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唐朝好地主> 第525章 惊动长安洗三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5章 惊动长安洗三宴(1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更新时间 2021-07-08

 崔莺莺生产之后恢复的不错。

太平、承平、夏花三个也很健康,崔莺莺坚持要喂母乳,不过奶水不够三人吃的。三个小家伙每天都还得由奶妈帮着喂,李超给三个孩子一人请了一个奶妈。

都是很年轻的小媳妇,自己孩子差不多一岁了,奶水又还足。于是给自己孩子断奶,来李家做奶妈。李家给奶妈的待遇是极好的,每天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天天吃好的喝好的,衣服都有专人洗,她们每天的任务就是把自己养的奶水充足,然后帮着喂一个孩子。

每天让洗澡沟送一早网的鲫鱼过来,做炖鲫鱼汤。把汤炖的奶白奶白的,给崔氏和奶妈们吃。

中午做猪蹄汤,晚上吃猪肝汤。

还有韭黄炒黄鳝,大枣煮猪脚、丝瓜肉片汤、红糖豆腐、海米紫菜蛋汤。

各种催奶下奶的食材,李超变着花样的做成各种散式,天天都不重样的,既好吃还美味。

李超坚持留在家里照顾崔氏做月子,李世民叫他去议事,他都推了。

在李超的照顾下,崔莺莺的月子做的还不错,第二天就下床散步,第三天能简单的做点锻炼。

李超对带孩子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建议。

孩子出生三天,按习俗,要办洗三酒宴,邀请宾客朋友前来庆贺。

李家的洗三酒宴,相当的热闹。

毕竟,这三个小孩子可不一般啊。不说父亲那是当朝检校左仆射、平章事、兵部尚书、京兆尹、太子少保、太子少詹事、朔方节度使、赵国公。而且这三孩子出生当天,可是得皇帝亲自赶到李府庆贺。

连乳名都是皇帝取的呢。

这太平郎,一出生那就是临洮郡公,实封的,三百户实封。这次子承平郎,一出生就封了宁民县子,也是实封的,一百户。况且,这长子还已经被皇帝赐婚,订的是陛下的五女长乐公主,那可是诸公主中唯一一个皇后嫡出的公主。

这李家大娘子,皇帝赐名夏花,虽刚出生,可已经许给太子了,将来就是太子妃。

这三个小娃,一个郡公一个县子,还有一个太子妃。

因此李家的洗三宴,惊动了整个长安,甚至是整个京畿。

无数人都赶着来送礼,都想要参加这场注定要名满长安的洗三宴。

当天早上。

宫里来人了。

“陛下赐洗三钱!”

李世民特意让少府监铸钱局,为李超的三个孩子洗三宴铸了洗儿钱。

三日洗儿,这是唐人极其隆重的一个风俗。

婴儿出生之后的第三天,父母亲族要郑重其事的为其举行生命中的首领次礼仪活动,因为这个仪式必须包括给婴孩洗浴的内容,故称为洗三。

洗三按例还要请前来庆祝的亲朋好友们吃汤饼,也就是吃面条。

因此洗三,又称为汤饼会。

如今习俗,前来祝贺的宾客,都要为新生儿准备一些铜钱,做为赐福,这种铜钱一般就称为洗儿钱。

但洗儿钱不是普通铜钱,多是请铜匠熔铸,会在币上刻一些喜庆的字。

比如长命百岁等字数。

而且这些铜钱,多会鎏金。

李世民对李家很重视,对李家的洗三宴,更重视。

特地让铸币局开铸了一批洗儿钱,钱币上的字不是开元通宝也不是贞观通宝,而是太平、承平、夏花字样,背面还有长命百岁字样,钱币还都鎏金。

每个孩子赐各自名号的洗儿钱九百九十九枚。

在务本坊外排队的那些来送礼的人,看到李家拿出来展示的这些钱,无不惊叹。

“李家之得天家恩宠,无双啊。”

“那是,李平章本事大啊。”

“那不叫一般的大,为大唐安陇西,复朔方,还稳定突厥,更别提,还有玄武门之功呐。”

“可不止这些呢,李平章为朝廷固边疆,开边市,定商税,据说如今朝廷一年能新增税金一千万贯啊。”

“李相国还是位大学士呢。”

“没错,编书立说,修史办报,了不得啊。”

“还开办了白鹿书院、临潭书院呢。”

“李平章确实了得,办书院,让多少寒门弟子可以读书啊。”

“嗯,发明了印刷术,让书籍不再那般昂贵,读书不用再仅靠抄书了。”

“那半月谈报纸更是不错,多便宜啊,一本才十文钱,几乎跟送一样,如此便宜,却能足不出户而知晓天下事啊。”

“那是得靠活字印刷术。”

“李平章的新造纸术也功不可没呢,造出来的纸更好还更便宜,要不哪有这么便宜的报可看。”

“错了,报卖的便宜,那是因为广告卖的好,报社卖广告赚了钱自然能把报便宜卖。”

“李平章对我们商人,还真是优待,从来都没有瞧不起我们。”

“是啊,经常在朝中为我们说话啊。”

“满朝之中,我就最佩服李相国,虽说朝廷如今新加了不少商税,但也少了各种各样的关卡收费,少了许多乱七八糟的捐和课。其实算一算,虽加了商税,但商税都是固定名目的,而那些捐和课,才是乱七八糟没有个准数的,以往交的苛捐杂课,比现在纳的商税多了去了。”

“对,最佩服李相国,愿意为我们说话。”

今天赶来庆贺的不少都是商人,他们都很感激李超。

西南的丝茶之路,北方的茶马互市,往西去的丝绸之路,这些,都要感激李相国,才能如此的繁荣。

除了许多商人赶来。

当然也还有许多读书人前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