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大唐科学院> 第一零四三章:长安,尚公主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零四三章:长安,尚公主 1(1 / 2)

大唐科学院 八方客 更新时间 2023-05-07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案虽然破了,也没造成损失。表面上看似平静,但在李世民心里,却起了波澜。

林毅太重要了!

最近太子和魏王的举动,李世民也清楚。林毅成了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无论哪方势力得逞,都是对李世民权力的威胁,这是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

如何才能将林毅绑在自己的船上?

李世民惯用的手法是许婚。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柴绍莫不如是。

如,长乐公主,下嫁长孙冲(长孙无忌之子);北景公主(始封巴陵),下嫁柴令武(柴绍之子);城阳公主,下嫁杜荷(杜如晦之子);合浦公主(始封高阳),下嫁房玄龄子遗爱。

更有甚者,李世民曾想将公主许给尉迟敬德。

据资治通鉴记载:

二月,庚辰(初七),任命光禄大夫尉迟敬德为廊州都督。

太宗曾对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要谋反,为什么?”尉迟敬德回答说:“我谋反是实!我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头的痕迹。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便开始怀疑我要谋反吗?”因而脱下衣服置之地上,展示身上的疮疤。太宗见此流下眼泪,说:“你尉迟穿上衣服,朕丝毫不怀疑你,所以才跟你这么说,何必这么恼怒呢?”[上尝谓敬德曰:“人或言卿反,何也?”对曰:“臣反是实!臣从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今之存者,皆锋镝之馀也。天下已定,乃更疑臣反乎!”因解衣投地,出其瘢痍。上为之流涕,曰:“卿复服,朕不疑卿,故语卿,何更恨邪!”]

太宗又对尉迟敬德说:“朕想要将女儿许配给你,怎么样?”尉迟敬德叩头辞谢说:“我的妻子虽然微贱,但与我同甘共苦好多年。我虽然才疏学浅,听说过古人富贵了不换妻子,此并非我的本愿。”太宗只好作罢。[上又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上乃止。]

实际上,不光是李世民,封建社会体制下,联姻往往是一种有效的政治手段。比如,和亲。

和亲由来已久,汉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及汉武帝初年都采取了和亲政策。

著名的“昭君出塞”便发生在汉朝。“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诗人的眼下,王昭君可能是悲伤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昭君出塞六十年,给汉朝和匈奴带来了60多年的和平却是事实。[东汉&#8226;班固《汉书&#8226;匈奴传赞》:边城宴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当然,更具影响力的和亲,还有几年后的“文成西嫁”。

林毅已经有了未婚妻,未婚妻不是问题,即便是已婚妻,也不是问题,休了便是。

在李世民眼里,这根本不是问题

李世民逐个盘算着自己的女儿哪个合适,最后选定了清河公主李敬。(历史上,清河公主是下嫁给了程知节之子程怀亮。程知节即著名的程咬金。)

李敬是在众多公主中,年龄适合且李世民比较喜欢的。李敬也见过林毅,貌似对林毅印象不错。

李敬于贞观二年诏封清河郡公主,食邑三千户,是年约五岁,是唐太宗李世民诸女中受封年纪最小者。

史载:李敬,字德贤。生于武德七年(624年),卒于麟德元年(664年),享年41岁,陪葬昭陵。

这个案子,也让林毅进行了反思。除了资料、材料的安全外,人的安全不能掉以轻心。王子合他们回来后,还要加强防范,堡垒最容易从内部瓦解。

以后他们回家要不要配保镖?。。。。。。

在高句丽安排暗桩非常有必要,至少应该在边境安插据点,谋定而后动。林毅知道李世民以后是要伐高句丽的。

崔二狗或许有用。。。。。。

正在思考间,来报,李世民有宣,车就在门口。

这么急?车都派来了。案子已经了结了,难道是为太子和魏王的事?我拒绝了呀!林毅一路猜测不透。

“呵呵,林爱卿,来坐,坐。”李世民首先笑容满面的打招呼。

“臣见过陛下!”林毅拱手道。心想,今天也太随便了吧。

见李世民轻松的笑容和表情,不像是问责。

“科学院的工作还顺利吧!”李世民微笑着开口问道。

“回陛下,一切正常。”林毅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不像李世民问话的风格。

“听说下面的人都回家探亲去了?”李世民再问,还是保持着笑容。

难道是为这事?这有什么不妥吗?“嗯,回去快一个月了,快回来了。”

“呵呵,好,好。劳逸结合。”李世民点点头,肯定道。

没等林毅说话,李世民又说:“家里都好吧!听说爱卿有未婚妻了是吗?”

林毅心想,这是典型的打官腔,明知故问。这是李世民吗?今天是怎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