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神皇纪元> 第二百七十七章 归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七章 归心(1 / 2)

神皇纪元 夜尽长安 更新时间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萧云鹤与墨衣,二人携手走出了碉楼。顶点。23us。早就等候在外面的东女国国民与飞龙骑将士们,一起欢呼起来。

萧云鹤牵着墨衣的手,高高举起,接受众人的祝贺。东女国宾就汤氏走上前来,拿着权杖双手合十,道:“恭喜汉王大人与宾就。按照汉人的习俗,我祝愿你们从此能够幸福美满,白头偕老。昨我与众位那霸和老者们商议了。汉王,可以将宾就娶回东女国,而且,我们将永远承认,墨衣是东女国的宾就。我们东女国的习俗,也从此刻发生一些改变。也就是从现在起,东女国愿与大齐缔结永世盟好,绝不反悔。”

墨衣惊喜的拜道:“多谢宾就!多谢我的亲人们!”

萧云鹤也微微一笑:“本王也首先要感谢宾就的祝福。另外,本王谨代表大齐,欢迎东女国成为我们的盟国。按照我们大齐和皇室的习惯,娶妻是要下聘的。本王也不能违了礼制。这样吧,你们东女国自己有劲兵万人,其实兵力也不太差。依山险阻,自保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只是你们没有城墙,士兵也没有经过训练,装备也差,战斗力不行。本王就赠送给你们三千套装备,当作是迎娶宾就的彩礼。这包括我们大齐打造的上好衣甲、刀枪、弓弩。另外,会派出一千名工匠,到东女国来帮助你们建造城墙和岗楼。并将建筑、冶炼一些方面的技术,传授给你们。希望东女国,从此能够自保,无畏吐蕃的欺凌。当然,本王也会竭力的从旁相助。如果吐蕃人要打过来,我们就联合起来抗争,与之决战!”

汤氏宾就大喜过望,连忙道:“多谢汉王大人!有汉王从旁支持。我们东女国,再也无惧吐蕃的欺凌了!”

墨衣也十分的高兴,脸上全是兴奋的神采,紧紧的抓住了萧云鹤地手。

接下来,就是东女国为他们的宾就,安排的庆典。在庆典仪式上,汤氏宾就亲手修改了东女国的一些国律。比如允许宾就与官员外嫁,生子生女从父姓,等等。

萧云鹤心中暗自道:看来东女国的,还都挺识实务的。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什么神订下地规矩。都是可以修改的。规矩从来都是人订下的,而且,往往是有权力有实力的人。这一次我成功的劫婚,看来已经让他们意识到了我手中地实力。从此,东女国就将是大齐西川最好的一道屏障。这一次的计划。完全成功……不过,吐蕃人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我抢了他们赞普的女人,还不来跟我拼命么?看来。一场大战,为期不远……

庆典结束后,萧云鹤不敢多作耽搁,马上就要带着墨衣启程,赶往维州了。相信过不了多久,吐蕃人肯定会大举来犯。而他们地目的地,肯定是维州这个军事咽喉之处。他们想要报仇、想要入侵东女国和西川,就只能先突破维州这个地方。

临行之时。墨衣与东女国的人一一惜别。许多人,都黯然神伤还落下了眼泪。萧云鹤也当众,有时候会和墨衣一起回来,看看东女国地族人的。才让他们略略舒心了一点。

正要启程,汤紫笛却又闹了起来。非要跟着墨衣一起去西川。汤氏宾就看来十分的溺爱这个女儿。细声劝了许久,汤紫笛却是越闹越凶。就要号淘大哭起来。还跑到墨衣面前,苦苦哀求。

萧云鹤呵呵的笑道:“墨衣永远都是东女国的宾就。汤紫笛身为东女国的人,和她一起到西川住一段时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本王深表欢迎。”

汤紫笛大喜过望,连连道:“娘,听到没有!汉王都欢迎我去呢!你就让我去嘛!”

墨衣也在一旁相劝,汤氏宾就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好吧。不过到了西川,一定要守规矩,不要乱来。大齐是礼仪之邦,别坏了人家地规矩呀!”

“知道啦!”汤紫笛眉飞色舞,极是开心。

琐事办完,大军开拔,朝维州挺进。

这一场突袭战下来,战果其实也还是不错的。虽然杀死的吐蕃兵马并不是太多,但是收剿了他们近五千匹战马。萧云鹤象征性的留了一千匹马在东女国,其他的全都带回了维州。反正东女国地人也不太习惯骑马,留太多也没什么大用。眼下剑川军中正缺上好的战马,吐蕃人这一次,还真是雪中送炭。袭破维州时,吐蕃军屯里地三千匹好马安然无恙,全部落入了剑川军的手中。再加上这一次从东女国掳到的战马,和之前托吴仲孺的商队买来的回纥马,足够飞龙骑再来一次大扩充了。

想到这些,萧云鹤心中暗自激动。在西川这种地方,想要经营起一支强悍的骑兵队,是极其困难的。现在看来,以战养战去谋夺马匹,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

大队兵马刚刚进入维州境内,就看到宋良臣带的兵马前来迎接。汤紫笛眼尖嘴快,远远看到了牛高马大的宋良臣,大声喊叫起来:“师兄,我来啦!”

宋良臣正在指挥军士们摆开仪仗队欢迎汉王,听到这一声喊,不由得心中一颤。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野丫头,你怎么来了!”

萧云鹤对身边的墨衣道:“看来汤紫笛,跟他那个大河马师兄感情不错嘛!”

墨衣浅笑道:“这丫头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不着边际,其实也是大人了。大人可能还不知道……她,还想让宋良臣将军当她的甲依呢!”

萧云鹤哈哈大笑起来:“那就有意思了!东女国的那霸,再嫁一个给我们大齐的将军,也不失为一件美事么!”

汤紫笛正在兴奋的跟宋良臣打招呼,冷不防的听到这几句话,顿时脸刷的一个就红了,急急的争辩道:“宾就你什么啊?我、我什么时候想要这头大黑熊当甲依了……哎呀,羞死人了!”罢,拍马马儿就朝一边跑去。她马术不精。一路上都是有人带骑地,这时一个人跑开,那匹马越跑越快,她又有些惊慌的叫了起来。

萧云鹤连忙道:“宋良臣,还不上去帮忙她刚学会骑马没多久!”

“啊?”宋良臣大大的一愣,随即吼道,“史敬奉。去追马!”

“是!”只听一声喊,宋良臣带领的这一队步卒当中,有一人飞快的跑了出来,就朝紫笛的马追去。那人身裁矮体形偏瘦,却是跑得极快。身体都快要变成影子了。居然很快就追上了那匹马,一把扯住了疆绳。

紫笛心有余悸的拍了拍胸口,脸都吓白了。

萧云鹤不由得惊愕地道:“宋良臣,这是什么奇人?居然跑得如此之快!”

宋良臣嘿嘿的笑道:“大人,这兄弟是我以前的一个同行。也是山上混出来的。别看他身裁矮短瘦弱单薄,却是很有本事!他能手提马鞍,徒步追上飞奔的快马。而且将马鞍装上去翻身骑上马。这家伙是个杀人这眨眼地主,比我还狠。一柄尖刀使得飞快狠辣,能将一个人活活的剔出整副骨头来。以前在山上的时候,他就是我最好的兄弟。后来我被俘,山寨没了,和他也好长时间没了联系。最近才联系上了,就自作主张让他在我身边当了一名卒。大人……虽然他以前也是作恶之人,但他的心就跟俺一样。嫉恶如仇只杀豪强不欺负平民地。请大人不要责罚他,留下他吧!”

正在这时,史敬奉也牵着那匹马走近过来,拜倒在了萧云鹤面前。萧云鹤细细看了他一眼,的确是如同宋良臣所形容的。身裁矮瘦弱单薄。但他地奇能也是刚刚亲眼所见的。萧云鹤大度的道:“史敬奉,起来吧。虽然你以往有劣迹。但好在诚心悔悟。从今起,你就是我剑川军的一员。我破格提拔你为七品中侯,追随在宋良臣左右。希望你以后能够重新做人建立功勋,也不枉你跟宋良臣之间的这段兄弟情谊。”

史敬奉大喜过望,就在地上磕起头来:“多谢大人,多谢千岁、千千岁!”

“好了,不必多礼。”萧云鹤道,“宋良臣,恭迎王妃进城!”

“王妃?!”宋良臣大大的一愣,随即看向了萧云鹤旁边的墨衣,心中马上明白了,顿时大声欢喜叫道:“兄弟们,鼓擂起来、号角吹起来!咱们汉王和王妃,回来了!”

一整排巨大的军鼓震响,一人多长地号角扛在军士肩头,呜呜吹响。响彻重云。众军士们齐齐拜倒,大声呼喊:“恭迎汉王、王妃进城!”

墨衣的脸早已是通红了,又羞又喜的看着萧云鹤。萧云鹤呵呵的笑,伸手牵住了她的马鞍上地铁环,二人并辔前行。城门边,高固和武元衡等一些官将,带着百姓们,也早就恭候多时了。看到汉王归来,还带回了一个王妃,众人欢呼声经久不停,宛如海呼雷鸣。

进了城后,萧云鹤刚刚将墨衣与紫笛安顿下来,急忙就找来了武元衡。本来维州的官将和百姓们,还想为新王妃搞一些欢庆活动地,萧云鹤也下令暂时取消了。只有知情人才知道,眼下的维州,马上就会面临危机,又要迎来一场大战了!

武元衡显然非常清楚这一点。当他看到汉王安然归来还带回了女王以后,就更加确定了这个预测。不用萧云鹤多作解释和明,武元衡道:“现在,吐蕃一定是恼羞成怒了。大人连番重挫吐蕃,杀他兵马抢他城池,现在又夺了赞普的末蒙(意:皇后、皇妃)。这一次,他们是无论如何不会善罢甘休了!”

萧云鹤微微一笑,道:“起初我在汉州起兵的那一刻起,就早就预料到了。吐蕃狼子,对它姑息隐忍不得。他要战,我们就跟他们狠狠的打上一仗。眼下西川人心凝聚,我们又战据了地利。气逐渐转寒,吐蕃人从高原上远远杀来,人无寒衣马无草料。时地利人和,我们哪一点都不输他。这一回,纵然是吐蕃起倾国之兵前来攻伐,我西川也悍然无惧!”

“大人的,极有道理!”武元衡深表赞同的道,“不过,大处着眼,处着手。维州毕竟只是一个关隘和城池。如果将来长期鏖战,难保后勤难以供给。而且,与吐蕃人硬打硬攻,对我们来也是极不划算的。这两,我亲自带着向导,将这方圆数十里的地形,全都打探了个清楚。并绘下了图纸在此,随时可以供大人参详之后再下谋略,排兵布阵。另外,我建议大人,是不是派出快使,联合凤翔楚彦、泾原李晟和朔方李怀光,一起上书请求朝廷,出兵威劾吐蕃。这样一来,吐蕃东线全面面临威胁,他们也能以全心全力的攻打我们西川一点。此围魏救赵也!”

“很好,很合我的思路。”萧云鹤道,“这几,我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占尽时地利人和,但如何以最的损失赢取最大的胜利,将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吐蕃人的实力始终不可觑。连番败绩后,他们一定会有备而来。多做准备,是很有必要的。楚彦、李晟、李怀光那里,我连人选都选好了。我打算让石演芬带几个人,亲自走一趟。他毕竟是李怀光的义子,由他去,可能更好。”

武元衡点头赞许:“原来大人早就谋划于胸了。今日早晨,我也给成都韦皋和薛存诚送去了信。让他们紧守后方,一定要保证前方军民的供给。大人,时不我待,马上召集众将谋划策略吧!”

正当萧云鹤与武元衡,在维州的一间房舍里商议用兵之策的时候。西川近日来的战事情报,已经如同飞箭一样传到了国都京城。

书房里,老头拿着朝臣递上来的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翻腾不休,不知道作何滋味。不到一年的时候,那个被他放逐出去的汉王,居然在蜀中干得有声有色。极短的时间内,他不仅稳定了蜀中局势,还恢复了生产,整顿了军队。收复维州、急袭东女国,两场大战,杀得吐蕃人闻风丧胆兵败如潮。

可问题是……老头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唾沫,心中紧张的想道,吐蕃人,会这么善罢干休么?他们的末蒙都被萧云鹤抢了……我的,这子疯了么?!要是吐蕃大举兴师问罪,我大齐如何抵挡?以大齐现如今的军事力量,勉强自保还算可以。惹怒了吐蕃人,他们起倾国之兵间来问罪,那不一切都要完蛋?!

接下来的几里,老头郁郁不乐忧心忡忡。就怕再捅出什么大篓子来。果然,没多久大齐西线的几个重要军事番镇和节度,都一起送上了请战书来。

萧云鹤、李晟、楚彦、李怀光,四个手握了大齐朝廷近半数以上兵马的戍边大将,一起请求对吐蕃全线施压开战!

整个朝廷,顿时炸开了锅。没有一个人能够安稳的坐住了。

更让整个大齐朝廷震惊的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派了心腹使臣到了国都。十分强硬的要求大齐对吐蕃做出赔偿给个交待。他们要求皇帝撤办剑南西川节度使萧云鹤,送回被劫的赞普末蒙、东女国宾就,以及割回维州。并补偿吐蕃战马一万匹,钱五百万贯!

否则,吐蕃将起三十万大军,踏平西川。血洗剑南!

老头几乎就要撒腿就跑,像当初一样躲得远远的,离开国都。吐蕃使者在大齐朝廷之上耀武扬威,唬得老头等人一阵阵脸发白。

举国震惊,九州哗然!

大齐的华夏民族,居然受到了蛮胡**裸的威胁!

如果决策?亿万人民,都在屏气凝神的听着朝廷地声音。

与此同时。萧云鹤治下的剑南西川节度,却出奇的平静。汉王下达了抚民令,让治下的百姓们像以往一样的泰然处之,不要被可能到来的战事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另一方面,他紧急调动剑南西川治下地所有军队。加强了大渡水一带面对南诏的军镇防御。维州就不用了。几乎七成的剑川军、约有三万人,全部紧急集结了过来。从成都、资州、遂州等后方运送来的草料军资,几乎就要将官道堵塞。各州县发布宵禁令,日夜加强治安管制,严防有不法之徒趁乱作祟。

吐蕃威胁的消息传遍下以后。所有人都认为,蜀中肯定是要炸锅了,混乱成一片。不料。眼下地剑南西川一带却是忙而不乱,紧张而有序。大体局面十分的稳定。相反,由于朝廷迟迟无法决断,关内国都一带反而更加惶恐和混乱。人人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吐蕃真的起倾国之兵,再次攻占国都,荼毒关内。

与此同时,凤翔、泾原、朔方。唐西线的这三个重要军镇里,也正在积极备战。楚彦、李晟与李怀光,开始日夜整顿兵马筹备粮草,随时准备应战。

当大齐与华夏民族遭遇巨大危机的时候,老头。无比惊慌。他几乎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谁也不见。他害怕到朝堂上听到那些迂腐胆懦地大臣危言耸听的吓唬他。大齐面临灭顶之灾;也害怕那些强硬不怕死的家伙们,脸红脖子粗地吼叫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誓与吐蕃决一死战;更害怕听到那些令他惊怕的消息,关内仕绅、百姓,许多都已经举家内迁,逃往南方。

可是无论如何,他也要做个决断。

太庙里,老头孤零零的一个人跪在列祖列宗的灵牌前,楚彦身战栗,脸色发白。看着身前摊开的一份圣旨,他颤抖的喃喃自语道:“不、我不能让大齐在我手中消散,不能!舍一疮而救一人……历代先帝,列祖列宗,愿你们能宽恕于我,庇佑大齐!”

咬牙,瞪眼,手发抖他拿起了玉玺!

砰的一声,圣旨上出现了一个大红的玺印。老头如同狂奔了十里一样,喘起了粗气来。大声叫道:“来人!六百里加紧,下达朕地旨意!”

皇城之中,大门次递大开。数骑流星快马,狂奔而出。国都城中的百姓,一群惊哗。

“皇帝下旨了!!!”这个消息,如同火一样迅速烧遍了大齐的每一寸地方。而此时的老头,则是将自己死死关在了太庙里,谁也不见。

凤翔府离国都最近。楚彦整日站在城头之上,虎目微凛,时时看着西面,心中却在等着从东方来的使臣。

“圣旨到!”

楚彦身躯一颤,快步跑了起来,前去接旨。与此同时,所有地将士们的心,也都提到了嗓子眼。

“圣谕:凤翔节度使楚彦,即刻进京面圣。钦此!”

楚彦瞪大了眼睛,暴怒地喝道:“什么?!”

使臣被吓得楚彦身筛糠似的发抖:“将、将军,还不接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