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穿越之大唐女剑客> 第18章 文君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章 文君楼(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笃,笃,笃”敲门随即声响起,“薛校书,我是张芬。”

薛涛对唐子清露出一个“你果然厉害”的眼神,却没有跑去开门,只是扬声道,“门没有锁,张巡官自己进来吧!”

房门甫一拉开,张芬却并不进来,拱手歉然道:“薛校书,我刚刚从万机楼下来,深夜冒昧来访,还请原谅。”目光往内一探,落8在唐子清身上:“这位想必就是飞雪岭上大显身手的唐侍卫了,方才匆匆一面,未及结识,真是遗憾。”

唐子清只好起身,拱手道:“张巡官。”

薛涛不禁笑道:“张巡官,你深夜跑来我房间,是来找唐侍卫聊天的吗?”

薛涛的作风向来不乏泼辣,张芬面带微笑:“高勉是我多年未见的好友,我很想了解他的近况,不知薛校书与唐侍卫可肯赏光,明日由我作东,请两位在文君楼私下一聚?”

私下一聚的意思,就是以同僚与朋友的身份私下沟通,其中的关键,当然是高勉与金执吾的关系。薛涛对此事的看法,一定会极大地影响韦皋的判断。

薛涛自然明白:“高将军不过一时被蒙蔽,身经百战的沙场老将如马燧也会上尚结赞的当,只能说吐蕃人太狡诈了,连帅向来明察秋毫,我想张巡官无需太过担心。”

言下之意,她是站在高勉一边了。

张芬大喜:“如此我更要谢过薛校书!”

薛涛笑道:“我不过据实汇报,张巡官何需客气,只是我刚刚回来,这两天事情实在太多,恐难赴约,至于子清么……”转头看向唐子清,“子清初来成都,倒是闲着,不若就由张巡官代我接风洗尘,带她四处逛逛可好?”

自己是文职,张芬是武职,一起共事的机会毕竟不多,唐子清却是不同。

张芬当然没有意见:“两位也是刚刚从松州回来,想必路途劳顿,需要好好休息,不若我明日午时前来这里接唐侍卫?”

别看他长相粗豪,想得还挺周到,预备了明天唐子清会睡懒觉。

既然薛涛都答应了,唐子清也不好推托,点头道:“如此有劳张巡官。”

“夜已深,如此我便不再烦扰两位了。”张芬揖一揖手,正要离去,却又忽然停下脚步,笑道,“适才我进来时,发觉外面多了两队飞羽卫梭巡,这大半夜跑来薛校书门前,确实还真是有几分胆怯。”

他这是提醒薛涛与唐子清,她们正被飞羽卫监视着。

薛涛泰然自若,抿嘴一笑:你知道我刚刚在飞雪岭出过事,我想韩统领定是担心我的安全,所以增派些人手看着呢,张巡官不用介意。

只要背后的那位不出手,韩却的一些小动作,她根本懒得放在心上。

翌日一早,薛涛便已出门办公。

午时未至,张芬也早早就来了。

他站在院外等候,并未扣门,但缁履甫一踩上松软的黄叶,唐子清已听到了他的脚步声。

“吱呀”一声,唐子清推门而出。

张芬略感愕然,他对自己的身手一向很有信心,而且已经放轻了脚步,想不到还是被听到了,歉然道:“我来早了,可有打扰唐侍卫休息?”

唐子清早已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走罢。”

两人骑了马匹,穿出守卫森严的节度使府,沿郫江东行,从江桥过江,南行数里,又是一条衣带般的江水,那便是汶江了。

南郊有双江流过,胜迹极多,比如历代诗人吟咏无数的万里桥。三国时诸葛亮在此桥上设宴送费上船出使东吴,“万里之路,始于此桥”,万里桥因而得名。

万里桥西侧,则是大名鼎鼎的杜甫草堂,此外武侯祠,百花潭,浣花溪,道家名胜青羊宫亦在这一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但在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人烟清冷的郊野之地,只适合探古寻幽,绝非眼前这列市纵横、商贾如织的繁华景象。

路上车马流水,络绎不绝,走在如此繁华的街市,唐子清才真正体会到唐代“扬一益二”(扬是扬州,益州指成都)的繁盛,亦更加佩服韦皋的才干。

韦皋节度成都后,先是花费巨资修缮城东的大慈寺,开凿解玉溪,建起繁荣的东市,极大地带动了东郊的经济;后来又在南郊万里桥附近创建了新南市,史载其“发掘坟墓,开拓通街”,数年之后,“水之南岸,人逾万户,楼阁相属,宏丽为一时之盛”。

而随着东市和新南市的兴起,成都的商业税收上升十倍不止,两市对经济的推动可想而知。

往深处些想,若非成都乃至西川强大的经济支持,韦皋恐怕亦无法大规模扩充军备,在西南与吐蕃一争高下。

走上万里桥,行人如游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