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神皇纪元> 第二百五十八章 联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八章 联姻(1 / 2)

神皇纪元 夜尽长安 更新时间 11个月前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臣在!”三名大将应声出班。

老头看着他们三人,满意的点头笑了笑,说道:“三位爱卿,就是我大齐如今最得力的战将。还望三位勿辞劳苦,率兵前往朔方、临泾、凤翔御敌。”

“臣遵旨!”三人都拜倒下来,高声应诺。

老头可没忘了这时候照顾一下汉王的颜面,说道:“汉王,朕虽然已经下达了圣谕,但具体如何调兵如何谴将,还请你这个尚书令来细作安排。稍后散了朝,你就与李怀光、浑、李晟等三人一起到阁部与兵部,分拨粮草军械,择日出征。选好了日子,就来告诉朕一声。朕要亲自在太庙为三位将军饯行壮威。”

萧云鹤站出身来:“臣遵旨。”

眼下地情形就越发的明显了。汉王就是要趁自己身边这几人还没有散去地时候,一鼓作气扳倒了陆升和霍仙鸣。现在李怀光等人虽然走了,可他汉王却又拣了个大便宜去抄陆升的家,说不定会混得比以前加风声水起。

老头也不傻,他十分清楚眼前的情形,要办掉陆升和霍仙鸣,这就是汉王的主意。所以他也就顺坡下驴的让陆升和霍仙鸣当了替死鬼,安抚汉王及李怀光等人。之所以安排汉王去查抄陆升,一来是嫌这件事情太过麻烦怕太子惹祸上身,二来,也是想照顾一下汉王的情绪。毕竟汉王身边的一些亲信,现如今可都是典掌了大齐的军事了,手中马上就要握上兵权,并且肩负起抵御外寇的重任。万一在这件事情上让汉王受了委屈,要是闹出别扭可怎么收拾?

汉王这拨人,可是击败了朱与姚令言的!----老头可没敢将这个给忘记。朱都那样难以对付了,如果不把汉王好好的哄住,万一他闹起了情绪,那岂是好玩的?所以,老头只好又用起了习惯的手段,两边哄着,谁也不得罪。

萧云鹤又何尝不清楚老头的心思,除了一如既往的对他进行鄙视,自己也清楚的感觉出了一个信号:皇帝,已经对我越来越忌惮了!

朝堂上的那些臣子,则是感觉眼下朝堂上的情形也越来越清楚了:原本是东宫、汉王、陆升与霍仙鸣四家争鸣,现如今瞬间倒去两家,只剩了东宫与汉王府了!而且,皇帝也正在十分小心的要将一碗水担平,谁也不敢委屈。

当日散朝后,萧云鹤与李晟、浑、李怀光等人聚到了阁部,一起商议出兵的各项事宜。从粮草到军器,再到军饷马匹,三支大军的各项事宜一一处理下来,居然就到了傍晚。一切准备就绪,挑了三天后的一个黄道吉日作为出征的日子。

大事处理完毕后,萧云鹤将这些人都请到了自己府上,算是为他们饯行。李怀光没忘了当初在高陵时说的话,特意将自己的义子石演芬也带了来。让他从此跟在汉王身边,代自己服侍汉王,算是报答救命之恩。萧云鹤苦苦拖脱不下,只得收下。

石演芬是个典型的西域胡人,筋骨粗大颇有些勇力,难得的是也有一颗忠义之心。萧云鹤对他的印象也还算不错,再者汉王府如今也正是用人之际,也乐意将他收了下来。这样一来,他与李怀光这个封疆大吏、统兵大将的关系就加铁了。

汉王府里摆了一桌酒宴,请来了几个曲乐坊的美女娇娘献上了舞曲。酒至半酣的时候,门吏来报说老太师颜诗章与工部尚书、检校左仆射李勉来访。萧云鹤连忙叫请了进来。

颜诗章还是一如既往的精神抖擞胜过少年,一旁的李勉看似气色也还不错。两个老头子都笑呵呵的走了进来,对萧云鹤等人拱手说道:“老朽等不请自来,打扰诸位雅兴了!”

李晟等人自然是起身还礼,笑脸相迎。虽然颜诗章与李勉现今都没有当权主事了,但他们都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平日里很受人尊重的。李晟等人也都是识趣的人,这饯别宴也吃得差不多了,两个老头儿约好了一起来,自然是有事情要商议。于是他们都纷纷请辞,萧云鹤也没有刻意相留。送他们各自回了府。

萧云鹤让府里的下人收拾了一下宴席,另外备上了清茶点心请二位老者坐下,对他们一一拱手说道:“二位先生夤夜来访,必是对学生有所赐教了?”颜诗章曾教过萧云鹤书法,李勉是萧云鹤的启蒙授业恩师,所以萧云鹤就都称呼他们为先生了。

颜诗章抚着亮白的胡须,笑呵呵的对李勉说道:“玄卿公。我说得没错吧?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这汉王,不仅仅是文韬武略,而且知书达理宽厚待人。”

“不错、不错。”李勉比较干瘦,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了一道缝儿一般。笑眯眯地看着萧云鹤说道,“老朽自从失了汴州,一直深入简出羞于见人。今日若不是老太师力邀我前来,也仍然法亲眼见识到汉王如今的风采与气度。”

萧云鹤略略笑了一笑:“二位先生过奖了,学生惭愧。“唔……”颜诗章轻嗯了一声。然后说道,“大人如愿以偿为朝廷社稷铲除了陆升与霍仙鸣,老朽等人特意前来恭贺。听闻大人受了皇命要去查抄陆升及其党羽。知道大人心中可有了盘算?”李勉也轻点了点头,算是附和颜诗章的话。

萧云鹤略自思索了一下,说道:“学生以为,陆升在大齐朝堂上经营数十年,结下的仇家极多,同时党羽也异常众多。要查办陆升,就如同要将一根大树连根拔起,其实并不太容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在拔树的同时坏了土壤,株连到许多的人,坏了大齐根基。”

“说得不错。”颜诗章点头赞道,“陆升在朝中数十年,当年盛极一时的郭老令公郭子仪都尚且俱他三分。可见此人地威力所在。这些年来,由于战乱和外寇等等一些原因。陆升有些势弱了,但与他关系密切的达官显贵甚至是皇亲国戚也在不数。如果要将与陆升有关的人全部查办,当今朝堂不知道还能剩下几人。大人那句话说得好,稍有不甚,就会伤动了大齐的根基。所以,我们两个老臣,倒是想给大人提一个建议。”

“二位先生请讲!”萧云鹤当然乐意听一听这两个老者的意见了。他们两个加起来都有一百五十岁了,算是三朝老臣,对眼下朝堂情形自然远比他萧云鹤要清楚得多。

颜诗章微微笑了一笑,说道:“老朽地建议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得饶人处且饶人。如今陆升倒了,他的那些党羽没理由不想着为自己谋条生路。这些人,其中或许有些是罪大恶极的,自然不能放过。但也不排除一些人,是迫于形势或是被逼干了一些坏事。大人如果能够对他们宽大处理,必定让这些人感恩图报誓死报效。大人如今正是收聚人心建立威望的大好时机,一定要谨慎小心,切不可鲁莽霸道。”

李勉也说道:“老太师说得对。朝堂之上,往往就是这样的。有人得势了,自然会有许多地人投到他门下或是听命行事。一等风向变化,这些人又会马上改换门庭。或许这种人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品德,但这也代表的一部份人心。仕人豪门之间,往往盘根错节彼此关系十分地密切。所以,查办陆升这件事情,只有谨慎的处理,才会不竖下太多敌人,立下恩威。”

萧云鹤听他们二人说的这话,也算是合情合理。虽然嫉恶如仇锄恶务尽是难得的品德,但有些时候,要根据具体的事实来办事了。颜诗章说得对,如果将与陆升有关的人全部办了,眼下大齐还不知道能剩下几个仕人官员,还不统统要查办光了?萧云鹤何等乖巧的人,听完这些话后便预料到,颜诗章与李勉这两个老鬼,肯定是早早有备而来了,于是笑问道:“二位先生,今天一定是有重要机宜要面授学生了?”

颜诗章呵呵的大笑起来,对李勉说道:“玄卿公,我说得没错吧!汉王大人地机智与聪明,已经非比往日了。事到如今,我们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吧?”

“好、好。”李勉也笑着拿出了一份纸稿递到了萧云鹤的矮几前,说道,“这是我们两个老朽,与其他几个退隐的老臣聚在一起商议出的一份名单。这上面。有当今大齐几乎所有的重臣、显贵、豪门仕族以及皇亲国戚地名字,以及他们这些年来与陆升之间地一些恩恩怨怨。倒不是老朽等人喜欢在背后论人事非,只是希望这些东西,能够帮上汉王一点小忙而已。”

萧云鹤拿起纸稿略略地翻看几下,这本如同史书一般的纸稿,居然详细的记载着当朝要人的许多事迹。这对不熟悉眼下情形的萧云鹤来说,异于是雪中送炭一般了。虽然这些不能当作什么证据。但有了这些资料来做参考和指引,要去查办陆升党羽,就会事半功倍顺利许多了。

“很好。”萧云鹤由衷的说道,“学生多谢二位先生了。”

颜诗章呵呵地笑道:“我们这些老家伙,办不了什么事情了。唯有脑袋里记着许多的事情,希望拿出来还能发挥一点作用。大人,眼下的大齐,正需要你这样年轻而有能力的人支撑起一方乾坤来,你可是任重而道远呀!若有用得着我们这些老朽的地方。还请不要客气,尽管开口。”

萧云鹤一听,心里就有些乐了。如果能有颜诗章和李勉这样有名望、有学识、有能力而且老而持重地人在自己身边辅佐。且不是好事一桩?于是顺势说道:“二位先生已过秩仕之年,却仍然不辞劳苦在朝中任职,让学生比敬佩。学生倒是在想,如果二位先生能有时间多在学生身边指教一二,学生一定受益匪浅!如果二位先生不嫌弃学生府上简陋,倒是可以为二位先生收拾出两间静室来,以供二位先生住到府上,时时对学生耳提面命。”

“哦?”颜诗章颇感一些诧异的看向李勉。随即呵呵的笑道,“玄卿公,看来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却被汉王大人器重了。你说吧,你愿意到汉王麾下来效劳么?”

“不敢、不敢!”萧云鹤连忙说道。“学生决不敢让二位先生屈尊到府上就职……只是,二位先生若有闲时。不妨来府上小住几日,也好让学生时时聆听教诲。二位先生就是学生的老师,这样一来也好让学生尽上一些孝道。”

李勉也微笑起来:“大人如此拳拳之心,我们两个老朽,哪里还敢不听命行事的?反正我们二人都已秩仕了如今官居闲职事可作,有时间来汉王大人府上叨上几杯茶水喝,也是个不错地消谴。”

“如此,学生就谢过二位先生了。”萧云鹤心中欢喜,对二个老头子拱手拜了一礼。

大齐的仕人们,是最注重名望与身份的。如果颜诗章与李勉这两个名宿也投效到了汉王府上,以他们当前地影响力,异于就是两块大招牌,对萧云鹤以后招拢人心会有极大的帮助。而且他们二人都是久历仕途智虑忠纯,就如同两本活典籍摆在了汉王府里,其中的价值是法简单的作个衡量的。

“免礼、免礼!”颜诗章呵呵的笑道,“老朽已经年近八十了,老不堪用。除了平日里写得几个大字来自娱自乐,倒也没什么可以指教大人的。不过,如今老朽却有一事要提醒一下大人。”

萧云鹤连忙正色道:“先生请讲。”

颜诗章抚着长长的亮白胡须,轻皱眉头说道:“老朽听闻,汉王前不久曾推脱掉了一棕婚事,对吗?”

“正是。”萧云鹤想了一想说道,“端王傅吴仲孺要想嫁女给我。但当时刚刚光复国都大事未定,而且我地妃子们尸骨未寒,我便推辞了。”

颜诗章略略点了点头,说道:“大人这么做,也是合情合理的。不过,眼下老朽却建议大人,主动重提此事。老朽与吴仲孺略有一些交情,他的那个女儿也曾见过几次,的确是个得体而娴淑的女子。这倒不是重点,重要地是……吴家与郭家的关系,向来十分地密切。吴仲孺是郭子仪的女婿,而郭家就是眼下国都第一豪门,这个想必不用老朽多做说明了。如今汉王大人一举扳倒了陆升,对于郭家来说异于是他们的大恩人……如果再趁势与郭家的人联姻,那么……”颜诗章略略的微笑起来,止住了后面的话。

“大恩人?”萧云鹤对这三个字有点不解。

“老太师说得不错。”李勉接过话题说道,“郭子仪功高社稷却不震主,郭家一门恩荣比。他有八子七婿,子孙数十人,大部份都进入了仕途。而且郭子仪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连与大人关系极为密切的李怀光、楚彦等人,都曾是郭子仪麾下的将军。不过,郭家的人历来都比较低调,不喜欢张扬。但他们一家人在天下仕人间的影响力,是人可以比拟的。举个例子,连朱那样的猖狂逆贼,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郭家的人乱来。不过,陆升是个嫉妒心极重的人,这些年来他仗着自己的权势一直处处为难郭家的人,先后将郭家的几个女婿和子孙给查办流放了。从此,陆升就成了郭家最大的敌人。”

“原来是这样……”萧云鹤顿时恍然大悟,脑袋里飞的盘算着:郭家,大齐第一豪门……如果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我就不再是根的飘萍了!眼下我扳倒了陆升要去查办他的党羽,正是个收拢人心建立名望的大好机会;如今又有了颜诗章与李勉这两个当朝名宿来相助,如果再有郭家这个大豪门的支持……那汉王府要飞黄腾达,岂不是指日可待?!

想到这里,萧云鹤心中也略有了一些兴奋,正色说道:“二位先生指教得恰到好处。学生明天,就去拜访一下郭家的人。只是不知道……该先去拜访谁的好?”

颜诗章缓缓的抚着长须,意味深长的说道:“郭子仪的长子郭曜,在朱叛乱前不久归天了。现如今,郭家辈份最高、名望最大的,首要是赵国公,郭;其次是郭子仪的六子,驸马郭暖。老朽建议,大人先去拜访一下郭。因为他至幼就跟随在父亲郭子仪麾下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本身也是个能征惯战的宿将。只是这些年来老病了才赋闲在家。他与大人,应该加投缘一些。而且他有个女婿,两年前也正是被陆升栽害,一家人都被贬到了岭南。大人如果登门拜访,他还不倒履相迎?”

萧云鹤点头说道:“好!明日,学生就去拜访一下郭!”

第二天清早,萧云鹤就张罗着准备去拜访一下郭了。国都城实在太大,而且他又不知道郭的府第在哪里,于是只好叫来了导盲犬似的人物俱文珍。

俱文珍有些愕然的眨巴着眼睛,说道:“大人,几年前郭老公令病重的时候,你不是奉圣谕带着飞龙骑去拜访过郭家吗?怎的又忘记啦?”

萧云鹤详装愠怒的瞪了他一眼:“什么飞龙骑、我什么时候去过郭家了?”

俱文珍嘿嘿的笑了笑,心想这汉王的健忘症又发作了,于是说道:“建中元年时,大人奉当今圣上之命,去拜访病重的郭老公令。当时皇帝令大人在皇宫禁苑飞龙厩里挑选了三百匹御苑好马,让王府三百余甲士骑坐了陪同大人一起去了郭家。于是,王府的私兵从此有了飞龙骑这一个雅号。郭家的子孙大部分都住在城南汾阳王府里,也有一些散居在国都其他里坊。不知道大人想去哪一家?”

萧云鹤烦闷不堪的真想蹬俱文珍两脚。说道:“你这厮,一嗦起来还真是没完。你就跟我说郭住在哪里不就完了吗?!”

“哦,是、是!”俱文珍赔笑着说道,“郭现今住在国都南面安化门附近的昌明坊。城南汾阳王府里,则是住着郭暖等人。”

“行了,我自己去昌明坊。”萧云鹤说道,“你最近地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些赈灾退款的事情。可不能耽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