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汉朝旧事> 第103章 刘启的盛世11梁王的麻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3章 刘启的盛世11梁王的麻烦(2 / 2)

汉朝旧事 墨如枫 更新时间 2023-04-06

田叔和吕季主带着查案的成果—一堆罪状和两具尸体,返回长安复命。

当他们路过霸王厩的时候,有消息传来说,窦太后日夜为梁王的事哭泣不安。

田叔思前想后,下令把拉回来的梁王罪状全部烧掉。

回到长安后,刘启首先召见了田叔,他见田叔空手而来,感到很奇怪。

你们查了个把月,怎么连一份卷宗册子都没有?

我烧了!

刘启有点愕然。

梁王乃太后爱子,他若定罪,梁王难逃一死,太后则日夜悲泣。陛下也要背上杀弟的恶名。

刘启点点头,挥手道,你们去跟太后禀报吧。

田叔领会了刘启的意思,他见到太后时,一口咬定梁王毫不知情,都是公孙胜,羊诡干的,与您的宝贝儿子没任何关系。

话音刚落,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窦太后一扫连日来的阴霾,马上正常进食,恢复了平常的气色。

窦太后对田叔和吕季主大加赞赏,把吕季主留在身边侍奉。

田叔也获得了鲁国相的新工作。

大汉的第一个刺杀大臣案就此盖棺论定了。

但刘启经过了此案,生了一肚子闷气。

现在可以杀大臣,将来说不定就能杀储君,杀天子了。

远在睢阳的刘武听说了这个事情,非常惊恐,他派出身边的文臣邹阳去长安游说皇后长兄王信,鼓动他去跟刘启为梁王说句好话。

即便如此,梁王还是惴惴不安,他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得亲自请长安请罪。

梁王风尘仆仆地到达长安关隘,一位叫茅兰的梁国臣子将梁王拦了下来,他建议,大王您这样去上朝不妥。您得粗布轻骑,去您姐姐长公主那里住下来,静观朝廷局势,再侍机入朝。

梁王本来就心里打鼓,于是听从了茅兰的建议,撇下梁国浩浩荡荡的倚仗,走小道去找长公主了。

这么一来,朝廷迎接梁王的仪仗队左等右等,看到了梁王的仪仗队,却没看到梁王的影子。

事情报到刘启那里,刘启不免生疑。

他跑到长乐宫想把事情告诉母后,他前脚刚到,就听得太后的哭骂声,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帝果杀吾子)!

刘启一听惊恐不已,赶忙前去说明,下达了死命令去找梁王,但是老太太却始终不肯相信刘启的话。

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慨同样是儿子,差距确实太大了。

第二天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在长公主的陪同下,梁王刘武出现了。

他出现时的样子还相当的复古,他背负斧质,反绑双手,跪倒了一夜未眠的兄长刘启面前。

陛下,臣弟向你认错来了!

话未说完,梁王已是泪如雨下。

刘启看着狼狈不堪的弟弟,亲情一时冲淡了不满,刘启此时释然了,他这才明白,眼前的这个人虽然犯了错,可他是亲人,是自己的亲弟弟啊,一家人又何至于此。

他挽起刘启,拍了拍刘武身上的尘土,解开他身上的绳索。

去见母后吧,她老人家担心得就快肝肠寸断了。

窦太后见到了泪流满面的小儿子,喜极而泣,母子俩抱头痛哭。

这个场景让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刘启也是无比感慨,心想,“无论他做了什么,他都是朕的亲弟弟,朕唯一的弟弟”。

梁王刘武的负荆请罪果然起了很好的作用,兄弟俩的关系恢复了从前的融洽。刘启对弟弟的过错既往不咎,并破天荒地允许梁王在长安多住段日子。

在梁王最后呆在长安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家庭是和睦融洽的,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家庭不分人群,不分种族,不分皇族,不分百姓,都只有一种氛围,那就是温馨。

在这个家庭里,母亲不再偏宠,弟弟不在争夺哥哥的继承权,哥哥也不必防范着弟弟。

梁王也算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虽说他不再觊觎储君之位,不再找刘启的麻烦,但并不意味着他不找其他人的麻烦。很快,他就盯上了一个老仇人,这个人正是我们的老朋友周亚夫。

梁王认为,算账的时候到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