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重生之娱乐网络帝国> 第十二章 借势上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借势上位(1 / 2)

重生之娱乐网络帝国 妖卌 更新时间 2023-06-1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这个方案不错,恩里克!你事后列出这个游戏机成本和需要研发的资金,至于游戏问题,我已经有了十几款这种小游戏的方案。”苏明鼓励道。

大家显然一惊,没想到苏明已经谋划到这种地步,既然掌握了十几款游戏。

苏明没理会大家惊讶的目光,接着说道,“大卫,如果这款掌机能够成功的话,我打算让公司80年进入家庭游戏机市场。但是现在美国的游戏很多都是粗制滥造,这样会导致客户流失。我认为其他厂商的游戏卡如果得不到我们公司的游戏认证,就不能在我们游戏机上运行,可以吗?”

“可以,没有问题。”大卫兴奋地说道。后世的大卫正是因为游戏市场混乱,才导致离开雅达利公司,创立自己游戏公司的。

“我建议这款掌机的市场定价为88美元/台。”波恩发表了他的意见,“刚才我统计了公司员工对这款游戏的评价:26人认为很好,14人认为一般;35人表示愿意购买,5人表示考虑中;而希望价格都在100美元以下。因为大家都是游戏制造业的人,对游戏机成本比较清楚。但以普通消费者的观点来看,觉得这款掌机只要在100美元以下都有购买的。”因为79年时,电子芯片价格还是相当昂贵的,一台8080cpu的电脑都在1万美元左右,不向后世8086cpu都成了地摊货。

大家也认为这个定价比较合适,经过商讨于是把出厂价定在88美元/台。

接着大家明确了下任务,把开发团队暂时分为2队,每队5人。恩里克被任命为第一组组长兼硬件设计师,负责掌上游戏机的改进和游戏卡外插式掌上游戏机开发,并支援大卫开发家庭游戏机;大卫被任命为第二组组长兼游戏软件开发师,负责家庭游戏机机开发和游戏软件开发,现在要协助生产部进行游戏机检测。市场现在只有3人,主要在是一周里拿出掌机推出方案。

“下面由我们的董事长兼ceo发表下总结。”会议差不多结束时,温特沃什说道。

“我们公司现在首要任务是推出掌上游戏机,打响我们公司的名气。”苏志东最近也恶补游戏机的知识,明白游戏产业的暴力。“产品推出顺利的话,将以明年推出家庭游戏机和街机。我们公司定位于高品质游戏,方便娱乐为目的,所以掌上游戏机和fc机将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也希望在座各位大力支持,把‘爱玛游戏’建设成为游戏机界的翘楚。”

一周后,波恩带着策划书来到苏志东的办公室,来商谈推出策划的事情。

“我认为,公司应该投入全方位的宣传,短期内使每个美国人都知道我们公司的存在,了解我们公司的产品!”波恩说道。波恩以前是阿迪达斯加州分部的经理,对市场运作很有一套。“因为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是面向青少年人员,市场部打算找一个知名的篮球明星作为我们产品的代言人。苏明预计进行2周的电视宣传和报纸宣传,4月21日可以正式推出市场。现在我们已经联系了十几家商场,都表示对我们产品有意向。但是由于对我们公司没有信心,只愿意带卖我们产品,每件产品将提成10美元,如果我们产品不能销售完,就必须接受无条件退货。”

“波恩,预算大概多少啊?能为大家讲解下,资金投入比例吗?”苏志东翻看着市场部的策划书问道,他也知道作为新厂商的困难,所以答应了卖场商家的要求。

“预算经费大概50万美金,报纸大概40左右,电视占60。如果找代言人经费另算,现在著名运动员的代言费用一年大概50万美金。”

确实作为新成立的公司,想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游戏机市场中站稳脚跟,必须打响知名度。虽然中国有句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现代社会中,早已经不再适用。当然优秀的品质和完美的服务是保证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石。宣传是现代商业不可缺少的环节,虽然波恩的宣传策划没有问题,但是看惯后世的苏明,开始回忆起后世著名的销售案例。

耐克,可口可乐,任天堂,索尼等等有关这些公司的在脑里一一回顾。不行,后世苏明看到的都是公司成名后才推出的,而我们公司还没有被人所熟知,所以苏明要找不知名公司而造成的轰动。“对了,借势!”苏明眼睛一亮,“借势就是狐假虎威,借助知命人士帮助我们宣传。这就如同找代言人一样,不过借势不需要花代言费。”

想到此时,苏明就把他的想法和波恩一说,波恩也眼睛一亮,仔细打量苏明一番,看苏明到底是不是11岁小孩儿。

“哦,上帝!小苏,你真是个商业天才,这样宣传费用至少可以省下一半左右。”波恩有些激动。

不久,外界就流传着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制造了一款跨时代的游戏机。刚开始只有少数计算机学院的人说玩过这个游戏机,几天后发展到学校很多人都亲眼见过这款跨时代的游戏机。

“该死的主编,竟然让我采访这种无聊的流言。”《洛杉矶时报》的记者恶狠狠地诅咒道。“我都打电话向计算学院确认了,没有这件事,愚蠢的主编非得要我来现地亲自采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