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匡政之路> 第二百零九章 新职位新责任(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九章 新职位新责任(一)(1 / 2)

匡政之路 曾鄫 更新时间 2023-06-13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第二百零九章新职位新责任

苏望坐在县政fu办公室里翻阅着渠江县相关企业和各乡镇的经济情况。市里很快就通过了提名苏望为渠江县常务副县长人选的决议,让期盼市常委会卡一卡的傅刚等人很是失望。

渠江县常务副县长一职悬而未决一段时间,除了渠江县内部矛盾之外,重要的还在郎州市上下对这个大坑垂涎的人太多了。不少想填坑的人纷纷各展神通,想为渠江县为人民服务。可是市里前几位大佬的态度一直没有明确,所以尽管有人在上串下跳,可没有人敢出来拍胸脯。

现在突然杀出了一个苏望。按道理说,渠江县常委通过的人选只是市委的备选方案之一,市常委会可以同意,也可以另行任命其他人选。所以傅刚等人才有这样的期盼。

可苏望在市里有人,他在朗州市常委会上有詹利和和安明华两张保底票。而市委书记黄云才对苏望印象不错,觉得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年轻干部。只是开始的时候多少还有点担忧,贸然从一个镇提拔到分管一个县的经济建设工作,太过年轻的苏望不知道顶不顶得住。不过在与詹利和一番沟通后,加上了解到情况后有了其他考虑,黄云才决定先给苏望一个机会,于是便点头答应了。

市长张元会则思前想后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跟着黄云才的意思走,对苏望持支持态度。现在省里的形势还让人摸不清底细,老jiān巨猾的他不想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授人以把柄。

前三位大佬都表示支持,还一位很强势的政法委书记表示全力支持,其他市委常委们也犯不着跳出来当恶人了,纷纷顺水推舟,就算对苏望有看法或对这个坑有想法的常委们也只是弃权中立,于是苏望的任命在市常委会上被迅速通过。接着又在渠江县人大常委会上通过了对苏望常务副县长的正式任命。戴党生一系虽然被大力打压,可是根子还在,对县人大等单位的影响力还是有的,否则当初那个谣言传出来,孙吉盛和傅刚也不会暴跳三尺,无比的忌惮。加上蔡卫红在幕后推了一把,所以才有这非常迅速高效的会议和高票的任命通过。

苏望离开了富江镇,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就会放弃富江镇。按照惯例,富江镇是苏望的“根据地”,其他人在一般情况下都会优先考虑他的想法。于是苏望毫不客气地把钟秀山推出来接任镇党委书记,潘维推出来接任镇长,蔡浩接任镇党委副书记。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苏望满意,戴党生满意,蔡卫红也很满意。组织委员则根据孙吉盛的意图任命了县委组织部的一名副科长,这样既照顾到孙书记的面子,又给了陈爱国面子,也算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其他如镇武装部长曲连胜是陪太子读书的角sè,能保持原位就不错了,对能不能获得提拔也淡了心。宣传委员佟中志、副镇长杜远驰、副镇长叶育红、镇长助理杜德胜虽然此前在工作上都很配合,苏望对他们的为人和能力也都认同,但是由于资历和刚提拔没多久,只能先保持原位了。

苏望唯一比较关注的是镇纪委书记刘宇生,他从苏望到富江镇之后,几经挣扎和犹豫,最后还是坚定不已地投入到苏望麾下,与原富江镇派出所所长宋红阳、镇财政所所长路建设、镇党政办主任曾伟亮被合称为苏望麾下的“四大金刚”。

苏望通过蔡浩的渠道了解过,刘宇生跟县纪委书记赵信的关系非常不错,甚至赵信对刘宇生有过“知遇之恩”。苏望正在盘算着,跟赵信好好沟通一下,看是不是把刘宇生调到县纪委来,先进县纪委常委,担任县监察局副局长,级别调整到正科级。经过一段时间接触,苏望发现赵信是一个值得接触的盟友,他希望通过一些机会把两人的关系拉近一些。

如果能够将刘宇生调到县里,苏望计划让蔡浩兼任镇纪委书记,空出一个镇党委委员的名额来,然后让镇政fu一个副镇长补上去。人选苏望几经思考初步定为副镇长杜远驰,因为他资历够了,平时工作时也表现出很负责任的态度。苏望的观点很明确,手下的干部有能力、有责任心最好,能力不强但有责任心也可以,可是如果没有责任心,就算能力再强也不行。而且很明显他是走陈爱国这条线上来的,提拔他对拉拢陈爱国也有益处。

至于叶育红,这位很有能力,完全撑起富江镇农业工作的副镇长毕竟资历还浅了些,而且刚刚才从技术方面转到仕途没多久,还需要再历练一段,贸然把他推上镇党委委员位置,弊大于利。

而对于曾伟亮,苏望还希望他再磨练一段时间。因为苏望觉得他外圆内方、执行力强这两点做得还不错,只是有些事情在度上的把握还欠缺老练。如果能够历练好,苏望希望能将曾伟亮安在县政fu办任副主任,他也希望有个心腹之人帮他看住这一块。

现在的苏望在认真地翻阅着渠江县境内大小企业和各乡镇经济情况的材料。排在前列的是渠江造船厂和渠江纺织厂,这两家当年郎州地区的明星企业,渠江县的骄傲在大环境下半死不活地过着。哦,渠江造船厂还稍微好些,富江镇砸了上百万元造客船,让它的日子好过了一些。渠江纺织厂则是十口气出了九口气,只剩一口气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