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神皇纪元>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婚(1 / 2)

神皇纪元 夜尽长安 更新时间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萧云鹤微微一笑:“那是普通仕子之忠。本王之忠。在于忠于下,忠于万民。你这等人,是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也不想在你面前多作解释。”

“你、你这是诡辩!”薛存诚有些气恼,但又接着道,“你不义,是因为你杀伐万人,取一人之功绩。你看看你眼下的威名功绩。哪一点不是杀逾万人得来的?将自己的功业,建立在别人地死亡之上。你这能算得上是义举么?”

萧云鹤呵呵的笑了起来:“你迂腐,还真是不一般的迂腐。《司马法》曰,杀人安人,杀之可也。薛资明。你是看到了本王杀的数万人,但你有看清。本王杀的是什么人么?反叛造反地逆贼,侵略大齐杀虐百姓的外寇。我若不杀之,这些人势必杀害更多的百姓。试问:我杀他们,不等同于是救了更多地百姓平民么?现在看来,你不过是人之儒,难登大雅之堂。我是对你越来越失望了。好吧,尽管如此,我也想听你完下面的话。我不孝,这话又当如何来讲?”

薛存诚嗤笑一声,道:“这还用多吗?当今圣上,将你收为养子视为己出,你却暗底里想着谋夺他的皇位。这还用解释?”

萧云鹤听完这句,有些恼怒的瞪着薛看了半晌,道:“我与皇帝之间的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么简单。我也不想、也没必要对你多作解释。我只一句:万民社稷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这个至高利益,就算是承受你所的这些不忠不义不孝地罪名,本王也在所不惜,甚至不惜逆改命,与地抗争。像你这样心眼如针的酸腐之人,实在不配与高士共语。像你这样满足于饥饱的燕鹊,也实在无法理解鸿鹄之志。就此言罢,伯苍,我们走吧。”

萧云鹤与武元衡站起身来,往外走。薛存诚这下也不着急了,反而面带微笑,在萧云鹤背后道:“汉王,你不必用这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来激我。在你的心里,对皇帝地感情极度的复杂。复杂到你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如何去面对。这是你心中一块最大地禁忌,禁忌到你自己都不愿意去涉及。终有一,你会因为这个禁忌,而让你自己禁锢,让你走入歧途,让你痛苦万分,让你万劫不复!”

萧云鹤心头一震,转过身来,颇有点惊诧的看着这个轻狂的家伙。直到现在,他才发现了他的独到之处。这样一个故作轻狂的人,却像是一把锐匕一样,能够深深的插入到人的心里,将他人内心最深处的事情,一览无余。

对于老头,对于朝廷,正如薛存诚所,萧云鹤的心中非常的复杂。玄武门之变,对他萧云鹤来,永远是心中一块挥不去的阴影与痛楚。再世为人,不管他有怎么样的豪情壮志与逆改命的枭雄胆略,也一直不想再让玄武门这样的事情重演。

人,就是这样的复杂。萧云鹤也是人,在大志雄心与私人情感的交割之下,他的心曾经不止一次的痛苦挣扎与煎熬。这是他心中一处最为**的地带,从来没有对任何人提起。甚至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清楚。没有想到,今却被薛存诚这样一个初次见面的人,一语道破。

武元衡的表情也有了一些紧张,眉头微锁的观察着汉王与薛存诚,颇有点心悸的感觉。因为他知道,汉王其实是一个感情十分深沉的人。薛存诚,这一次实在是有些过分了,居然一语刺中了他心中最软痛的一块地方。“资明,不可妄语!”武元衡忍不住从旁规劝。

“怎么,只能听好话、打幌子?”薛存诚冷笑道,“却是听不了实话么?汉王,不是也一直在激我么?却容不得我去激一激他?”

萧云鹤微眯着眼睛,看着眼前这个轻狂无礼的年轻人。实话,他的确是很想一剑将这人杀了干脆。不过,他也更加清楚,越是这样的人,越杀不得。就像当初自己当皇帝的时候,曾经无数次被魏征气得暴跳如雷,却也深深的知道,魏征是个难得的人才,是个敢敢为正直不阿的人才。

他把魏征比作是镜子,就深深的理解,一个人长得好不好看,是不能怨怒镜子的。更多的,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像薛存诚与魏征这样的人,都是难得的明镜。

“来人!”萧云鹤沉声一喝,“将薛存诚给我绑了,带走!记得将他的嘴给我堵起来!”

“你们干什么?!”不容薛存诚争辩,那几个早已经憋了一肚子气的侍卫,早将他五花大绑的捉了起来,嘴里塞上了绵布,扔进了马车里。

这次连武元衡都有些惊吓了,慌忙道:“大人,这样……恐怕还是有些不妥吧?”

萧云鹤冷笑一声:“像他这样的人,不杀一杀他的傲气,他还以为能上了了。伯苍,薛存诚的事情你就不必多了,我自有办法。现在,回成都。”

武元衡愕然的愣了一愣,随即又有些婉尔笑了起来,心中暗自道:薛存诚,也是要遇上一个能降伏他的硬主了。汉王,也正缺一个像薛存诚这样,敢敢为不怕死的硬脖子从旁劝谏。这一对主臣,还当真搭配得有意思。不知道,今后他们两个,又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一行人在村民们的惊愕之中,驾着车马离开了。薛存诚被拧成了麻花一样,塞到了车里,由一名侍卫看守着。时时听到那里面传来一阵挣扎声,然后就是那个侍卫在喝骂。萧云鹤心中暗自发笑:薛存诚啊薛存诚,你可别怪我无礼。像你这样的怪人,也只能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来对付了。正儿八经的来请你你不去,只好用麻绳将你绑了去了。这样,也正好应合了你的骄傲吧?哈哈!

走了一段路,萧云鹤还是对武元衡道:“稍后,你去安排一下。将薛存诚的家眷都接来。好言相劝,就薛存诚已经投效本王了。”

武元衡摇头苦笑:“看来也只好如此了。”

萧云鹤呵呵的笑了起来,一行人出发往成都而去。

一路上,除了吃饭解手,薛存诚都一直被绑在马车里。偶尔放他一下,刚想破口大骂,却又被绑了起来堵上了嘴。于是他也只好变得老实了起来。除了开口吃饭喝水。其他的时候紧紧将嘴闭着。

一路崎岖,薛存诚被塞在马车里受尽了苦头。好不容易到了成都汉王府,被拎下来的时候双腿都有些站不稳当了。萧云鹤叫人将他抬进了一间净室里,派了几个侍卫仆役从旁监管伺候,搞得像关犯人一样。薛存诚自从进了王府,一直闭口不言一言不发。有吃的就吃,有喝的就喝。就是不话。

萧云鹤也不着急,心想我就把你好吃好喝的供养着,看你能憋到什么时候。薛存诚却是在心里一阵叫苦:这下倒好,碰到一个蛮不讲理比我还能胡来地主!

一直过了近半个月,薛存诚都还是那样不肯开口话。每吃了睡睡了吃。都养肥了一圈。直到这一,武元衡成功的将薛存诚的老父老母都接了来,他才第一次主动从房间里走了出来。老父老母都规劝儿子,好好为汉王效力,图展报负。薛存诚拗不过父母之命。只得勉强答应了担任汉王傅这一官职.

不过,正如萧云鹤所料的那样。这个新上任的汉王傅,还是一个泥塑菩萨。虽受供奉,却不灵验。只不过是将发呆的场所,换成了汉王书房。每萧云鹤处理公务时,都会将他叫到场。薛存诚却只是端坐在那里,死活不肯多一句话。萧云鹤也不着急,故意将一些章折念出来给他听,然后一自己处理这些事情的办法。薛存诚听在耳朵里,却从来都是一声不吭。

于是。汉王府书房里,时常看到这样一个奇怪地场景:汉王拿着折章来念,自言自语的一个人研究处理办法;端王傅在一旁安静的听,却是从来不发表任何意见,甚至一个字也没有过。

连武元衡都感觉有些好笑了。还真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主臣。不过也唯有武元衡清楚,汉王正在用他的耐心和各种心术。慢慢地收伏薛存诚这个狂傲古怪的人。薛存诚虽然轻狂无礼,但是在大事上,还是有自己的一套原则的。他既然答应了担任端王傅,就会负起这个责任来。之所以一言不发,是因为他认为汉王处理这些折章的办法,妥当可行。

既然都妥当了,还要我废话干什么?这就是薛存诚地风格。

这种状况维持了许久,直到朝廷派的御史李景略到来。

李景略被御史台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观察使,专司查典西川各地的官吏。萧云鹤接到他也挺欢喜地,将他请到了汉王府里。独自为他辟了一个院落,作为钦差大人观察使的居所。另外在成都府里置办了一个行辕办公点,作为钦差衙门。

这一议事的时候,薛存诚也在场。前面到如何进行官员评定考核,以及实行优胜劣汰的官吏选拔制度时,薛存诚都像往常一样的杵在那里,一言不发。不过,当萧云鹤到,要派钦差衙门的人私下去民间暗访,了解地方官的政绩德性时,薛存诚就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大声道:“这不是胡闹吗?!”

他这一喊,还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连武元衡都有些被惊住了。李景略自然是惊愕地道:“王傅大人,为何出此不逊之言?”

薛存诚冷哼一声,对萧云鹤道:“汉王,为官做人,就该以诚信为本。你这样暗中查访,不是人行径么?长此以往,蜀中人心惶惶,谁还会用心办事?都会只想着如果逃避查核了。而且,你用这种阴险的伎俩去查察他人,就不觉得太过下作、一点也不光明磊落吗?而且你这样做,最容易让那些钦差衙门的人滋生傲慢、专横的心思。长此以往,法之不法,人家都只看钦差衙门的人脸色办事了。倒不如废了礼法,让钦差衙门地人看谁不顺眼,抓来砍了就是!”

李景略顿时有了一些怒气:“薛资明,我与你近日无怨往日无仇,同是为国效力,你为何口出秽言污辱于我?!”

萧云鹤一伸手止住了李景略,自己细细思索了一阵,道:“资明。那依你的意思,这查核地方官吏,应该采用一个什么样地法子最为妥当?”

薛存诚冷哼一声,道:“我大齐律法健全,又何必来问我?有道是法不责众,得饶人处且饶人。西川的官员们,长期浸淫在一种奢靡懒惰的风气里。你想要雷霆万钧的整治过来。除非将所有官员都撤办了,换上你认为合格的人。可这明显是不现实地。既然是不现实的东西,就得看清了事实慢慢来。优胜劣汰这个思路,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可是你这样明查暗访,只会搞得蜀中人心惶惶。谁还有心思去操劳政事?都想着如何避祸了!依我看……我、我凭什么跟你这么多,哼!”到这里,薛存诚仿佛突然想起,自己本不该这么多话的,又气鼓鼓的坐了下去。

萧云鹤却是呵呵的笑了起来。对一旁武元衡道:“伯苍,你认为资明得有道理么?”

“很有道理。”武元衡言简意赅,深表赞同。“之前我们或许都还忽略了这一层。必须在稳定局势的前提下,再来整顿吏治。如果突然一下就雷霆万钧的整顿,恐怕是会有些不妥。明察暗访,似乎现在也不是推行地时候。现如今,只好先整治一批名声很大、反响很恶劣的贪官污吏,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然后,再建立一套完善的官吏升降赏罚制度,先让他们自己有了危机意识。调动起一些积极性来。尔后,到了评定的时间,再来进行一些明察暗访,以杜绝有人在政绩上造假就可以了。至于其他地,自然有御史钦差按章程来办。哪里有贪官哪里有污吏。都按正常的途径手段来办就可以了。”

萧云鹤又问李景略:“你认为呢?”

李景略点头:“卑职也以为,这样会更加妥当一些。虽然王傅大人言辞过激。但其中不无道理。暗相查访这件事情,的确要慎重。”

萧云鹤想了一想,看了一眼薛存诚,道:“那好吧,这件事情,就交由你们三个人合议处理。这是我西川的头等大事,交由你们负责了。”

薛存诚马上道:“我有什么可议的?要我负什么责?让他们二位办就是了,不用摊到我头上。”

萧云鹤看了他一眼,自顾笑着走了出去。薛存诚哼了一声,扭过头去生闷气了。弄得一旁地武元衡和李景略,都呵呵的笑了起来。

薛存诚就是这样一个人,嘴虽然很硬,可是办起事情来还是挺有原则的。还当真是很认真地和武元衡、李景略一起办起这件事情来。虽然他话不多,办的事情也少,却往往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发表一点重要的有用的意见。如果武元衡是桨,李景略是帆,西川大的官吏们都是大船上的木板,那他薛存诚就是舵。三人齐心合力,承载起西川这座大船朝前奋勇驶去。

只不过,薛存诚仍然是那副死倔样子,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从来没有给汉王好脸色看过。就像跟他有杀父之仇一样。对此,萧云鹤几乎也都要习惯了,还是不厌其烦地问他许多事情。薛存诚也渐渐的话也多了起来,经常就一些事情发表意见。但从来都是挑刺、批骂,绝不一句好听的。

萧云鹤感觉,这个薛存诚,简直比魏征还倔,还刚硬,甚至还有那么一点蛮不讲理。不过,他的一些话,往往又十分的有道理,合乎理法。就连汉王地一些家事,他都要横加一脚,骂上两句。

就好比,未来汉王妃吴月琳要驾到了,萧云鹤想要派人到剑州去迎接。薛存诚就跳出来话了:“汉王贵为帝胄,吴月琳只是官宦商人之女,尊卑有别,有何可迎的?更何况,汉王若是对自己治下地西川治安有信心,就更没理由派军队去迎接。你娶亲要军队迎接,那百姓娶亲出行又当如何?没有军队莫非就走不了这段路了吗?这样大打排场,一来扰民,二来浪费,三来招摇。为了讨好一个女子欢心而招来三个弊病,你汉王想去就去。不过到时候蜀中百姓骂你,可别牵扯到我薛存诚的头上。”

萧云鹤只得苦笑的打消了这个念头,仅仅是派府里的两个丫鬟到剑州去迎接吴月琳了。与此同时,朝廷、山南西道、凤翔府以及泾原节度送来的赈灾物资,也陆续运到。前后十余批,共计钱货二百余万贯,粮食四百余万石。另外,楚彦也差人送来了一批马匹,约有千余匹。接收这些东西,又忙碌了一阵。

这时正值夏末秋初,最容易闹粮荒的时候。这批物资入蜀,也正好解了一时燃眉之急。之前蜀中的生产恢复还还算可以。只要等到秋收,就可以彻底的解决蜀中的粮食问题了。与此同时,各地招募而来的军队,也快要完成了剿匪灭贼的任务,开始在军镇各地开垦军屯了。蜀中的经济民生,都渐渐走上了正轨。

又过了好几日,俱文珍才护送着准王妃吴月琳到了成都汉王府。一路行来,炎夏酷暑走了近两个月。吴月琳都明显瘦了一圈,疲惫不堪。吴仲孺居然亲自带着百余家奴,护送女儿入川。随行的嫁妆,多达二十余车。一路上,各路节度使与地方官,都看在汉王与吴仲孺的面子上尽力相助护送,所以还算安全。

萧云鹤早就收拾好了一套行院,将吴家父女一行人等安顿了下来。只等他们休息好身体,挑个良辰吉日,就要迎娶佳人了。吴仲孺眼看着婚期将近,也总算是暗暗吁了一口气:这门婚事,总算是有着落了……

汉王要大婚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