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材料为王> 第六十三章 左右为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三章 左右为难(1 / 2)

材料为王 急冻人 更新时间 2019-10-05

 【刚刚转入一个新领域,需要一个引子,作者也需要整理一下思路,进展可能稍慢一些,请大家耐心等待。后面的好戏将接连出台,yīn招损招不断,主角将连门g带坑,实现第一次起步大发展】

“这也太贵了吧!一个夹头要600多,一件车刀要500多,一把内冷式钻头要900多,一个铣刀盘要1500多,岂有此理,就算是从西德进口,但也哪有这么贵的!”

郭逸铭正在办公,听到隔壁相邻办公桌上,舒雨菲突然之间大发雷霆,手掌把办公桌上一份报告拍得嘭嘭作响。等他看过去,只见舒雨菲已经是气得满面通红,话都说不出来了,只是抄起手中钢笔,唰唰唰唰在报告上奋笔疾书,几下就写完,然后气冲冲地将报告扔进了已处理完毕的文件筐里。

“什么事情这么生气?听起来像是要钱的?是精加工车间买刀具?这价格是有点咂舌啊!”他懒洋洋扔下手中笔,伸着懒腰大大地打了个哈欠。前段时间忙着配合DEC大战IBM,战况jī烈,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一直呆在美国不敢离开,就连睡觉都绷紧了神经,脑子里时刻都在考虑各种应变措施,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

好容易战役告一段落,DW联盟首战告捷,虽然不是最终结果,但他总算可以松口气了。紧张的神经一放松下来,人就感到特别疲惫,懒洋洋的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偏偏由于前段时间他不在办公室,堆积下来的文件特别多,还都是需要他亲自审定批阅的,连续看了两个多小时文件下来,人也感到有些乏力。

舒雨菲一闹腾,他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休息一下。

他不问还好,一问,又把舒雨菲的怒气给勾起来,余怒未消地说道:“精加工车间实在是太不像话了,就是一批刀具而已,就要十多万!原来国产的刀具不是用得好好的吗,怎么不能用了,非得要买进口的!也不是说不让他们买,可你至少要适可而止吧,拢共才100多把刀具,就要十四万元!是十四万美元,不是人民币!要是换算成人民币就是三十九万!什么破刀具要三十多万!他们真的是太不像话了,花钱大手大脚,也不看看时候。公司刚刚和IBM打了一场大仗,资金还没有回笼,正是紧张的时候,还敢这样乱花钱。我看啊,一定要对精密车间好好整顿整顿!”

她的怒气也有道理。

虽然现在人民币对美元的公开外汇价格是1.5:1,但这是指非贸易兑换价,也就是说从国外汇入美元按这个牌价兑换。但如果是对外贸易价格,则人民币对美元实际价格是2.8:1,一美元兑换人民币两块八毛。

低进高出,赚一美元就等于赚人民币两块八毛。但要从国外买东西,也是要按照两块八算,这就抬高了进口成本。国家试图以此推动对外贸易,同时提高国外商品进口价格,用非关税壁垒将外国货阻挡在国门外,尽量多赚取一点外汇的意图非常清晰。

从国外进口刀具,也属于贸易进口,这个牌价就要按照2.8:1来计算。不算进口税,14万美元的进口价也高达39万,难怪舒雨菲会气得拍桌子发怒,直接就将这个申请给否决了。

“把报告给我看看……”

郭逸铭看她一幅气尤未平的样子,也对精密车间的这份请款报告感到好奇。39万不是个小数字了,而且刀具这东西属于消耗品,100多把看着多,实际上也不经用。要是精密车间隔三差五就申请买一批进口刀具,说实话连他也会生气的。

“喏,你看,”舒雨菲气呼呼地拿起报告,走到他桌旁,一把将报告拍在他面前,显然怒气值还处在高涨中,“精密车间说了,国产刀具磨损太快了,每加工二三十个零件,刀头磨损就会使得加工件精度直线下降,所以想买批进口刀具回来试试!”

“磨损这么快!”

郭逸铭也是吃了一惊,立即展开报告,从头至尾认真地看起来。随着阅读进度的深入,他眉头也渐渐皱了起来。

他不是搞金属材料的,但与同所的金属材料分院打的交道多,也知道金属材料对高精密加工的重要性。从报告上看,国产的硬质合金钢确实不敷使用,质量太差了。而国外的,尤其是德国、美国、瑞士却在超硬质合金材料研究上有了重大进展。他们采用了涂裹外层涂料的方式,在刀头外加了一层超硬质合金涂层,使得刀头的磨损寿命延长了两到三倍,切削精度和速度也提升了1.5倍,的确比国产的品质好太多。

但是和品质上升同样提升的是进口刀具的价格,整整比国产刀具高出十倍!

嘶!

他牙痛地抽着冷气,揉着额头为难了。

这个报告不批吧,精密车间的请款原由也很有道理。国产刀具确实不顶用,如果继续沿用国产刀具,那么加工件的精度和稳定性就无法得到保证。同一批的加工件,可能品质都会出现较大差异。挑挑选选找出合用的优质品,可能造成的制造损失比购买进口刀具还贵。可是批的话,以后每月几十万的刀具开支,也实在是太昂贵了。

他左右为难了半天,还是扭开钢笔帽,叹着气在报告上签署了“同意少量购买,实际试用以后上交使用报告”的决定,然后肉痛地将报告递还给舒雨菲。

“你同意了?”舒雨菲看看报告上他的批语,瞪大了眼睛道。

“总得让他们试试吧!试都不试,直接就否掉,是不是显得我们太官僚了一点。”郭逸铭也不情愿,可国产货不争气,他又有什么办法,只能唉声叹气地摇摇头,“精密车间对我们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各个半导体制造设备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我们在这里省了钱,可能就要付出设备效率下降、寿命缩短的代价。所以先不忙急着下定论,看看效果再说吧。”

“那么如果进口刀具的确好呢?以后定期向国外进口,这可得多大一笔钱哪……”舒雨菲比他还心痛,心不甘情不怨地说道。

“我也不知道……”

郭逸铭就头痛在这个地方。如果真要进口货也是银样蜡枪头,品质只是稍好一点、甚至还不如国产货,他倒可以理直气壮将其否决掉。可根据他从材料所得到的消息,其他单位也有少量使用进口刀具的情况,所以对这个问题,他也有一些了解。而事实证明,进口货就是比国产货强,还不是一般的强,而是强许多!

他又有什么办法。

谁叫人国外早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各种合金配方的试验,而那时我们还处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给我们带来的战争伤痛中,每年数百万两白银的赔款哗哗地向外流。人民连饭都吃不饱,民怨熙熙,国家正处在大变革的前期,哪里有资金、技术和精力来研究什么金属配方。

此后的北洋执政初期,倒是出现过极为短暂的一段稳定期。并随着一战开幕,欧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也忙着发战争财,国内迎来了难得的繁荣时期。可这是畸形繁荣:那时国家才刚从封建制度下解脱出来,基础工业薄弱,民族资本也忙着搞来钱快、对技术要求不高的轻工业,榨油、纺织、皮革之类,同样没有开展重工业研究与发展。再来是军阀混战,这就更惨了,军阀们为了争地盘,有一点钱也投入到军火购买上,从国外买比自己生产要便宜多了。结果除了山西阎老西有点种田的意识,发展得稍好一点,其他军阀占领的地方不但工业没有发展起来,原来从清朝继承下来的一点点薄弱的基础工业,也都全荒废了。

中原大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数十年来,国内一直处于兵荒马乱的局面,也直到建国后,才开始正儿八经地搞起工业来。

但要在一贫如洗的新生国家,啥都没有的情况下从头搞工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没有钱、没有技术、没有高素质工人,东北、山西还有一点点工业基础,但受战乱影响,也破败不堪。大批目不识丁的文盲,连什么是机械化大生产都不知道。仅仅是将这些基础夯实,就飞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用了三十年时间,总算培养了上百万大学生、技术人员,几百万基本可以适应工业化大生产的工人队伍,从苏联搬来了一套可以自我升级的关键重工业项目。这样艰难的起步,能够在某些方面追赶且接近国外先进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能苛求更多么?

唉,万事开头难,再难也只有一步一步往前行。

舒雨菲已经将报告拿了回去,在桌面给她专门配置的办公电脑上,打开中文文字处理系统,用一根手指,一戳一戳地艰难输入着申请内容和拨款金额,郭逸铭还在茫然地望着对面墙壁。

材料,材料!

倒底搞不搞呢,是现在搞呢,还是再等等?

郭逸铭不想太早就大张旗鼓地把材料科学搞起来,他本来有自己的一个计划。虽然他从事的是电子材料研究,但大学时也上过材料课,对金属材料并不完全陌生。虽说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也没有完整的工艺流程,书本得来终是浅,但准确的配方、对制造工艺关键环节的重点说明、一般性的制造设备介绍,足以让他按照正确的路线走下去,效率绝对是远远超过国外同行,赶上并超过对方也是可以实现的。

毕竟材料科学是最难进步的科学,全靠长期持续不断的时间、资金投入,并随着总体科技水平的进步,而缓慢踯躅前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