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大唐科学院> 第一零四零章:长安,拉拢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零四零章:长安,拉拢 2(1 / 2)

大唐科学院 八方客 更新时间 2023-05-07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林毅打开书稿,这是《括地志》的小部分,征引广博、内容详实,其中对历史地名的追根溯源尤其详尽。让林毅惊叹!

《括地志》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汉书&#8226;地理志》和顾野王《舆地志》两书编x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多为唐宋著作所引用,遗憾的是南宋后此书散佚。

林毅所看的这小部分,里面就有《梁州&#8226;褒城县》条:

褒国故城,在梁州褒城县东二百步,古褒国也。

褒谷,在梁州褒城县北五十里甫山中,昔秦欲伐蜀,路无由入,乃刻石为牛五头,置金于后,伪言此牛能屎金,以遗蜀。蜀侯食信之,乃令五丁共引牛,堑山堙谷,致之成都。秦遂寻道伐之,因号日石牛道。蜀赋以石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是又云斜水源出褒城县西北衙岭山,与褒水同源而流派。《汉书&#8226;沟洫志》云:褒水通污,斜水通渭,皆以行船。

呵呵,看来真用尽了心思呢!林毅心里笑道。

给林毅看的有《梁州&#8226;褒城县》条,绝不是巧合,应该是精心挑选的。知道林毅来自褒河,给家乡的资料,在于引起林毅的兴趣。谁不关心自己的家乡呢?

再往下看,还有《雍州&#8226;长安县》条:

长安故城,在雍州长安县西北十(三)里,汉之旧都,本秦离宫。长安,故咸阳也。

按史传所载,长安之名久矣。又卢绾封之初,项羽尚未灭,盖长安得名非始于汉,但末详所在耳。及高祖五年入关,乃取长安以名县也。司马迁云:“长安,故咸阳县者。”据当时之名,因终说其事,非谓封卢绾之日改咸阳为长安矣。又按史记,赵亦有长安君,末详赵取嘉名,将更有长安地名也。

林毅觉得,书中历史地名的资料丰富,凡涉及地理方位与地名掌故无不详加求实,追根溯源,解释得清清楚楚。

林毅心里暗嘲道:以我的知识水平,确实校正不了啊!呵呵。

林毅合上书,心里感叹道:“有才,确实有才!”

林毅打算将书稿奉还,并附了一封信。

《括地志》书稿述经传,山川城冢,皆本古说。博采经传地志,旁求故志旧闻。内容之详实、文字之精练、格体之新颖,古所不及。书成,必将成为吾大唐之重要著作,开志体例之先河。毅学识疏浅,习之倍感受益,期D早日一睹宏著之风采!

信中,除了赞美本书外(这是出于真心的),传达的重要信息是:学识疏浅,习之倍感受益。。。。。。。也就是说:我林毅才学浅,校不了,只有学习的份,希望你早日出书,我好学习。

林毅将书稿和信差人送还给了柴令武。自己没有亲自送来,就是表明上个态度。

处理完这件事,刚刚安心了几天,就接到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的拜贴。

李安俨?林毅并不认识。但既然是左屯卫中郎将,那就不是一般人,林毅不得不见。

李安俨本来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属官,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败亡后,李安俨为李建成拼死搏斗,唐太宗认为他非常忠诚,所以特别信任他,命他掌管宿卫,封左屯卫中郎将。

李安俨非常忠诚是真的,但不是忠诚李世民,而是李建成。李安俨隐忍下来,就是为了给李建成报仇。所以,很快成了太子李承乾的心腹。

李承乾也早已注意到了林毅,同样是有所顾忌没敢接近。但是,魏王李泰派人联系林毅,让李承乾着急了。

李承乾和李泰明争暗斗,胶着不清。太子有身份优势,魏王有才华、深受李世民宠爱;太子在明处严防死守,魏王在暗中运筹帷幄。

双方的一举一动,对方都很清楚。

魏王的行动,打破了平衡,太子坐不住了。

李安俨比柴令武豪爽一些,见了林毅寒暄后,先从钢铁聊起。

“久闻林院正大才,老夫初不信。但今见铜铁如山,不由老夫不佩服啊!”

林毅打量李安俨约五十岁左右,假乎和自己不应该有什么交集。无论是现在还是历史上,林毅都想不起来对他有任何印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