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崇祯:重征天下>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科道官员(一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科道官员(一更)(1 / 2)

崇祯:重征天下 饱吹饿唱 更新时间 2019-09-30

 热门推荐:

朱由检刚想任命卢象升为三边总督,就有工科给事中王都来搅局,不由得心头起火。

本来包括涿鹿镇在内的很多府县,是朱由检决定放弃,并命卢象升监督当地百姓撤离的。但是郭之琮鼠目寸光,舍不得自己的田产财帛,就是不肯撤,卢象升又碍于他的身份不好动粗,最后还是听了李定国的主意,诈称清军攻城,才把郭之琮哄骗了出来。好在撤退还算及时,否则镶红旗主力围上来,不但涿鹿镇终将不保,朱由检的全盘计划也都会被破坏。

这件事卢象升和李定国都用飞鸽传书向朱由检报告过,朱由检也觉得这么做有些欠妥。不过他认为欠妥之处在于,卢象升根本就用不着这么遮遮掩掩的,管他是前朝阁老还是勋臣贵戚,卢象升做为宣府巡抚,又是奉旨行事,何必给他们面子。这些人仗着自己身份显赫,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就该好好治治。

因此朱由检也没耐性听王都念郭之琮的举发信,当即打断他道:“卢象升督促涿鹿百姓转移至宣府,是奉旨行事,何错之有?”

王都却把脖子一梗,振振有词地道:“陛下,臣以为不然。若鞑虏大兵压境,敌强我弱,守城不住,卢象升奉旨撤退还说得过去。可当时明明鞑虏只是一支偏师骚扰,卢象升兵力完全可与敌军抗衡,甚至可以调动宣府人马过来将敌军歼灭,却只知一味避战,还用陛下圣谕做为自己逃跑的挡箭牌,实属可恨!想郭之琮为致仕之臣,又是老迈年高,尚不肯轻弃祖宗之地,卢象升身为宣府巡抚,兵权在握,却不敢与鞑虏一战,这样人如何能升迁?惟陛下明察之!”

这就纯属强词夺理了。王都根本不管卢象升后面的辉煌战绩,只抓住撤守涿鹿这一点翻来覆去地批驳,而且完全就是拿着不是当理说。然而更让朱由检感到气愤的是,他这么一说,竟有不少朝臣纷纷附和。王都见状更加得意,左右顾盼,旁若无人,那劲头真与前世的“公知”“大v”有得一拼。

可是还没等朱由检反驳王都,刚才参劾袁可立的高赉明又出班奏道:“臣亦以为参卢象升极当。另外,陛下日讲时曾说过‘祖宗之地,寸土不让’,可此次鞑虏犯境,所过之处官军望风披靡,数十府县因此沦陷。是鞑虏不可战么?那为什么鞑虏连日攻京师不下?这还是统兵将领畏敌之故!陛下若不重重惩处,甚至杀一儆百,如何能让官军畏惧朝廷法令,如何能安抚天下百姓?”

他这么一说,又有不少御史七嘴八舌地附和起来。至此朱由检终于明白了这些人的用意,他们参卢象升,其实就是在参袁可立;而参袁可立,其实就是在参自己!说白了,他们对自己的整体部署从根上就想全盘否定!

这下朱由检可有点坐不住了,他知道在历史上,明末就有这么一帮官员,专会整日空谈,谁出风头就参谁,参完卢象升参孙传庭,参完孙传庭参杨嗣昌,等把这些人都参倒参死了,大明也就离亡国不远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