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清末之复兴之路> 第四十一章袁大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袁大头(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袁大头对此次作战还是相当期待的,因为他很想知道自己这支新军实力到底如何,更想借此机会成功上位。为了鼓励将士用命,袁大头不只加强了伙食,让士兵们每天都能吃上肉,还自己掏腰包给将士们加饷,真是把自己的钱途全寄托在这场仗上了。

李铭在王瑞走后,想了很多,自己的确忽视了系统人员。潜意识里,他还是认为这些系统人员不过是机器人,只不过是有了自己思想的高级机器人罢了。自己一味地认为他们都应该像真正的机器一样,任劳任怨的为自己劳作、付出,甚至牺牲,从没有在意过他们和普通人同样的复杂思想。

没有人会愿意一直忍受着不公平的待遇,除非他自认为自己占了便宜。

王瑞的想法或许是所有系统人员的想法,从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他们就被李铭强加了各种各样、没完没了的任务,虽然之前他没有看到有人有所怨言,但那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罢了,真正等到怨言爆发时,或许即使神奇的系统也将无能为力。

第二天,李铭与手下重要官员一起,为阵亡将士们举行了一场庄严的追悼会。上千百姓自觉参加。

淅淅沥沥的小雨从清早开始飘落,在这个多台风暴雨的时节里,这种天气并不常见。所有人都没有打伞,细雨挥洒在身上,凉凉的,然后这股凉渐渐渗入心扉。全场心有默契的没人说话,也没人哭喊,生怕惊扰了还在去往轮回路的英雄。

“乡亲们,”在默默站了近两个小时后,李铭对百姓们说,“对不起!”李铭诚恳的向百姓道歉。

乡亲们只是看向他,不说话,目无表情。李铭很心痛,他知道这是乡亲们对自己产生了怨言,是他,打扰了乡亲们本该平静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了战争;是他,把充满活力的大好儿郎送上战场,却没能带他们回来;是他,自以为战争会很容易胜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惨况;也是他,在别人将要轮回时,仍旧好好的站在这里。

“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在恨我,怨我。这是我活该。但是,我还是想请乡亲们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为死去的弟兄们报仇。我不想让那些弟兄们九泉之下无法安心。

清兵现在就围在龙岩外,他们正虎视眈眈的盯着我们,一有机会,就会前来狠狠的咬我们一口,吃掉我们的肉。我虽对乡亲们有愧,但我也自认为给乡亲们带来了富裕的生活,带来了强盛的希望。

乡亲们,现在你们的生活富裕了,比以前富裕多了。在外面那些清兵的眼里,你们就是没有力量的富翁,一群待宰的羔羊。一旦清兵攻进来,必会像强盗一样烧杀抢掠,夺走乡亲们的所有财富,像蝗虫一样,所过之处,片草不留。

我现在,只希望乡亲们可以暂时放下对我的怨言,让我们一同面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让我们齐心协力将强盗拒之门外,让我们军民同心杀出一条活路!

乡亲们,请给我一次机会!”

李铭重重地跪在地上,溅起一片混浊的泥水。

“大人,快请起来!”乡亲们一齐说到。

“大人,我们不曾怨过大人,一切都是该死的官兵的错!是他们看我们过的好了,想来抢走我们的粮食和钱财!我们要和大人一起打跑这些可恶的强盗!”

“对,都是那些强盗的错!”

李铭看着群情激愤的人群,站起身来,挥了挥有力的肩膀,大声说:“既然乡亲们相信我,那我李铭今日在此对天发誓,只要有我李铭在一天,就会保乡亲们一日安宁,只要我李铭还有一滴血,就绝不会让乡亲们受到伤害!就让我们一起,打到强盗,保卫家园!”

“打倒强盗,保卫家园!打到强盗,保卫家园!”

“乡亲们,我还有一事想要征求大家的意见。”

“大人尽管说,大人的命令我们一定听从,大人是不会害我们的!”

李铭点点头,说:“好。我是这样想的。历史上但凡留下姓名的军人,都是将军,咱们农民的子孙从未被历史提起过,我觉得这样很不公平。因为仗都是士兵们,是咱们老百姓们,拼尽了血和汗才打赢的。胜利,是靠那些默默无闻的士兵的生命换来的。为什么坐在军营下命令的将军们名垂千古,我们老百姓却谁都不知?

归根结底,我认为是因为没有人愿意为咱们老百姓们写一本书,立一块碑。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自己给自己立碑!所以,我想建立一个烈士陵园,以后但凡为咱们老百姓牺牲的将士们,都埋葬在这座烈士陵园里,并在墓碑上刻上烈士们的英雄事迹,这样,纵使过了千万年,纵使那些将军们都已经被历史遗忘,我们的勇士们也会在那个时候接受后人虔诚的祭奠!”

“好,说的好!就按大人说的做!咱们老百姓们也要扬名立万,名垂青史!”

说做就做。为了防止烈士们在地上徘徊太久,影响了他们轮回的行程,老百姓们自发出工出力,短短三天后就建设好了一块面积极大的陵园,从此以后,这里就成为每个将士期望的入土之所。

当天,李铭又对境内防御做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并撤回了一部分军人,放弃了一些边缘的或偏远的地盘,收缩兵力,准备迎接下一场大战。同时让在京城潜伏的人员散步李铭势力极强,清廷无法战胜的消息,动摇清廷的作战决心。

同时,李铭又在几份国内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说明了他与朝廷作对的始末,尤其强调了是因为他毁了几家烟馆,结果惹恼了背后的某位大人物,在那位大人物的逼迫下,朝廷才做出了处罚李铭的决定。

这一招可就相当狠了。既让百姓们为李铭毁烟禁烟拍手叫好,又让百姓认为朝廷包庇纵容烟馆;既让人以为朝廷是某些人的朝廷,又让老佛爷对那些人起疑心。不仅显得李铭特别无辜,还为清廷留下了一个台阶――都是某个人为一己私利所做的,与皇上无关。

做完了这些,他又给国内一些思想进步开明的人发去了信函表达自己的敬意,并针对他们各自的思想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见解。这些人看过李铭的书信后,很快就有人在报纸上声援,并迅速席卷开来,让朝廷倍感舆论压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