衡也是一身轻松,亲自去沏茶了。

萧云鹤透过窗户,看到了外面高挂的一轮圆月,不由得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越是地位显赫的人,越难有真正的知己。贵为九五之尊地皇帝,更难得有真正的朋友。能有武元衡这样的贤才俊杰作为知己好友,也算得上是此生的一大幸事了。

正在这时,窗外的回廊里,袅袅走过一个女人地身影。萧云鹤认得那个身影,不由得轻声道:“武琦云?真是有好些日子没有见到了!”

萧云鹤看到,武琦云手中捧着一个托盘,看来还是给她哥哥送汤茶过来了。看到门口的侍卫,她又犹豫了,返身往回走去。

萧云鹤心中暗道:上次武琦云和墨衣他们同时返京。武元衡却在中途将妹妹接走……看来,他是有意不让武琦云与我太过接近了。

一种复杂地感觉萦绕到了萧云鹤的心头。对于武琦云这个聪明过人的女人,萧云鹤骗不了自己,的确是对她有些好感。不过,武元衡这样做,这有他的正当理由。

武琦云回头朝窗口这边看了一看,背影马上又消失在回廊边。这个时候,萧云鹤仿佛看到了她心中那股失落感。

武元衡沏了茶回来了。看到皇帝正出神的看着窗外,心中已然明白了大半。

萧云鹤回过神来,对着武元衡笑了一笑,并不回避的说道:“好些日子没有看到琦云了。”

武元衡也微微笑了一笑,说道:“托陛下鸿福,家妹一直很好。白天就教这些孩子们读读书,有空就弹弹琴,画两笔画,也算过得轻松自在。”

萧云鹤接过了武元衡沏的茶,笑道:“算起来,琦云也是二十岁的大姑娘了。你这个当哥哥的,是不是该给她相个婆家,安顿一下这个宝贝妹子?你这样将她一直留在身边,可是有点自私了。”

武元衡的手突然轻轻颤抖了一下,然后马上又镇定了下来,尴尬的笑道:“陛下误解微臣了。微臣可是一直劝着妹妹早点找个合适的人家嫁了。可是她自己……性子拗得很,不管是才子名仕还是达官贵人,一个都看不上眼。我也说服不了他。只好听之任之了。”

“看来她的眼光,可不是一般的高啊!”萧云鹤呵呵的笑道,“这也难怪。像她这样出色的才女,一般的人还真是配不上她。要不这样哪,改天朕给她做个媒,挑一个才德兼备的青年才俊,和武琦云结为连理。”

“不要!”武元衡突然一下变得有些惊慌,而且拜倒下来说道,“陛下请恕微臣失礼!陛下千万不要为家妹做媒。全天下,任何人都可以为家妹做媒,唯独陛下,不可以!”

“为什么?”萧云鹤这句话卜一出口,马上就明白了过来:明白了!这个姑娘,一心想嫁的----莫非是朕?!

武元衡自然没敢回答,只是趴跪在那里,都不敢起身。

气氛突然变得很尴尬。

萧云鹤干咳了一声,笑道:“既然如此,我就收回刚才那句戏言。我刚才不是说过了嘛,今天这里,只有兄弟和朋友,没有君臣。你也不必太当真了。”

“多谢陛下!”武元衡却是毫不含糊的磕了好几个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