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大唐科学院> 第一零五一章:长安,轨道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零五一章:长安,轨道车(1 / 2)

大唐科学院 八方客 更新时间 2023-05-07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就在林毅去高原期间,长安也下了一场大雪,道路泥泞,使焦炭、矿石等原料运输中断,铁厂被迫停产了七天。

对此,铁厂上了一份奏折,建议改善道路。

水泥路理所当然的成了首选,已做好了准备,等待施工。

林毅不由得又想起了蒸汽机,难啊!

蒸汽机的原理很简单,就是蒸汽推动活塞在气缸之内做反复运动,通过连杆带动飞轮旋转,将往复运动变为圆周运动,而飞轮反过来又带动换向阀,改变活塞两次的进气与排气关系,实现机械自动换向,来维持机器连续运行。只要学过机械的都懂。

懂得原理是一回事,能够实现却是另一回事。

蒸汽机的原理是简单的,但工作过程却不简单。汽缸、曲轴、活塞等零件加工精度要求很高,活塞的密封也是问题,再者,润滑问题更是关键因素。

曲轴与连杆等机械作摩擦运动,对润滑要求非常高。润滑不好,曲轴会很快抱死,后世汽车因漏油而常发生曲轴抱死事件。

瓦特蒸汽机是18世纪发明的,距现在一千多年呢。

要不要试验?有没有可能性?林毅纠结了一阵,还是放弃了。

一天,一家人在花园里玩耍。

陈荷花的女儿已经三岁了,取名周珂,小名珂珂。

小雨和小翠带着群群一起在捉蝴蝶玩,只听珂珂大喊“飞了、飞了,让蝴蝶飞了。”

“让蝴蝶飞”这句,林毅觉得怎么这么耳熟。

突然想起来了,是后世的一部电影名字“让子弹飞”。里面有一段镜头:马拉着火车跑。

“对,用马拉!用马拉!哈哈。。。”林毅突然大笑了几声。

惹得周靖琪、陈荷花、小翠等人查明其妙。

“笑什么。。。。。。”周靖琪扭头问。

“怎么了啊?。。。。。。”小翠正在和珂珂玩,也停了下来问。

。。。。。。

“没事,没事,想起了一件事,呵呵。”林毅打着哈哈说。因为,背后的原因是没法说的。

轨道车,钢轮和钢轨接触,摩擦力小,运行平稳,受气候影响小。

钢轨和车轮制造没问题,车轴也能加工,剩下的主要问题就是车体的大小、承重量等具体细节。

制动,也是一个关键参数。车体本身就重了,惯性大,钢轨上摩擦力又小;所以,制动效果尤为重要。

好在,这些基本机构原理都很简单。

林毅让王子合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全力试验轨道车。

试验工作并不顺利,车轮和车轴加工很慢,做轨道工作量也很大。

对此,林毅打了一个报告给李世民,建议暂缓修路,推迟到秋收后农闲时再开工。

林毅的这个轨道车的构想,李世民非常重视,如果成功,运输效率可大大提高。而且,出门也免受颠簸之苦。

林毅被招进了宫,向李世民详细介绍了轨道车的原理和效果。

说完正事,李世民又谈到了那首词。。。。。。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气势啊!哈哈。。。”李世民吟着这一句,哈哈大笑道。

“臣一时兴起,有感而发,就是要在吐蕃面前杨我大唐之威。陛下确实是风流人物。”林毅也顺便拍着李世民的马屁。

“噢?是说朕吗?”李世民假装惊讶道。

“除了陛下,还能有谁?”林毅也假戏真做。

李世民听了,心里开心的很,表面上却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尧虞舜,稍逊风骚。这样比喻是不是有点过了?”

林毅笑了笑,说:“一点都不过!他们也很杰出,但陛下本来就是英豪,又站在巨人的肩上,自然比他们更高。”

李世民越听越开心,思索片刻,说:“站在巨人的肩旁上!哈哈,这个比喻有意思。”

“朕将这首词写了下来,林爱卿看看。”李世民让太监拿来一副字,展开让林毅欣赏。

人所共知,唐代文化的最高成就是以其书法和诗歌为代表,而李世民正是唐代文化的播火者之一。据《旧唐书》载:“于时海内渐平,太宗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

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广搜二王墨迹,重视培养书法人才,亲自为《晋书&#8226;;王羲之传》写《论》,书写了《温泉铭》等不朽佳作,在书论上也有独特见解,为唐代的书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宋代朱长文《续书断》列太宗书为妙品,并评论道:“翰墨所挥,遒劲妍逸,鸾飞凤翥,虬龙腾跃,妙之最者也。”

宋张耒《宛丘集》说唐太宗“用笔精工,法度粹美,杂之二王帖中不能辨也。”后世,甚至有的学者怀疑《兰亭序》出于太宗之手,而假羲之之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