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联络了不少当地豪强,又在田庄中组织民壮。这些事情竟然官府一点都没有觉察到。就在殷永率军进逼越州的同时,丹崖和龙阳两地生了民变。最终将镇军和官员全部赶出了两郡。
民变生之后,两人也在本地士绅的推举之下担任了民军领。后来殷永率军回师平叛。但在两人的指挥之下,两座郡城竟岿然不动。这点倒是让殷昊都有些佩服的。通过龙影收集上来的资料。殷昊了解了两人的家世生平,顿起了爱才之心。
这次整肃江南镇军,殷昊准备在丹崖和龙阳以及寒武三郡立个威,同时也算是给三郡百姓一个交代。所以才有了投送传单揭帖的举动。
看到传单揭帖之后,两郡的百姓都有点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纷纷上城楼向外观望。他们这才现,在两郡的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之外,围城的军队正在搭建四座高台。看到这高台,以及联想起那传单揭帖上的字句。这些民众都暗自揪心不已。
之前的对抗之中,有不少的人被俘,这些俘虏都是各家的子弟。按照他们的猜测那肯定是要将这些俘虏当着全城的面加以酷刑。以此来震慑城中百姓。
为了这事情,城内都有些慌乱了。那些士绅纷纷前往牛家和马家。
“贤侄啊!这扫荡军要用酷刑了!那些可都是本城子弟啊!得想想办法啊!”
“我们不也抓了不少的俘虏吗?要不和他们商量一下,交换交换吧!”
“换俘我们是愿意的,他们可未必啊!”
这些士绅都是牛世清和马仁奎的长辈。也都是本郡的头面人物,也都一直支持和资助着他们的反抗行动。但是当那些被俘的民壮即将面临“酷刑”,他们也坐不住了。
对于这件事情牛世清和马仁奎其实一早就开始关注了。想了不少办法,但以目前的状况似乎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们这些本郡的头面人物商量了半天也没能拿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能黯然的散了。
不过当这些士绅离开之后,马仁奎现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东门外”三个字。
看着这字条上的三个字,马仁奎有些纳闷,他能猜出来,这东门外应该就是请他去东门观刑。可他想来想去,自家的子侄之中并没有被俘的,让他去东门外看谁受刑呢?
到了约定的日子,城楼上全是来观刑的百姓。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有家中子弟被俘的。出于担心亲人的心情,他们都聚在这城楼上观刑。虽然知道这样对民心士气有影响,但牛世清和马仁奎并没有强力阻止。毕竟谁都有父母妻儿,这种事情又岂是他们想拦就能拦得住的?
不过当这些百姓上了城楼之后,他们之中有细心的人就现,外边的这些军队,从盔甲到旗帜,似乎已经不是原州军,也不是被称为“扫荡军”的江南镇军了。
在高台的中央赫然立着一面大旗――“景州都护殷”。
景州军!
景州军的威名他们当然听过。当年殷昊带着景州军在江南四郡打游击的时候,他们也都曾经和景州军打过交道。这支军队在他们的印象中是非常深刻的。军纪严明、战力强悍,而且景州军中应该还有不少江南籍贯的子弟。
景州军南下了?
自从殷昊派人接管了围困两郡的防务之后,景州军就没有动过一次攻城。对于外围的包围,他们也都放松了不少。有些胆子大的悄悄地出城运粮,碰到了景州军之后,景州军并没有为难他们。只是这些人的人数少,而且他们所描述的经历太过“离奇”。没人肯相信罢了。所以两郡的百姓至今都不知道景州军已经南下的情况。
如今景州军的大旗就竖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又怎么会不相信呢。
但是现在双方对垒,即便是对景州军印象不错。但也没人会跑下城去欢迎他们。百姓们最关心的还是今日的“行刑”。
就在这时,一个景州军的军官走上了高台。这是特意从军中选拔出来的大嗓门。因为他接下来要宣读的这份公告,是必须让城头上的百姓听清楚的。
他拿出了一张公告,展开之后,清了清嗓子……<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