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国士> 第五百六十五章 议立新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六十五章 议立新镇(2 / 2)

国士 布丁熊掌 更新时间 2023-05-15

“啊!”孙元惊得张大了嘴巴。

老刘头,刚才咱们不是说得好好的要请朝廷设一个扬州镇吗,你现在却叫我去做宣府总兵,你这是演的哪一出啊?

众幕僚也是一阵‘骚’动,就有一个刘阁老的亲信上前柬道:“阁老三思,宣府总兵关系实在太大,这个职位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手的。”

刘宇亮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老夫要的就是事关重大,要的就是物议纷纷,要的就是不容易。”

刘阁老就是个‘混’了一辈子的老官僚,他的政治智慧自然不是孙元所能比拟的。

其实,孙元扪心自问,自己其实也没什么才能。说起智谋,其实不过是基于对于历史的先知先觉。至于带兵打仗的本事,那是因为以前‘混’过军史论坛,有超过同时代人的见识。至于武艺,穿越到明朝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成年人,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学武年龄,到现在也就比普通人强壮些,和人动手的时候只能依靠装备。说穿了他孙元也就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在现代社会如此,穿越到明朝也是如此。所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小人。

对于老刘的手段,孙元还是很佩服的,忙请教;“还请阁老明言。”

“妙!”当孙元还在疑‘惑’的同时,刘宇亮的几个亲信幕僚已经在击节叫好,闹得孙元颇不好意思。

好在在明朝人看来,武官都是标准的军汉,要的是有勇谋,孙元的‘迷’糊倒显得正常。

一个幕僚解释道:“孙将军,宣府的前总兵乃是杨国柱,宣大总督乃是卢建斗卢督师。卢建斗当初和内阁杨嗣昌杨阁老是政敌,而宣府镇的职责是拱卫京师,极为要紧。因此,杨阁老必然将手伸向宣府。因为,杨嗣昌就推荐陈甲做了宣大总督,还免去了杨国柱的宣府总兵一职,一便安‘插’自己的人手,由此可见杨阁老对宣府的着紧。”

孙元:“是啊,正因为宣府总兵一位如此要紧,刘阁老若推荐末将,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那幕僚道:“这就是阁老的意思,以孙将军现在的功劳,做宣府总兵实至名归。不过,必然被杨阁老反对的。那么,将军可以退而求其次,请朝廷另设一个扬州镇,防备贼军再次东进南京。如此,杨嗣昌保住了宣府镇,将军得了扬州总兵一职,各退一步,皆大欢喜。”

孙元瞠目结舌:“还可以这样?”

幕僚笑道:“以退为进。”

这种计策,也只有他这个幕僚来说,而不能出自刘宇亮之口。毕竟刘阁老乃是内阁辅臣,这点体面还是要的。

孙元真心地一拱手:“佩服。”

当下,刘宇亮就开始琢磨这举荐折子该怎么写。同时又派手下的幕僚先期押送十多万两银子去京城活动。

十万两银子,那可是上亿元人民币啊,不心疼也是假话。可只要能够买来一个军阀做做,孙元还是觉得值了。

看着远去的大车,孙元捏紧了拳头,现在是崇祯十二年,距离李自成进京,建奴入关还有四年多。不是他孙元不想在这场山呼海啸的民族大劫难中力挽狂澜。实在是手上实力实在有限,虽然在战场上接连获取胜利,那是因为预先知道历史的走向借势而为罢了。未来,他可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李自成进京,清军入关,哪一场不是几十万人的大会战。自己手头区区几千人马丢在战场上,只怕瞬间就没消耗掉了。

北方已然残破,又有诸多制约,现在是回江南的时候了。来刘头说得对,现在的退,是为了将来的进。只可惜,自己做出这个决策是基于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偏偏不能对黄佑明言。哎,希望他将来能够明白我孙元的一片苦心。<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