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永世长列> 剑落红尘(续) 第九十二章不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剑落红尘(续) 第九十二章不解(2 / 2)

永世长列 青春留着吧 更新时间 2023-04-13

但根据记载所言,武家一脉,只专注于自身的武技以及肉身,无法步入修真一道的武者,体内存在的真气,便是凡人肉身锤炼到极致,所自然容纳的天地源炁。

能够吸纳灵气的武者,便足以进入更高层次,但他们从来不会主动以灵气去修行,而是依旧秉持体内真气,用以对阵磨练,那些存在于天地的灵气,只是他们施展招式时,用来增幅杀招的辅助罢了。

正因此,武家此路极为难走,一般能够修行的武者,都不会继续修行武道。

按照记载所言,武者在同境界之下,确实实力非同一般,甚至轻松便能跨境击杀,然而想要突破,是真正的难如登天。

先不说什么神悟闻道,就说徐承这般,继承了余清转世的剑道神心,但在没有相应典籍和修行经验的支撑下,最多也就只能走到筑基巅峰的水平,便困顿数十年。

也正是这段修武的痛苦经历,令徐承甫一踏上修行之路,便立刻决定,不再专修武道,而是转为道门剑修,以法诀神通来施展剑技。

但到神悟境界后,徐承回顾过往,发现余清时期的剑技以及即将要学习的戮魔剑式,有武道的支撑,威力相较更大。

武家一脉的传承之难之强,足以见之。

众人都没曾想到,博安峰内还有武家仙人的传承,仅仅是粗略浏览,其中蕴含的武道至理,便让徐承几人顿生恍然大悟的感觉。

遑论这些典籍中记述的仙境武学招式,细细钻研之下,徐承感觉自身的剑心道意,已被不断勾动,若非现在情况要紧,说不得他就要当场进入顿悟阶段。

兵家三关主和墨侠执掌人也都是这般,他们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武学天赋绝对是上乘中的上乘,陡然见此等宝贝,强忍顿悟的冲动,还是非常辛苦。

其实又何止徐承他们几人呢,在场所有的修士,要说见识,绝对算得上是下界最为广博的群体。

而且大多也都和上界有所关联沟通,但不到仙境修为的层次,如何有机会如此自由地接触仙人典籍。

故而所有来此间的修士,有一个算一个,在这段拓印的时间里,皆是在按捺自身的顿悟冲动,只想哪怕再多拓下一本典籍。

这般疯狂的举动,大约持续了小半个时辰,到最后所有人都基本收手,剩余一两人也不好意思再让众人等自己。

于是所有人回到藏经阁入口处,清点一番自身所印下的经籍,然后大都是心满意足的,欣然走出藏经阁中。

徐承和张沫在神识深处,以命魂交流着两人互相的收获。

先说张沫这边,她没有像徐承那般一头扎进武道典籍那边,而是在走出道门区域后,开始按百家如今的体量顺序,一路看过去。

道门之中,张沫拿的那一门仙境功法和一门闻道境道诀,分别名为六弋回木心诀和万木天坊。

按照道门的习惯,主要用来增长修为和突破境界的功法一类典籍,需要修行更高层次,而用来克敌制胜或其他用处的道诀道法,则是符合当前境界的最佳,所以张沫和徐承才会看都不看仙境才能使用的道诀典籍。

道门之外,张沫还拓下阴阳家的明锁闭灵阵论、农家的百源溯草诀和木灵臻育术、杂家的古草寻录,以及法家的严合封仙道术群论。

这些大多以道诀术法为主,皆是针对木行术法的增幅或精习,抑或是对其道意神通·阴梅绝地,更深一步进行完善或强化,其中道门神通“万木天坊”,则是两者皆有。

徐承这边的思路有些相似,只不过因为沉溺于武家经籍,其它百家的内容,就看得少些。

徐承所取道门功法和道诀分为,小五行元始仙法以及斩妖飞剑术;其余百家,取了墨家的墨游剑步、兵家的心兵合锻诀。

此外,徐承拓得最多的,便是武道典籍,其中剑法多达几十本,不过大多是境界各异,闻道之上只有两本,这是徐承想以数量对自己多做启发。

而闻道之上的,乃是惊邪百战剑法以及天剑乱穿十式;至于仙境的武道典籍,徐承也未贪心,只取了基础剑纲、剑术小解以及剑道要理初论。

这三本仙境武道典籍,名字极为谦逊,初看时,徐承和其它几名善使兵刃的修士,都以为是摆错了位置,或名字有问题,但翻开之后,这几册经籍的内容,着实令他们叹为观止。

他们也明白,这些书籍的位置没有摆错,内容确实是仙境武道才能写得出来,同时名字也没有丝毫问题,按书中所记,其中的林林总总,都不过是仙境武道的基础。

此一行,不止徐承和张沫是这般拿取,基本所有修士都是如此,他们为表示尊重,连拓印都未有直接拓在玉简石书之上,而是硬记在脑中。

并且每一人都只取当前境界有用的一些经籍,丝毫不多贪心。

待到最后一人走出藏经阁所在范围,墨家巨子还没来得及收回灵偶,突然此前笼罩藏经阁的防护阵法再度生效。

那些灵偶不过是筑基左右的水平,墨家巨子不想着再拿回,也就没有麻烦洞禾真人再度开启阵法。

随后,一行人运足脚力,朝山顶走去,他们其实没有什么太多的心思去探查博安峰内到底发生了何事。

一方面密文之中有写“此山有异”,必然事出蹊跷,另一方面,每人都有收获,此行算是圆满。

而现下还要去山顶看上一眼,只是为了有始有终,或者说,是不想违背他们内心的道德观念,若是有幸能见到博安居士遗骨,众人也还能为其收殓,再行祭拜。<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