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大唐科学院> 第一七三章:黔州行,伏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七三章:黔州行,伏法(1 / 2)

大唐科学院 八方客 更新时间 2023-05-07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林毅拒绝了那兰为奴的请求,莫氏即高兴又有些惴惴不安。不过,比原来想象的要乐观。

回来后,立刻派人去找儿子莫那克。

儿子的命是保不住了,为了家族的利益,不得不丢卒保车。

如何向儿子开口?

从早上得知情况,莫氏顿时像跌入了万丈深渊。但来不及悲伤,有太多的事需要她出面处理。

现在,静了下来,独自来到夫君的灵位前,一股巨大的悲伤涌上心头,莫氏终于忍不住失声痛苦。。。。。。

那兰才十五岁,是个聪明伶俐的姑娘,平常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今天的变化实在太快,让她难以适应。

不过,有一点她是明白的:家里遭难了,而且是巨大的灾难。

对于一个近似奴隶主家的小姐而言,给人当奴婢是难以想象的。然而,她更懂得被充妓则更可怕。。。。。。

为了家族的利益,只要能解除危机,她愿意为奴婢,甚至献出贞操和生命。

贞操,对于这个民族来说,并不像汉族那么重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晚上,那兰打扮一新,悄悄来府衙找驸马。

林毅忙碌了一天,正在思考下一步的对策。。。。。。

听说那兰来访,很有些意外。

毕竟只有十五岁,面对大唐的驸马,那兰还是非常紧张。。。。。。

“坐。”林毅指了一下对面说。

那兰惴惴不安的轻轻坐了下来,心急速的跳,脸上不由得泛起了红晕。

幸好是晚上,看不清楚。那兰心想。

那兰轻手抚胸,想让自己平静一些。

“那兰小娘深夜来访,不知为何事?”

油灯的光线不是太好,但林毅还是看得出那兰紧张,便用平和的语气问。

“那兰请。。。哦。。。求驸马饶过奴家,奴愿意。。。愿意当牛做马伺候驸马。”

尽管来之前做了准备,设想好了说辞。但此时,由于紧张,那兰还是吞吞吐吐。

“哈哈,那兰小娘真的愿意当牛做马?”

见那兰如此紧张,为了缓和气氛,林毅笑着问道。

“奴。。。奴愿意。”

“为什么?”

“因为,这样驸马就可以。。。就可以。。。”

“就可以帮助你家对吗?”林毅接过话,心想:到底还是个孩子,行贿说得这么直白。

那兰点点头。

“那。。。想让某如何帮助?”林毅对这个小丫头印象不错,危难面前勇于分担。

那兰一时语塞。。。。。。

来时,只想着寻求帮助,如果驸马接纳了自己,总会有帮助。但具体怎样帮助,却没想过,或者根本就不知道。

“那兰小娘,读过书吗?”

那兰还在想如何帮助,突然听到林毅的这句问话,不明白什么意思,机械的回答:“读过,不多。”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这段话出自《孟子&#8226;;;离娄章句上》,主要讲的是仁。林毅在此引用这段话,主要想体现“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这一句,表明有错就要受罚。

那兰没有读过《孟子》。《孟子》被列为重要著作、广泛普及还是宋朝以后的事。像那黔州这种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识字的都是凤毛麟角,何况这种高深的儒家学说。

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出现了“五经”之说,即《诗经》、《尚书》、《礼记。礼运》、《周易》、《春秋》。汉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并称为“七经”。到唐代,设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连同《诗》《书》《易》,有“九传”之称。唐文宗时,在九经之外加汉代已列入“经”的《论语》《孝经》,增补《尔雅》构成“十二经”。宋仁宗时,增加《孟子》,形成了封建社会具有特殊地位的“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才成为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尽管没有读过,但这段话并不难理解。

那兰仔细的体会这几句话,“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不禁惊出一身冷汗,不保宗庙,不就是要抄家灭族吗?

那兰的脸上浸出了汗水,那兰不知道这位驸马叫什么名字,但从前面的表现看,和蔼可亲,不像个恶人。对此,那兰曾一度抱有希望。

可现在,那兰心凉到了冰点。。。。。。

“这段话讲得是仁,但仁不代表可以无序、不代表可以不讲法度。相反,只有严明法度,赏罚分明,才是真正的仁、才能真正的有序。无序则必乱,乱则难保四体。”

讲法度、赏罚分明,就是不搞株连,谁犯错、谁受罚。这是林毅想表达的意思。

然而,那兰却没这样理解,而将重点放在了罚上。按当下的法律,是要株连的。

时代不同,认知理念就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