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内地娱乐开发商> 第一七七章 挑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七七章 挑战(2 / 2)

此时,前面工地上有了点小纠纷,郎丰告了声罪后,前去处理。

梅花公司的总部大厦,最后选择的是五点梅花方案。总部有五栋菱形大楼组成,呈梅花阵分布,中间用连廊相接。这个设计方案,与他们的公司名称非常契合,秦天柱对此非常满意。

秦天柱等几个梅花高层,站在还是一片红褐色的新翻地上,开始指指点点,勾勒公司总部大楼的蓝图。周嘉朋更是兴致勃勃,考察起公司新驻地的周遭地形。

唯有金光华这一路上都是默不作声,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

秦天柱好奇问道:“光华,怎么了,这以后就是我们的新家了,你难道对公司的新总部不兴奋吗?”

“公司要有新居,我自然是高兴的。只是心中有些心事,总是放不下罢了!”

“是关于市场方面的事情吗?”秦天柱也看得出来,金光华这段日子一直兴致不高,只是他自己不说,秦天柱也没多问。

“是的,市场反馈的情况不太美妙!”

前段时间,秦天柱老老实实上了几天课,金光华考虑到自己老板毕竟还是学生,也就没多去打扰。眼下,秦天柱问起,他也就不再隐瞒了。

“一个是回款的问题。我们的剧卖给朝廷台,回款问题不大。而卖给地方台的电视剧,一直就有回款难的问题。我们的《妻子》卖剧款,东方台用了半年时间结清,粤东台与之江台是去年年底才结清的。

《春光灿烂》的回款问题恐怕会更加艰难,秦少,公司甚至有可能要计提坏账的准备。根据几个地方电视台的反馈,他们对我们这部剧可是又爱又恨。爱他是因为《春光灿烂》的收视率高,恨他是因为《春光灿烂》的收视率太高,高到了他们有些难以承担的地步。就是资金实力最强的东方台,也向我们诉苦,坦言可能需要一年时间才能结清款项。至于像实力偏弱的蜀川台,更是有反悔之意,直言几年之内没办法结清款项。”

秦天柱真是郁闷坏了,“怎么会这样,成绩太好也有错?”

金光华分析道:“这些地方电视台之间竞争激烈,我们的《春光灿烂》与《还珠二》炒得火热,这些电视台非常想拿下其中一部的首播权以提高电视台影响力。这时,对我们与《还珠二》两部剧来说,就是个卖方市场,几家电视台为求拿下首播权,报出的价码都非常高,有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经济能力。尤其是我们的《春光灿烂》,价格直接与收视成绩挂钩,这更加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不是收视越高,他们电视台收益越大吗?”

“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目前各个省级地方电视台的黄金档电视广告,大多是按年来卖,有的是按季来卖。一部电视剧收视率的高低与电视台的广告收入,没有立竿见影的直接联系。所以,现实的情况是,电视台希望电视剧的收视率高,来帮助拉动电视台整季或整年的收视率。但如果一部剧收视率太高而导致购剧成本直线上升,电视台又不能直接从广告费中立即得到补偿,电视台的这桩买卖就做亏本了。

根据我对这些省级电视台的调查,按我们《春光灿烂》的卖剧价格,如果一部剧的收视率有20-30点的高点,他们会比较满意,在效益和成本间平衡的较好。如果收视率高达40点甚至50点,对他们来说,成本大于效益。

我估计,这几家电视台可能原先也不曾料到我们这部剧的平均收视会有50点以上,当时为了抢得首播权,有些冲晕了头脑,估计不足,造成现在履行合同的困难。”

一听有部分购剧款难以收回的窘境,秦天柱有点烦躁:“这些电视台真是的,我们按收视成绩来卖剧,电视台也可以按每部剧的收视成绩来卖广告嘛。”

金光华也是在电视台干过的,他解释道:“这样一来,会给电视台增加不少工作负担。电视台都是些事业单位,习惯了按部就班,想要有点改革变动之类的举措,不是那么容易的。”

周嘉朋这时也走了回来,听到金光华与秦天柱的谈话后,他总结道:“光华说的这件事,说明了一个现象。我们梅花公司的电视剧,在国内的市场空间已经见顶了。如《春光灿烂》这种超高收视率的,国内电视台目前甚至已经消费不起了。”

确实,这是一个冷冰冰的现实。

或许,国内还有朝廷台这个大单位,资金雄厚,能够买得起大剧。但朝廷台的综合频道对剧种要求比较狭窄,除了主旋律剧,其他剧种的空间不大。如《春光灿烂》这种类型的,是没可能上朝廷台综合频道的。至于电视剧频道,虽然对剧种的要求更宽泛些。但影响力还不行,频道的市场渗透率也还不高,短期内难有作为。像梅花的《冬季恋歌》,在电视剧频道的收益水平就比较一般。

这可真是个坏消息。

秦天柱自言自语道:“要是我们梅花有自己的电视台就好了,每部剧的广告都单独拍卖,哪里还会有担心电视剧收视成绩太好这样的荒唐事!”

周嘉朋和金光华也知道秦天柱在说气话。金光华提醒道:“秦少,国内的政策环境,民营电视台是不大可能的。”

金光华这是提醒他不要在这方面有什么期望了,还是要关注现实问题。秦天柱倒是觉得,这方面困难虽大,但也不能说完全没可能。

周嘉朋说道:“国内没指望,那就只能指望海外市场了。公司虽然计划今年的作品可以少点,但毕竟还有每年1亿多的利息还款压力。市场开拓的事情,还是要动动脑子的。”

“这就是我担心的另一方面了。”

金光华今天似乎是来报丧的,没有给秦天柱带来任何好消息。

“东南亚市场,我们现在算是打开了,《春光灿烂》在东南亚的销售情况也很理想。但毕竟市场规模小,又是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短期内,东南亚的收益不会有太大的增加。

而在秦少看重的日韩市场,说实话,我们影视部愧对秦少的期望了。直到今天,在这两个市场,尤其是日本市场上,还没有任何进展。”

金光华说完,低下了脑袋,显然,他自己也感到影视部在开拓日韩市场上,让他脸上无光。

“难道我们的《春光灿烂》在日韩市场也没什么进展吗?”

秦天柱觉得,论制作水平,《春光灿烂》应该不弱于甚至是超过了日韩电视剧的水准了,理应有些成绩才对。

“是的,《春光灿烂》也不行。”金光华进一步详细解释道:“韩国市场上,kbs倒是以很便宜的价格买下了《冬季恋歌》和《春光灿烂》的版权,但他们对这两部剧根本就不重视,播映档期安排中2001年以后,我看,就是播了,也哪有作为。

日本市场上,富士电视台倒是对我们的《春光灿烂》有些兴趣,富士台本身在日本也有影响力。但他们说我们这部剧太长了,要把它剪成10集左右的篇幅,而且只安排在深夜档。条件太苛刻,我们影视部没有同意。”

从金光华的叙述中可知,他们影视部也不是说在日韩市场完全没进展。但金光华在梅花公司几年,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人,对这些边边角角的进展显然看不上眼。

秦天柱心情沉重,他当然也不会把日韩市场上的这点小进展太当回事。打不进该国主流,他是不会满意的。

说到底,日韩市场还是从骨子了瞧不上内地的电视剧啊,人家是俯视你的。这才导致他们就是决定引进了,也是扣扣索索一堆的限制条件,说到底是优越感作祟。

秦天柱自己一个人沿着江边慢慢踱步,思索破局良策。

大约一刻钟后,秦天柱突然回过身来,对着金光华和周嘉朋说道:“周大哥,光华。我们今年制作一部电视剧征服美国市场怎么样?”

征服了美国市场,还愁日本市场不为他打开大门吗?日本人不是崇拜强者吗?我就对症下药,征服他们的心灵。

(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